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古典钢琴独奏录音作品分析-音乐录音作品分析

古典钢琴独奏录音作品分析-音乐录音作品分析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节所涉及的古典钢琴独奏录音作品,也全部是现代钢琴演奏的版本。古典钢琴录音作品应尽可能使用音乐会用三角钢琴来进行录音制作。此外,不同品牌的钢琴在音色上存在一定的差别,这也会对古典钢琴录音作品的音响艺术水准产生影响。

古典钢琴独奏录音作品分析-音乐录音作品分析

钢琴是各类型音乐作品中最常见的独奏和伴奏乐器,也是音域最为宽广、音色最为丰富的乐器之一。根据钢琴所参与的音乐类型以及其中钢琴音色的差异,钢琴录音作品主要可以分为古典钢琴录音作品、爵士钢琴录音作品和流行钢琴录音作品等多种。本节的分析对象,只涉及古典音乐录音作品中的钢琴独奏录音作品。

一、古典钢琴独奏录音作品使用的乐器

古典钢琴独奏录音作品所使用的乐器主要有古钢琴、早期钢琴和现代钢琴三种,其中绝大多数作品使用的都是现代钢琴。本节所涉及的古典钢琴独奏录音作品,也全部是现代钢琴演奏的版本。

不过在某些时候,古钢琴或者早期钢琴的声音特点,对于评价一部用现代钢琴演奏的钢琴独奏录音作品而言,依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此外,现代钢琴本身也会由于制造年代和品牌的不同,表现出不同的音响特征。因此,在对现代钢琴的录音作品进行分析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对古钢琴、早期钢琴和现代钢琴的特征进行简单介绍。

(一)古钢琴

严格意义上的古钢琴,只有“击弦古钢琴(Clavichord)”一种。这种键盘乐器发明于15世纪,又称“楔槌键琴”或“翼琴”,它是通过铜片或楔槌(tangent)敲击琴弦而发声的,其发声原理与现代钢琴非常接近。击弦古钢琴可以通过按键的力度来控制声音的强弱,但由于缺少使楔槌在击弦后快速脱离的装置,因此无法适应快速的演奏。击弦古钢琴通常只有一排琴键,音域最多可以达到四到五个八度,其音量较弱,一般适合家庭演奏或独奏使用。击弦古钢琴的外形如图3-1所示,其声音小样可参考附录音轨3.01。

图3-1 击弦古钢琴

另一种在国内被称为“拨弦古钢琴”或者“大键琴”的乐器,学名为“羽管键琴”(Harpsichord)。这种乐器大约发明于14世纪晚期,是一种通过羽毛管制作的拨子拨动琴弦而发声的乐器,但是无法通过按键的力度控制声音的强弱。它通常有两排琴键(也有一排琴键或三排琴键的形式),音域为至少四个八度。羽管键琴是巴洛克时期管弦乐队的典型乐器之一,也可以作为独奏乐器使用。它的外形如图3-2所示,其声音小样可参考附录音轨3.02。

羽管键琴在发声原理上与击弦古钢琴差异很大,而与琉特琴(Lute)或吉他比较接近,因此严格来说,它并不能算是一种古钢琴。但是,由于它的外形和演奏手法与现代钢琴类似,而发明与使用的年代与击弦古钢琴相仿,因此也有人将它归入到古钢琴的范围内。

图3-2 双排键的羽管键琴

(二)早期钢琴

早期钢琴(Fortepiano)是现代钢琴的雏形,它是由意大利人克利斯托弗利(Bartolomeo Cristofori)在1709年发明的,这也被普遍认为是钢琴诞生的标志。这种乐器经常被翻译为“古钢琴”,但是这很容易让它与羽管键琴或击弦古钢琴发生混淆,因此有人建议将它翻译为“早期钢琴”或“历史性钢琴”。早期钢琴是现代钢琴的前身,它基本上已经具备了现代钢琴的所有特点,只不过音域比较狭窄(四个或五个八度),音量比较弱,音色也比较单薄。不同的早期钢琴外形差别较大,图3-3所示的是其中一种与现代三角钢琴外形比较接近的早期钢琴,它的声音小样可参见附录音轨3.03。

