首页 理论教育 自我保健:泌尿系统必备!

自我保健:泌尿系统必备!

时间:2023-1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此,泌尿系统的健康是身体新陈代谢良好的一个重要因素。正常人膀胱壁承受的压力是有限的,在正常压力的情况下,膀胱内膜有自我保护机制,可吞噬细菌免受侵犯。当膀胱内尿液过多,超过了正常膀胱壁所能承受的压力时,对膀胱内膜就会造成伤害,这种自我保护的能力也会受到损伤,细菌就可乘虚而入,引发膀胱炎。

自我保健:泌尿系统必备!

1、做好泌尿系统的自我保健

泌尿系统由肾、输尿管、膀胱尿道4部分组成。它的主要功能是排出尿液。机体内溶于水的代谢产物如尿素尿酸和多余的水分以及被破坏的激素、毒素和药物等物质,它们经循环系统运送至肾,在肾内形成尿液,再经输尿管道排出体外。泌尿是人体代谢产物最主要的排泄途径,而且尿的质和量经常随着机体内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因此,泌尿系统的健康是身体新陈代谢良好的一个重要因素。

(1)肾脏是泌尿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

肾脏是形成尿的器官,它位于腰背部两边,形状像蚕豆,左右各1个。肾的大小各人不同,正常成年男性肾重约134~148克,略大于女性的肾。肾的内侧缘中部凹陷,称肾门。肾门向肾内部凹陷成一个较大的腔隙,称肾窦,窦内含有肾动脉、肾静脉的主要分支和属支、肾小盏、肾大盏、肾盂以及淋巴管和神经等结构。肾的表面自内向外有3层被膜包绕,即纤维膜、脂肪囊和肾筋膜。肾的正常位置依靠肾被膜、肾血管、肾的邻近器官、腹内压等来维持固定,肾的“固定装置”不健全时,肾的位置可移位。

肾分为皮质和髓质两部分。皮质是生尿部分,在肾的外侧;髓质是排尿部分,在肾的内侧。

   

肾脏是形成尿的器官,它位于腰背部两边,形状像蚕豆。

肾脏的主要功能是生尿和排尿。机体的代谢产物尿素、尿酸、无机盐及多余的水,主要由肾排出,它对机体的新陈代谢十分重要,它的好与坏直接关系着人体的健康。如果肾出现问题,可能会引起尿蛋白、血尿等一系列的病理现象。

肾不仅是排泄器官,而且对调节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和电解质平衡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如果肾功能发生障碍,代谢产物就会蓄积于体液中而破坏内环境的相对恒定,从而引起新陈代谢紊乱,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

(2)不要让肾脏疾病连累健康

肾脏的最小工作单位是肾单位,两个肾脏合起来一共有200万个肾单位,但每天实际在工作的肾单位才1/10,所以1个人少了1个肾脏也可以正常生活、工作。但这并非意味着你可以对肾的健康状况掉以轻心,肾非常容易感染疾病。

肾脏疾病包括原发于肾脏的疾病,如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肾血管炎、肾盂肾炎、多囊肾等,以及继发于全身多系统疾病的肾脏疾病,如血压糖尿病痛风、系统性红斑狼疮、慢性病毒性肝炎所引起的继发性肾脏病变。

肾脏疾病早期甚至没有症状,当疾病发展到肾功能明显异常时才会出现多系统症状。常见的异常表现有水肿、尿频、夜尿增多、尿液颜色改变、尿液中泡沫增多、高血压、贫血等。慢性肾脏疾病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公敌”之一。目前,慢性肾脏病具有患病率高、合并心血管疾病高和死亡率高的“三高”特点以及知晓率低、防治率低和合并心血管疾病认知率低的“三低”特点。

肾衰竭是任何严重的肾脏疾病的最后结果。当肾脏因各种疾病的伤害而渐渐失去功能时,称为慢性肾衰竭。当肾脏功能下降到正常的10%以下时,身体便无法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即进入尿毒症期,最后陷入昏迷而死亡。

   

如果肾功能发生障碍,将引起新陈代谢紊乱。

有些病人初次到肾内科就诊,就得到了“晚期肾脏病”的诊断。其实,在肾脏疾病发展到尿毒症之前,常有一些信号

①水肿。肾脏疾病水肿的特点是早起眼睑或面部水肿,午后慢慢消退,劳累后加重,休息后减轻。严重水肿可能出现在身体低垂的部位,比如双脚踝内侧、双下肢、腰骶部等。(www.xing528.com)

