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认知心理学:消除偏见,认知科学与生活

认知心理学:消除偏见,认知科学与生活

时间:2023-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最后你决定选择经济学作为主修专业,主要是因为你对有关课题的兴趣以及你对经济学专业老师的喜爱。几个月后,你发现自己对经济学的兴趣每况愈下,而相比以前,对心理学的兴趣却日渐浓厚。当你把这个决定告诉你最好的朋友时,她说:“哦,我就知道会这样,迟早这都会发生,你看上去就不是适合那个专业的类型。而且,根据你上学期作业的情况,我知道你不会喜欢经济学太久的。”

认知心理学:消除偏见,认知科学与生活

请看下面这个决定:你需要在心理学专业和经济学专业中选择一门作为主修。你权衡了自己的表现、目标、喜好和不喜欢,并且与两个院系的老师、学生,以及在这两个领域中教过你的老师、朋友、父母和其他相关人员有过深入的讨论。最后你决定选择经济学作为主修专业,主要是因为你对有关课题的兴趣以及你对经济学专业老师的喜爱。

几个月后,你发现自己对经济学的兴趣每况愈下,而相比以前,对心理学的兴趣却日渐浓厚。于是你重新考虑专业选择,又花了几周时间重新思考自己的目标和兴趣,并决定转投心理学专业。当你把这个决定告诉你最好的朋友时,她说:“哦,我就知道会这样,迟早这都会发生,你看上去就不是适合那个专业的类型。而且,根据你上学期作业的情况,我知道你不会喜欢经济学太久的。”其他朋友对你现在的决定也没有表现出太多的惊讶,都说他们“早知道”你会转专业。

怎么你自己反倒没能预见这个不可回避的专业变化呢?你的朋友们是如何预见你的未来而你为什么不能呢?其实,可能的答案是你的朋友们也不知道,他们陷入的是所谓事后诸葛式偏见(hindsight bias)Fischhoff(1982b)形容这种偏见为一种“在回顾(事后)过去事件时”会“一贯夸大地声称在事先就已经预见”的倾向(p.341)。一旦你知道一个决定是如何被推翻的,再来回顾这些事件时就会导致你更以为结果是不可避免的。(www.xing528.com)

那么在前面描述的假想例子中,你的朋友又是如何用到事后诸葛式偏见的呢?他们号称自己“早就知道”你选经济专业的决定最后没有什么好结果。然而可能的情况却是你的朋友在事后回顾这一切时,知道你原来的决定并不理想,因此才更会考虑你这么做不成功的理由。他们事先预测你的决定会很不理想的能力也许非常弱。总之,一句话:事后看来总有理。最近的研究也已表明,由于在现实生活情境中事后诸葛式偏见的存在,被试都会(错误地)重新收集有利于结果的信息,诸如欧元对经济产生的效应(Hoelzl,Kirchler & Rodler,2002),对克林顿总统弹劾案的裁决(Bryant & Guilbault,2002),以及O.J.辛普森案的结果(Demakis,200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