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概念和分类的原型观-认知科学与你的生活

概念和分类的原型观-认知科学与你的生活

时间:2023-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种概念本质的理论观点是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所谓原型观。持原型观的研究者尤其认为,概念原型包含的特征或方面是该类别成员所特有的,即典型的,而不一定是充分必要的特征。概念和分类的原型观常常提到概念的家族相似性结构,该结构中每个成员都具有一些特征,与不同成员之间的相似之处是各不相同的。表7-2基本水平类别以及相应的上位水平和下位水平类别原型观可以很好地解释为什么类别中某些特定的成员比其他的更典型。

概念和分类的原型观-认知科学与你的生活

第二种概念本质的理论观点是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所谓原型观。概念的原型观(prototype view of concepts)否认了充分必要特征列表的存在(除了在有限的概念类别中,例如一些数学概念),而将概念看成不同类别的抽象(Medin & Smith,1984)。像知觉研究者一样(见第3章),概念研究者也认为有心理原型存在,它就是某类别事物或事件的理想化表征。持原型观的研究者尤其认为,概念原型包含的特征或方面是该类别成员所特有的,即典型的,而不一定是充分必要的特征。在衡量是否为类别中的一员时,没有哪一种单独的特征或方面(除了那些不说也罢的,如“是一个物体”)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这个示例拥有的典型性特征和方面越多,就越容易被认为是该类别中的一员。

概念和分类的原型观常常提到概念的家族相似性结构(family resemblance structure of concepts)(Wittgenstein,1953),该结构中每个成员都具有一些特征,与不同成员之间的相似之处是各不相同的。几乎没有一个特征是类别中每个成员都共同具有的。然而,一个成员拥有的特征越多,它就越具典型性。图7-6给出了一个家族相似性的例子,注意史密斯兄弟有一些共同特点:浅色头发,浓密的胡子,大耳朵还戴着眼镜。但不是所有的头像都拥有每个特征,不过中间那个具有所有特征的兄弟对于史密斯的朋友来说,最容易被认为是史密斯家族的后代。他长着大耳朵,戴着眼镜,还有浅色的头发,这个与在“10点钟”位置的兄弟相同。同时他又和“7点钟”位置的兄弟一样,都有小胡子和大耳朵。实际上每对不同的兄弟之间共同具有不同的特征。

概念的原型观通过家族相似性对典型性效应进行了解释,即当某一个样例含有越多的典型性特征,那么它与其他样例之间的家族相似性就越强,因而该样例也就越典型。比方说,我们认为知更鸟相对企鹅来说是更典型的鸟类,因为它具有更多鸟类的特征,比如“体形小”“会飞”“吃虫子”还有“住在树上”。即使在“单身汉”这样定义良好的概念中,一些人也会比另一些人更像单身汉。例如,一个13岁的男孩不就是一个单身汉的很好例子吗?他是男性并且未婚。那教皇算不算单身汉呢?关键在于他们都符合单身汉的定义(单身汉是否一定为“成人”仍有争议),但是他们显然都不如“20来岁适合人追的小伙子”更符合这一标准。


图7-6 家族相似性的一个例子

在一组研究中,RoachMervis(1975)大学生被试看一组词语(像椅子、小轿车、橘子、衬衫、枪、豌豆),它们是从分属6个不同的上位概念(像“家具”“车辆”“水果”“衣服”“武器”“蔬菜”)中挑选出来,要求被试列出每一个物品的“共同点和特征”。例如,对椅子这个词来说,被试可能会列出“有四条腿;用来坐的;有时有扶手;在家里或者办公室中使用”。接下去RoachMervis记录了一张列表,囊括全部被试列出的所有属于上位类别的基本词语(例如,所有列出的关于椅子、沙发桌子、梳妆台、书桌、床、钟、花瓶衣橱、电话等)的特性。下一步,他们再计算每一词被试共同列出特性的数目。他们发现某些词项,像椅子和沙发(对于上位类别“家具”而言似乎更具原型的特征)具有更多的所列的“家具”特征,而钟或电话则不是家具的原型样例。然而在6个大类中,只有非常少(0或者1个)的特性是类别中所有的20个词语都有的。

一个原型就是某种包含一个类别所有典型性特征的抽象物。原型可能是类别中一个具体的样例,但也有可能不是。原型通常也可理解为心理上对类别中所有成员的“汇总”或者“平均”,虽然这样说存在着一些问题(Barsalou,1985),所以原型观的总体思想是基于一种家族相似性结构,概念都具有一个或几个“核心”表征,但是并没有严格的界限。