图3-3 一种早期钢琴

(三)现代钢琴

早期钢琴经过一百年左右的发展,逐渐演变为现代钢琴(Piano或Pianoforte)。现代钢琴目前有两种主要形式,即三角钢琴(平台钢琴,Grand Piano)和立式钢琴(Upright Piano),它们通常都有88个键,以及至少两个踏板(延音踏板和弱音踏板)。立式钢琴由于琴箱较小,声音不够开阔,通常只用于家庭演奏和非正式的演出场所(如酒吧等),如图3-4所示。与之相比,三角钢琴的声音则要开阔许多,音量也更大,音色细腻,适用于所有音乐类型的正式演出,如图3-5所示。

由于古典钢琴录音作品在音响艺术上追求温暖、融合、开阔,因此所有古典钢琴录音作品在录音制作过程中必须使用三角钢琴,如果使用立式钢琴则无法实现这种音响艺术特征。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在以下分析中所涉及的现代钢琴,一律指三角钢琴。

图3-4 立式钢琴

图3-5 三角钢琴(平台钢琴)

三角钢琴常见的尺寸主要有三种:紧凑的小型三角钢琴(miniature或“baby”grand),长度通常在5英尺5英寸至5英尺10英寸(1.65米至1.78米)之间;客厅或房间用三角钢琴,长度通常在6英尺至7英尺(1.83米至2.13米)之间;音乐会用三角钢琴,长度通常在7英尺至9英尺(2.13米至2.74米)之间。这三种三角钢琴的尺寸对比如图3-6所示。古典钢琴录音作品应尽可能使用音乐会用三角钢琴来进行录音制作。

图3-6 三种三角钢琴的尺寸对比

(a.紧凑的小型三角钢琴;b.客厅或房间用三角钢琴;c.音乐会用三角钢琴)

现代钢琴被称为“乐器之王”。它堪称所有西方乐器当中音色和音量变化最为丰富的乐器,同时,针对钢琴的录音方法也数不胜数,这就造成了不同的钢琴录音作品在音响艺术上往往表现出极大的差异。此外,不同品牌的钢琴在音色上存在一定的差别,这也会对古典钢琴录音作品的音响艺术水准产生影响。不过,绝大多数商业发行的古典钢琴录音作品在录音时采用的都是顶级品牌的钢琴,它们彼此之间基本上不存在档次的差别,只是音色特征有所不同。目前,比较常见的顶级钢琴品牌有:

1.斯坦威(Steinway & Sons),世界最著名的钢琴品牌,1853年创立,目前拥有美国纽约德国汉堡两个制造公司,这两个公司生产的产品在音色特点上略有不同。该品牌是顶级钢琴的象征,世界上90%以上的钢琴家使用该品牌的钢琴进行演出。此外,该品牌的钢琴也被认为是适应能力最强的钢琴,能够应对古典、爵士、流行等一切风格的钢琴作品。

2.贝森多夫(Bosendorfer),奥地利著名钢琴品牌,1828年创立,在钢琴界的知名度仅次于斯坦威,也是世界上唯一生产92键及97键三角钢琴的品牌。

3.贝希斯坦(C.Bechstein),德国著名钢琴品牌,1853年创立。

4.法奇奥里(Fazioli),意大利著名钢琴品牌,1978年创立。

5.雅马哈(Yamaha),日本乐器品牌,1897年创立,其高端三角钢琴具有世界顶级水准。

对于古典钢琴录音作品而言,这些顶级品牌钢琴本身的音色差异,远不如演奏手法、声学环境和录音方法对实际音色表现的影响力大。因此,如果想要通过音乐录音作品考察不同钢琴品牌之间的差别,只能选择在同一地点,由相同的钢琴家演奏,并采用相同录音方法录制的钢琴录音作品,比如Tacet公司于1993年推出的唱片What about this, Mr. Clementi?。

录音作品:What about this, Mr. Clementi?

