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效营销:产品组合策略及市场表现

高效营销:产品组合策略及市场表现

时间:2023-1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产品进行评价分析后,针对市场的变化,调整现有产品结构,从而寻求和保持产品结构最优化,这就是产品组合策略,其中包括如下策略:产品线扩散策略:包括向下策略、向上策略、双向策略和产品线填补策略。此情形在美国的小汽车等产品市场上表现得尤为明显。日本的小汽车以省油、低价等优点大量涌进美国市场,1990年已经占有美国小汽车市场的30%,使美国的汽车工业招架不住。在“突破口”取得成功,然后全面进入美国市场。

高效营销:产品组合策略及市场表现

1.产品组合

产品组合是一个企业生产或经营的全部产品线、产品项目的组合方式,它包括四个变数:宽度、长度、深度和一致性。产品好比人,都有其由成长到衰退的过程。因此,企业不能仅仅经营单一的产品,但并不是经营的产品越多越好,一个企业应该生产和经营哪些产品才是有利的?这些产品之间应该有些什么配合关系?这就是产品组合问题。

企业进行产品组合时,涉及三个层次的问题需要做出抉择,即:

(1)是否增加、修改或剔除产品项目。

(2)是否扩展、填充和删除产品线。

(3)哪些产品线需要增设、加强、简化或淘汰,以此来确定最佳的产品组合。

三个层次问题的抉择应该遵循既有利于促进销售,又有利于增加企业的总利润这个基本原则。

产品组合的四个因素和促进销售、增加利润有紧密的联系。一般而言,拓宽、增加产品线有利于发挥企业的潜力、开拓新的市场;延长或加深产品线可以满足更多的特殊需要;加强产品线之间的一致性,可以增强企业的市场地位,发挥和提高企业在有关专业上的能力。

对产品进行评价分析后,针对市场的变化,调整现有产品结构,从而寻求和保持产品结构最优化,这就是产品组合策略,其中包括如下策略:

(1)产品线扩散策略:包括向下策略、向上策略、双向策略和产品线填补策略。

(2)产品线削减策略。

(3)产品线现代化策略:在迅速变化的高技术时代,产品现代化是必不可少的产品组合的动态平衡。(www.xing528.com)

由于市场需求和竞争形势的变化,产品组合中的每个项目,必然会在变化的市场环境下发生分化,一部分产品获得较快的成长,一部分产品继续获得较高的利润,另有一部分产品则趋于衰落状况。企业如果不注重新产品的开发和衰退产品的剔除,必然会出现不健全的、不平衡的产品组合。企业要经常分析产品组合中各个产品项目或产品线的销售增长率、利润率和市场占有率,判断各产品项目或产品线销售成长上的潜力或发展趋势,以明确企业资金的运作方向,做出开发新产品和剔除衰退产品的决策,以调整其产品组合。所谓产品组合的动态平衡是指企业根据市场环境和资源条件变动的前景,适时增加应开发的新产品和淘汰应退出的衰退产品,从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仍能保持最大利润的产品组合。可见,及时调整产品组合是保持产品组合动态平衡的条件。动态平衡的产品组合亦称最佳产品组合。

2.价格策略

企业的产品进入市场时,一直采用一种所谓的“市场份额”价格策略。这种策略就是采用较低的进入市场价格,以便取得一部分市场并进而达到长期控制该市场。比如,日本人总是将价格订得比竞争者低。他们乐于在最初几年里受点损失,把这种损失视为对长远市场发展的一种投资。这种做法使日本在过去几年中被指责为“产品倾销”。此情形在美国的小汽车等产品市场上表现得尤为明显。日本的小汽车以省油、低价等优点大量涌进美国市场,1990年已经占有美国小汽车市场的30%,使美国的汽车工业招架不住。最后,美日双方都以官方身份进入“对抗阶段”,对簿公堂,美国做出了对日小汽车限量进口的决定。

3.分销策略

企业要想打进市场,就必须了解市场的销售渠道。企业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措施。

(1)集中全力选好进入市场的突破口。企业不是采取全线出击,一下子占领全部市场,而是选中该市场的某一地区、某个批发商或某种类型的消费者,先打进去,站稳脚跟后再逐渐扩大,如丰田汽车公司首先选择了加利福尼亚市场,通过该地区了解到美国市场的特点、消费者的爱好以及美国批发商和经销商打交道的经验。在“突破口”取得成功,然后全面进入美国市场。

(2)精心挑选有效的销售渠道和能干的批发商。

(3)对某些特殊产品,直接与用户联系,建立独立的销售机构。

(4)利用竞争者的销售网络进行销售,即在打入市场后,利用中间商或生产者的牌号或商标销售自己的产品。当自己的产品打入市场并拥有一定地位时,就逐步建立自己的产品牌号形象,打造自己的销售渠道,最后取而代之。

4.促销策略

企业在进入某个市场时,非常注意与批发商的友好合作,向他们提供各种帮助,付给较优厚的酬金,激发中间商经营自己产品的积极性。如日本企业一贯坚持“经销者利益第一,本企业利益第二”的原则,始终与中间商保持友好商务关系。企业应该适当在广告宣传上加大投资,推进和提高产品的市场声誉,扩大销售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