Roach和她的同事(Roach,Mervis,Gray,Johnson & Boyes-Braem,1976)对概念有另一个重大的发现。虽然概念存在于一个层级结构的许多不同水平(例如“伯尔尼山地犬”“狗”“犬科动物”“哺乳动物”“动物”),但一种抽象的水平显然更具有心理学意义上的基础性。研究者称之为“基本”水平,并将它与高级水平(上位水平)和低级(下位)水平区分开。

要想理解分类的基本水平(basic levels of categoriza-tion)和其他水平的区别,就要考虑分类的目的。从一方面看,我们要将相似的物体、事件、人、观念等归类在一起;从另一方面来说,我们又要通过分类来区分物体、事件、人和观念之间的重要不同。所以必须将这两个目标都包括进去,Roach和她的同事认为基本水平就是最好的折中方法。

钢琴”和“吉他”是基本水平类别的两个例子。这样的类别包括了彼此最为相似的成员。另一方面,上位水平类别(superordinate levels of categories)(例如“乐器”)所包含的成员(如“钢琴”和“吉他”)在很多地方都存在区别。同时,基本水平的类别又可以最大限度地彼此区分,尤其是相对于下位的类别。“三角钢琴”和“竖式钢琴”这两类下位水平类别(subordinate level of categories)与“钢琴”和“吉他”这两个基本水平类别相比区分性较差。表7-2列出了一些基本水平类的例子,同时还附有其上位水平与下位水平的类别。

表7-2 基本水平类别以及相应的上位水平和下位水平类别
(www.xing528.com)



原型观可以很好地解释为什么类别中某些特定的成员比其他的更典型。同时,它也解释了为何人们觉得要给他们的概念下一个严格的定义很难:因为严格的界定是不存在的。最后,它也解释了为何有些分类容易判断而有些却不清晰。例如番茄,有的人说它是水果,而有的人觉得它是蔬菜。因为番茄常常和蔬菜而不是和水果一起吃,而且与蔬菜有某些相似性。然而,对于生物学家而言,番茄是水果,因为它是从植物的花而来的(严格地说,是雌蕊结出的)。而蔬菜是植物不具繁殖的部分,例如茎或者是根的部分。原型观解释番茄概念的含糊性,因为它同时具有某些蔬菜的特征(而把它归为蔬菜)和某些水果的特征(而把它归为水果)。

然而原型观也不是一点问题没有。首先,它没有抓住人们知识体系中概念分界的极限。例如,尽管一只墨西哥吉娃娃狗在很多地方更像一只猫而不像大丹犬,但它仍和大丹狗一样是犬类。这个例子用原型观就很难解释。与经典观不同的是,经典观为究竟属不属于一个类别设定了明确清晰的界限,但原型观却没有说明清晰的界限。


虽然外观非常不同,但大丹犬与吉娃娃却同属犬类。

Roach和她的同事们(Roach,1973;Roach & Mervis,1975;Roach,Mervis et al,1976)对此进行了反驳,他们认为某些类别间的界限来自环境本身。举个例子,有翅膀和能够飞常常是一块发生的,而我们一般称之为鸟(但飞机、蝴蝶昆虫也有翅膀且会飞)。类别间的界限并不是来自作为信息加工者的我们,而是来自世界运作的方式:有些因素或特征的模式是世界上早有的,有些则不是(Komatsu,1992;Neisser,1987)。人们在分类时的主要任务是从现实世界的规则中挑选信息,而不是像经典观中所认为的那样,强加一些界限来分组。(从现实世界“选择信息”可能会让同学们联想到第3章中所讨论的知觉加工。)

原型观的第二个问题在于如何解决类别中典型性的评级。Barsalou(1985,1987)以及RothShoben(1983)的研究表明,样例的典型性某种程度上取决于情境的范围。所以,尽管知更鸟可能是你在邻居家里看到的典型的鸟类,但是如果在谷仓外的空地上它就不典型了。这一发现可以和“类别中每一个成员都具有一个特定程度的典型性”这一观点形成对照。相反,典型性很明显地随着概念被提及的情境而加以改变。

ArmstrongGleitman(1983)的研究表明了典型性评判中的另外一些问题。在这些研究中,调查者要求被试对于自然概念(例如“车辆”“水果”)和定义良好的概念(例如“单数”、“女人”等)中例子的典型性定级。他发现,被试很容易就能将定义良好类别中成员的典型性分级。一般都认为相对于数字57而言,3是一个更典型的奇数。然而,同样的被试也同意,“奇数”的定义很明确,将典型性分级没有什么意义:因为数字不是奇数就是偶数。研究者就此得出结论认为“典型性分级”任务是有缺陷的,至少对于发现潜在表征的概念而言是这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