演奏:格瑞特·齐特巴尔特(Gerrit Zitterbart)

录音时间:1993年,格式:DDD立体声

CD编号:Tacet-34封面如图3-7所示

参考声音小样:附录音轨3.04—3.08

图3-7 唱片What about this, Mr. Clementi?的CD封面

这张唱片将贝希斯坦EN(Bechstein EN)、贝森多夫290(Bosendorfer 290 Imperial)、法奇奥里F308(Fazioli F308)、斯坦威D-274(Steinway D-274)和雅马哈CF-Ⅲ(Yamaha CF-Ⅲ)五台顶级钢琴汇集在同一间录音棚当中,由德国钢琴家格瑞特·齐特巴尔特分别演奏,并使用同一方式进行录音(录音话筒为B&K 4003和Schoeps MK2各两只)。除了分别用每一架钢琴演奏了不同的曲目以外,齐特巴尔特还用这些的钢琴演奏了同一首曲目—由鲍里斯·布拉歇(Boris Bracher)作曲的三段式钢琴小品What about this, Mr. Clementi?,以此对比不同钢琴的特点。

对比附录当中的5个音轨,我们可以发现,Bechstein EN和Steinway D-274钢琴的整体音色都比较均衡;Bosendorfer 290 Imperial与之相比低音显得更加厚重,高音部分的金属味道较少;Fazioli F308的高音清脆而明亮,但低频的厚重感比前面几台钢琴略弱;Yamaha CF-III的整体水准也是不错的,但比起前几台钢琴,音色整体上比较薄,音箱的共鸣味道也稍弱。由此可见,钢琴品牌的差别,对于古典钢琴录音作品的音响艺术水准会起到些许影响。但是,这些顶级钢琴的音色水准都在伯仲之间,钢琴自身的差别远没有演奏和录音处理对作品音响艺术水准的影响力大。

二、针对古典钢琴独奏录音作品的音响艺术特征的“假定性真实”观念

在古典音乐当中,专门为钢琴而谱写的独奏作品的数量是最多的,其中一些经典作品会被反复上演,普通观众也有比较多的机会来聆听这些演出。因此,对于古典钢琴独奏录音作品的审听者而言,最有参考价值的聆听经验来自钢琴家在音乐厅当中的实际演奏效果。但是,当我们置身于音乐厅的时候,我们与钢琴的距离是相对较远的,这就造成了钢琴这个声源的体积相对较小、位置相对较远,显得不够亲切。正因为如此,大部分听众对于钢琴在音响艺术上的“假定性真实”观念,并不完全来自于音乐厅,而是将音乐厅、家中以及音乐录音作品中的钢琴演奏效果结合在了一起。也就是说,这种“假定性真实”的观念是建立在对现场原声音乐的聆听和对音乐录音作品的聆听的基础上的。在这种观念当中,钢琴的整体位置应该比音乐厅中的钢琴位置更靠近一些,体积也会大一些,音量的变化更加突出,但是音色的感觉与音乐厅中的钢琴相似。

上述“假定性真实”观念,使古典钢琴独奏录音作品在音响艺术上表现出如下几个特点:

1.录音时采用“观众视角(舞台视角)”而不是“钢琴家视角”,使得立体声录音作品中的钢琴声像高音略微偏左,低音略微偏右,而且整体的声像位置偏远,声像宽度不需要达到左右各100%;

2.钢琴在立体声声像定位上不强调不同音符的声像位置差别,而是强调将钢琴作为一件乐器,塑造出音乐空间上的“轮廓感”,同时整体上的音乐空间较大;

3.比较注重琴箱整体共鸣的音色,不过分突出琴槌敲击琴弦的音色;

4.曲目风格不同的作品,或者录音年代不同的作品,其音响艺术特征的差异比较明显。

三、古典钢琴独奏录音作品分析示例

(一)巴赫《哥德堡变奏曲

这里将针对巴赫《哥德堡变奏曲》的一个录音版本进行重点分析,同时参考其他的录音版本。

1.巴赫(J.S.Bach):哥德堡变奏曲(Goldberg Variations )

演奏:格伦·古尔德(Glenn Gould)