②高血压。肾脏病引起的高血压与其他高血压一样,也会出现头痛、头昏、眼花、耳鸣等症状,经常测量血压十分必要。

③腰痛。肾区常有酸痛不适或隐隐作痛或持续性钝痛感。

④尿量过多或过少。正常人的尿量为每天1000~2000毫升,平均为1500毫升左右。无论尿量增多还是减少,都可能是肾脏疾病的表现,特别是夜间多尿往往是肾脏有病的信号。

⑤尿化验异常。如果尿常规检查发现有蛋白、隐血、红细胞白细胞、酮体、尿糖等,都应做进一步检查,以明确诊断。

对这些疾病信号如果能够多加留意,及早治疗,就能够防止病情加重,减轻危险。

(3)重视膀胱的健康

膀胱是一个中空性的肌肉囊。膀胱肌肉活动受神经系统的支配与控制,它的生理功能是储存尿液和周期性排尿。在正常情况下,大脑皮质对脊髓排尿中枢起到制约作用,膀胱逼尿肌处于持续的轻度收缩状态,即使当膀胱内尿量增加时,由于膀胱具有较大的伸展性,其容积能随尿量的增多而增大,其内压也无多大变化。当尿量增加到400~500毫升时,膀胱内压明显升高,这时膀胱壁的牵张感受器受刺激而兴奋,神经冲动传入大脑皮质排尿反射中枢,产生排尿欲。如果条件许可排尿,尿液就会在强大的膀胱内压下被排出。如果条件不许可或不去排尿,膀胱内尿量继续增多,膀胱内压继续增大,排尿欲明显增大,不过,此时意志还能控制得住。直到出现明显痛感以后,你才知道不得不去排尿了。

有些人有憋尿的坏习惯,当膀胱里贮满了尿,大脑产生了尿意,不是立即去排尿,而强忍着,尤其是睡觉或者看电影、上课等情况下更为常见。

憋尿必定会使膀胱过多地充满尿液,造成膀胱的压力越来越高,当这种压力超过尿道阻力时,虽说不排尿,但是尿液还是会跑出膀胱与尿道,从而导致充溢性尿失禁

憋尿的人,精神上往往既想忍着尿,又害怕尿液不自主地排出,沾湿床褥或衣裤,所以精神负担很重,久而久之会诱发精神性遗尿,听到水声或看到厕所,尿液便迫不及待地排出。

长期憋尿,膀胱肌肉会逐渐变得松弛无力,收缩力量变弱,于是会接着出现排尿不畅、排尿缓慢等现象。

憋尿会引起尿路感染。如果长期憋尿,尿液无法将细菌冲走,大量细菌在尿路聚集,就可能引起尿路感染。不要小瞧尿路感染,尿路感染可能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如肾乳头坏死、肾周围脓肿等,甚至导致肾衰竭,引起生命危险。临床上也曾出现过因尿路感染而引起肾衰竭直至死亡的病例。

   

膀胱的生理功能是储存尿液和周期性排尿。

正常人膀胱壁承受的压力是有限的,在正常压力的情况下,膀胱内膜有自我保护机制,可吞噬细菌免受侵犯。当膀胱内尿液过多,超过了正常膀胱壁所能承受的压力时,对膀胱内膜就会造成伤害,这种自我保护的能力也会受到损伤,细菌就可乘虚而入,引发膀胱炎。某些致病菌的纤毛,可附着于尿路黏膜,经输尿管上行至肾盂,引起肾盂肾炎。临床上会表现为腰痛、尿频、尿痛、血尿等症状,长期反复的慢性感染还会造成肾功能损害,甚至引发尿毒症。

憋尿对女性造成的危害比男性更大。女性憋尿,除了会诱发膀胱炎、肾盂肾炎等疾病外,还会对生殖器官产生许多不利影响。因为,女性内生殖器官与膀胱“同居”于盆腔内,子宫位于膀胱后面。憋尿使膀胱充盈,充盈的膀胱便会压迫子宫,使子宫向后倾斜。如经常憋尿,子宫后倾则难以复位。子宫后位分为3度,如果膀胱压迫子宫后倾为2度,就会妨碍经血流出,出现严重的痛经症状;如果发生3度后倾,还会因为子宫体压迫骶骨前面的神经丛而引起腰骶部疼痛,并可引起性交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