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农村地区心理健康促进问题及解决方案

农村地区心理健康促进问题及解决方案

时间:2023-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本项目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农村地区的心理健康促进方面存在以下主要问题。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中,没有履行心理健康促进的职能,没有专业人才队伍,没有相应的工作计划与安排。现有专业精神卫生机构,又难以应用现存的疾控网络推动心理健康促进公共卫生服务。

农村地区心理健康促进问题及解决方案

在本项目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农村地区的心理健康促进方面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体系和内容需要完善

对于农村社区而言,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有位置、有教师、有设施以及有教育心理工作基础,但也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缺陷,例如:构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体系不太清晰(基础目标、基本目标、终极目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方面,偏重于智力训练,而对情感教育、性格教育、耐挫能力的培养、人际关系指导、性心理健康教育以及自我意识发展指导方面则相对薄弱等。

2.农村地区存在心理健康宣教历史缺口,需要补课

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由于在过去几十年中,我国疾病预防服务防控重点在感染性疾病范畴,无论是疾病防控体系的健康宣教服务项目,还是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人员的工作实践,都没有心理健康促进宣教内容,农村群体更是对心理健康问题知之甚少,以至于形成了巨大的心理健康宣教历史缺口,需要我们的服务体系采取补课的方式加以完善。(www.xing528.com)

3.社会经济发展变迁,农村地区原生心理平衡系统失衡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地区呈现的是一幅男耕女织、大孩带小孩、家庭养老、亲友互助等原生心理平衡情景。但是,随着承担主要赡养义务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大量外流,大规模向城市转移,家庭小型化,城乡二元结构壁垒的阻碍,城市化发展的加速,留守妇女弱化了夫妻情感联系,留守儿童可能淡化亲子关系,外出子女无法为留守父母提供经常性的照料和关怀,家庭养老的基础受到了动摇,原生心理平衡系统随之瓦解。

4.心理健康促进在现有医疗服务体系中缺位

国家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第十三条指出:“各级人民政府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加强心理健康促进和精神障碍预防工作,提高公众心理健康水平。”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现有医疗服务链条中,基本上没有心理健康促进服务的设置。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中,没有履行心理健康促进的职能,没有专业人才队伍,没有相应的工作计划与安排。现有专业精神卫生机构,又难以应用现存的疾控网络推动心理健康促进公共卫生服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