录音时间:1981年,格式:DDD立体声

录音地点:纽约东30街录音棚

CD编号:Sony 52619封面如图3-8所示

参考声音小样:附录音轨3.09—3.11

图3-8 古尔德1981年录制的《哥德堡变奏曲》CD封面

作为一部古典钢琴独奏录音作品,该唱片在音响艺术特征上应基本符合我们对于这类音乐录音作品的“假定性真实”观念。但是,由于创作者、创作背景和作品本身等因素的影响,审听者会针对该作品对上述“假定性真实”观念进行修正,从而得到针对这部作品的音响艺术审美理想。

(1)影响该作品音响艺术特征的相关因素分析

a.创作背景因素分析

该唱片是用现代钢琴演奏的版本,但在巴赫生活的年代(1685—1750),现代钢琴还没有被发明出来。那个时候最主要的键盘乐器有三种:一种是羽管键琴,一种是击弦古钢琴,还有一种是管风琴。巴赫的键盘乐作品通常不会指定由哪一种乐器来演奏。但是,管风琴由于体积较大,音量宏伟,通常是被安装在教堂当中的,而《哥德堡变奏曲》则是为家庭演奏而谱写的。因此,这首乐曲在当时有可能使用羽管键琴或击弦古钢琴来进行演奏。

那么,当年演奏《哥德堡变奏曲》的乐器究竟是哪一种呢?对此,我们可以从两点进行分析:第一,尽管击弦古钢琴是一种更加适合独奏的乐器,但是它的音量比较小,在巴赫生活的年代,其流行程度远不如羽管键琴;第二,《哥德堡变奏曲》在演奏过程中会出现大量的左右手交叉的弹法,这就使得该乐曲更适合拥有两排琴键的羽管键琴来演奏。因此,当年演奏《哥德堡演奏曲》的乐器,最有可能的是羽管键琴。此外,不同乐器演奏该乐曲的录音版本数量,似乎也能够验证这个结论:在现有的录音当中,最常见的是现代钢琴演奏的版本,其次是羽管键琴演奏的版本,再次是管风琴演奏的版本,而击弦古钢琴演奏的版本则相对较少。不过,这也可能与现存的击弦古钢琴数量较少有关。

令人遗憾的是,即使我们能够确定《哥德堡变奏曲》的原始演奏乐器是羽管键琴,这也对当前所要分析的现代钢琴录音版本没有任何的借鉴价值—由于发声原理不同,羽管键琴与现代钢琴的声音差别极大,我们不可能从羽管键琴的声音特点上获得对现代钢琴录音版本的参考。因此,我们只能退而求其次,从击弦古钢琴甚至是早期钢琴的声音特点上寻找灵感。

《哥德堡变奏曲》属于巴赫的晚期作品,大约创作于1741—1742年间。这时,早期钢琴已经被发明,但并没有得到普及。然而,在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生活的时代,早期钢琴却变成了一种非常流行的乐器,而且在众多乐器制造家的努力下,它的发展速度很快,在贝多芬晚期的时候,它就已经发展到了和现代钢琴非常接近的程度。我们现在能够找到很多使用早期钢琴录音的唱片,其大致的特点是声源的体积比较小,低频和高频都有所缺失,中频和中高频比较突出,整体的音量偏弱,但动态变化还是比较明显的,瞬态特性也比较好。这些特点成为我们分析《哥德堡变奏曲》录音的重要参考。

除了演奏乐器以外,对于这部音乐录音作品分析结果影响比较大的创作背景因素,就是当时的音乐演出环境。巴赫的作品主要服务于两个群体,一个是教会,另一个则是宫廷,因此他的作品在室内演奏的主要环境,一个是教堂,另一个则是贵族居住的厅堂或起居室。就这部《哥德堡变奏曲》来说,它在当时最有可能的演奏场所是贵族的起居室,因此这部作品在音乐空间构造上应该呈现出一种“小空间、近声像”的效果。

b.创作者因素分析

巴赫是音乐史上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也是巴洛克时期重要的代表人物。作为一名出色的管风琴师,他创作的键盘音乐代表着巴洛克时期键盘音乐的最高水平,并将前奏曲与赋格、组曲、变奏曲等音乐体裁推向高峰。

这张唱片中的演奏家格伦·古尔德(1932—1982)是著名的加拿大钢琴家,尤其以演奏巴赫的乐曲而闻名。他13岁开始登台演出,1955年首次在美国各地举行演奏会。在纽约的演奏会上,他完整地演奏了《哥德堡变奏曲》,使得这首当时知名度并不高的作品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而他自己也因此成功签约哥伦比亚唱片公司。随着1957年应邀赴苏联演出,并在其他多个国家举行演奏会,古尔德的名气也达到了顶点。不过,在1962年以后,他明显地减少了自己的演出次数,并且在1964年4月以后,完全终止了现场演出,转而全身心地投入到录音棚当中。

古尔德的名气在一定程度上来自于他的很多怪癖。比如,他的独奏音乐会选曲十分特殊,从巴赫到爵士乐,各种类型都有涉及,而且经常演奏一些很少有人涉及的曲目。他对于作品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并且十分固执,这就使得他在与很多演奏家或指挥家合作的时候,彼此难以相互认同。此外,他的衣着、演奏姿势,甚至演奏时坐的折叠椅,也都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不过,他最独特的地方,恐怕就是喜欢在演奏时旁若无人地边弹边唱了。在他录制的很多唱片当中,我们都能够听到这些与演奏的旋律完全不同的哼唱,这也是著名的《企鹅激光唱片指南》[1]对他的录音评价普遍不高的一个主要原因。不过,在这些轶闻以外,作为一个钢琴家,古尔德对于巴赫作品节奏和力度的表现,以及他在快速乐段中的手指技术,都是无可挑剔的。此外,古尔德还堪称最喜欢录音的钢琴家—他认为录音棚才是展现自身才华的最佳地点。在其录音生涯中,他不但录制了巴赫全部的键盘乐作品,而且亲自参与录音制作。从他录音的过程(可参考相关视频)以及创作经历(他曾经作为导演创作过实验广播剧)可以发现,他对于钢琴在音乐录音作品中的音响艺术表现有着自己明确的见解,这使得他的录音作品总是能够在声音上表现出统一的风格。作为一个演奏家,这一点是难能可贵的。

c.作品因素分析

《哥德堡变奏曲》,作品号BWV988,是巴赫键盘乐作品的代表作,被誉为音乐史上最伟大的变奏曲。当时,巴赫正居住在莱比锡,而俄国驻德累斯顿的使臣凯瑟琳(Hermann Karl Von Keyserlingk)伯爵也正好住在此地。伯爵手下有一位叫作哥德堡(Johann Theophil Goldberg)的年轻演奏家,受伯爵之命而师从巴赫。伯爵本人患有失眠症,每当失眠的时候就需要哥德堡为他演奏。因此,哥德堡以演奏需要为名,求巴赫为他谱曲。而巴赫则以一首他曾经创作的萨拉班德舞曲(一种慢速的西班牙风格舞曲)为主题,发展出了30段变奏,再以主题反复作为结束,从而形成了这首规模宏大的变奏曲,该曲也因此得名《哥德堡变奏曲》。

古尔德本人曾经在录音棚中录制过两个版本的《哥德堡变奏曲》(非正式录音和现场录音不计)。第一个版本是一款模拟格式的单声道录音,也是他签约哥伦比亚唱片公司后的第一个录音,录制时间为1955年。而第二个版本,也就是这里分析的这个版本,录制于1981年,是一款数字格式的立体声录音。有趣的是,尽管古尔德一生录制了巴赫全部的键盘作品,但是只有《哥德堡变奏曲》录制了两个版本。而且在后一个版本正式出版后不久,他就因突发脑出血而去世,因此这个版本也就成了古尔德的“天鹅之歌”。在古尔德对本次录音的访谈当中,他曾经表示自己之所以要第二次录制《哥德堡变奏曲》,是因为他对于这个曲目的理解已经与26年前完全不同了。如果将这个1981年版本与1955年版本进行对比,我们可以发现,二者最大的差别在于演奏家对乐曲速度和力度的处理。

1981年版本的原始录音是由哥伦比亚唱片公司(CBS)录制并通过LP发行的,在索尼(Sony)公司收购哥伦比亚公司的唱片部门以后,又以Sony Classical的商标通过CD重新发行。重新发行的版本使用了Sony公司的超比特变换(SBM,Super Bit Mapping)技术,以20bit的格式制作母带,并优化了20bit母带至16bitCD的数字转换质量,使得音质比CBS原始发行的版本有了一定的提高。

此外,古尔德所有的唱片几乎都是用一架编号为CD318的Steinway钢琴录制的,但是这次录音除外—他使用的是一架Yamaha CF钢琴。而Yamaha钢琴比较突出的中高频和相对薄弱的低频,也是这件录音作品的一个特点。

(2)针对该作品的音响艺术审美理想

综合我们对该作品的“假定性真实”观念,以及影响该作品音响艺术特征的相关因素,我们可以建立起对于这一古典钢琴独奏录音作品的音响艺术审美理想:由于作品当中只有一件乐器,而且是一件声学乐器,因此该作品的音乐空间构造应该表现为“单一空间”,而且是一种偏小的空间感觉,声像的体积不应过大,整体上的位置应该比普通的古典钢琴录音作品靠前一些;在音乐音色特征上,该作品可以适当突出钢琴的中频和中高频,对高频和低频,尤其是低频部分进行一定的衰减,从而体现出某些击弦古钢琴或者早期钢琴的韵味;在音乐音量平衡上,该作品的动态范围应稍微偏小,瞬态表现上弱于普通的古典钢琴录音作品,这也来自于击弦古钢琴或早期钢琴的音响艺术特征。

(3)对该作品的音响艺术特征的分析

通过审听,我们可以发现,由古尔德演奏的这款《哥德堡变奏曲》在音响质量和音响艺术特征上表现出了以下特点:该作品的整体音响质量符合上世纪80年代初的录音水平;作品的整体空间较小,混响时间较短,是典型的“录音棚味道”,并且未进行大量的人工混响处理;钢琴的声像的纵深位置相当近,体积较大,高音发声的位置和低音发声的位置相距较远,使得钢琴作为一件乐器的整体感有所下降;声音的低频部分缺失较多,高频略有衰减,中频和中高频突出,使得音色上的清晰度非常好;作品整体的动态范围相当大,瞬态表现也极为出色,经常出现大幅度的音量变化,不过这大多是由演奏家的特殊处理方式所带来的。

(4)对该作品的音响艺术水准的评价

总体上说,该作品所表现出的音响艺术特征,与我们对于它的音响艺术审美理想基本相符。其中,符合度最好的方面主要体现在音乐空间构造和音乐音色特征上,钢琴音色中的高频亮色和低频相对的缺失带有一些击弦古钢琴或者早期钢琴的韵味,只是钢琴的声像位置比我们预期的位置略微靠前,而且声像体积也略微偏大。

相对而言,该作品与我们的审美理想差异最大的部分,是在音乐音量平衡方面的表现。在动态和瞬态上,它比一般的巴洛克音乐或巴赫的键盘乐作品要大得多,带给人一种强烈的听觉冲击力,这让它变得完全不像是击弦古钢琴或者早期钢琴了。但是,鉴于这种音响艺术特征是演奏者有意为之的结果,因此我们可以将它视为一种对于“假定性真实”的有价值的偏离。

总之,笔者认为,作为一款用现代钢琴演奏巴洛克风格音乐的录音作品,古尔德的这版《哥德堡变奏曲》能够代表这种乐器在这种音乐风格下应表现出的音响艺术特征,而且还体现出了这位钢琴家对于作品的特殊处理方式,能够带给审听者较高的音响艺术美感,是一款具有较高音响艺术水准的音乐录音作品。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审听者的审听倾向以及个人口味不同,对同一音乐录音作品的评价就可能会带来完全不同的结果。比如,英国乐评人撰写的唱片评价书籍《企鹅激光唱片指南》是以演奏为重点对这一录音作品进行评价的:“猛烈的断奏和粗鲁的重音等使人们无法把它考虑在钢琴版本的首选范围内。此CD与这位艺术家平常的录音没什么两样,声音干而靠前,但却有助于清晰度。”[2]由此也可以证明,包括音响艺术审美在内的音乐录音作品分析,是一种具有强烈个人色彩的行为。

2.巴赫(J.S.Bach):哥德堡变奏曲(Goldberg Variations )

演奏:格伦·古尔德(Glenn Gould)

录音时间:1955年,格式:ADD单声道

录音地点:纽约东30街录音棚

LP编号:CBS 37779

CD编号:Sony 52619封面如图3-9所示

参考声音小样:附录音轨3.12—3.14(www.xing528.com)

图3-9 古尔德1955年录制的《哥德堡变奏曲》CD封面

这张唱片是古尔德在1955年录制的《哥德堡变奏曲》,也是他与哥伦比亚唱片公司签约后的第一张唱片。原始的唱片是在1956年通过LP发行的,而图3-9中的CD则是Sony公司在1992年用SBM技术重新制作母带之后的版本。该唱片是录音史上最受欢迎的古典音乐唱片之一,也是令古尔德成为世界顶级钢琴家的“助推器”。尽管它只是单声道格式,但是很多人都认为它是古尔德在哥伦比亚唱片公司的三个录音(包括1959年在萨尔兹堡的现场录音)当中最优秀的一个。对于古尔德在这张唱片中的演奏水平,即使是相对保守的《企鹅激光唱片指南》也不得不承认:“要推荐这张怪里怪气的唱片未免有些过分,但演奏实在出色。”[3]

这张唱片录音年代较早,带有比较明显的本底噪声,而且是单声道录音。相对较低的音响质量造成该唱片的音响艺术水准并不算高。但是,作为同一个演奏家时隔26年在同一家录音公司录制的同一个曲目,我们可以发现,前后两张《哥德堡变奏曲》的唱片在某些音响艺术特征上是非常相似的。比如,1955年的版本,在音乐音色特征上仍然具有比较突出的中频,低频和高频相对缺失,这自然与当时的录音技术条件直接相关,但是这种音色也使这张唱片中的钢琴听上去更具有早期钢琴的味道。再比如,由于是在同一个录音棚中的录音,小空间的特性在1955年版中也表现得十分明显,但钢琴声像的位置略微要靠后一些,这反而让它的声音在某种程度上比1981年版的声音更加舒服。通过对比这两个录音版本,我们也可以看出,演奏家和录音公司(录音师)的持续合作,往往能够让作品在音响艺术上表现出一种显著的风格。

3.巴赫(J.S.Bach):哥德堡变奏曲(Goldberg Variations )

演奏:安吉拉·赫维特(Angela Hewitt)

录音时间:1999年,格式:DDD立体声

录音地点:伦敦,亨利·伍德大厅(Henry Wood Hall, London)

CD编号:Hyperion CDA67305封面如图3-10所示

参考声音小样:附录音轨3.15—3.17

图3-10 赫维特1999年录制的《哥德堡变奏曲》唱片封面

加拿大女钢琴家安吉拉·赫维特被乐评人称为“能决定巴赫钢琴演奏未来风格”的钢琴家,她也曾经在2006年被英国《留声机》杂志评为“年度艺术家”。与古尔德1981年的版本相比,赫维特于1999年在英国Hyperion Records录制的这版《哥德堡变奏曲》最大的不同,在于录音的场所不是大型的录音棚,而是英国的亨利·伍德大厅。亨利·伍德大厅的前身是1824年建成的圣三一教堂(Holy Trinity Church),该教堂在1961年之后被闲置,到了1971年被改建为伦敦第一所专门的交响乐团排练厅。该大厅的录音间高10米、宽20米、长33米,可容纳一个全编制的交响乐团。为了进行录音,该大厅在改造时还设计了两个控制室,其中一个(高3.1米、宽5.8米、长7.5米)进行了专门的声学处理。该大厅的外观、录音间和控制室如图3-11所示。

图3-11 伦敦亨利·伍德大厅的外观、录音间和控制室

由于录音场所的体积较大,使得赫维特的这版录音作品在整体空间表现上相比于古尔德的版本要大了不少,而且直混比的下降,让钢琴的声像体积略微加宽,位置也略微向后移动了一些。但是,这一作品在钢琴音色的整体趋势上与古尔德的录音是比较接近的,即中频和中高频比较突出,听起来略微有点发“亮”,不是十分厚重。但由于反射声和混响声比例的增大,使得音色更为松弛。赫维特的演奏本身也比较富有“女性气息”,音量的瞬态变化远没有古尔德版本那么显著,但是流畅感有所加强。

总之,作为一件录音时间比古尔德的第二个录音版本晚了近20年的新版录音作品,赫维特的这版《哥德堡变奏曲》在整体空间上的表现,与我们对“小空间”的期待是有一定差距的。但是由于录音场所良好的声学特性,这种音乐空间构造反而使这件录音作品带有比较明显的现代色彩。而且,其音乐音色特征和音乐音量平衡也比较符合我们的审美理想。总之,作品的音响艺术特征呈现出了比较明显的创意,是一款能够带给人们较强音响艺术美感,具有较高音响艺术水准的音乐录音作品。

4.巴赫(J.S.Bach):哥德堡变奏曲(Goldberg Variations )

演奏:安德拉斯·席夫(Andras Schiff)

录音时间:1982年,格式:DDD立体声

录音地点:伦敦,金斯韦大厅(Kingsway Hall, London)

CD编号:Decca 417 116-2封面如图3-12所示

参考声音小样:附录音轨3.18

图3-12 席夫1982年录制的《哥德堡变奏曲》唱片封面

安德拉斯·席夫是当代著名的匈牙利钢琴家。他早年曾经学习过羽管键琴的演奏,并精心钻研过巴赫、斯卡拉蒂、海顿等作曲家的作品。席夫在英国迪卡唱片公司(Decca Records)录制的一系列唱片所获得的评价普遍较高,尤其是其中的《平均律钢琴曲集(上、下册)》被《企鹅激光唱片指南》评价为“三星带花”,使他名声大振。

席夫在1982年录制的这版《哥德堡变奏曲》属于Decca公司的早期数字录音。这一录音作品绝对可以用“特点鲜明”来评价。首先,尽管钢琴家本人精通羽管键琴的演奏,但是在他使用现代钢琴演奏的这个版本当中,我们几乎听不到任何羽管键琴所带来的影响。其独特的分句、力度和速度变化,以及大量的装饰音和延音踏板的使用,使得我们几乎无法分辨出这是一部巴赫的作品—它已经带有一点肖邦作品的味道了。其次,这件录音作品在音响艺术上的表现也与众不同。唱片的录音场所为Decca公司最喜欢使用的录音场所之一—伦敦的金斯韦大厅。该大厅建于1912年,最初是一座教堂,后来改建为大型的录音室。直到1984年被停止使用,金斯韦大厅都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古典音乐和电影音乐录音场所之一,其内部体积要比赫维特版本中所使用的亨利·伍德大厅大得多,如图3-13所示。

图3-13 金斯韦大厅的录音间

录音场所体积的增大,使得这一录音作品的整体空间显得非常开阔,甚至有些空旷的感觉。很长的混响时间,也让钢琴的声像宽度变得较大,略微发虚,同时有明显的后退。在音乐音色特征上,作品中的钢琴音色并没有明显地突出中频和中高频部分,而是显得整体比较均衡,甚至让人感觉中频部分有点欠缺。此外,钢琴音色中的击弦感觉比较明显,这虽然与席夫的演奏方式有直接的关系,但也能感觉到这是录音师有意识的处理结果。

对这件录音作品的音响艺术水准的评价可能呈现出两个极端:由于录音场所的体积与巴赫时代的演奏环境相差甚远,因此这件录音作品的音乐空间构造可能与我们的期待完全不符,而且在音乐音色特征和音乐音量平衡上也与典型的巴赫键盘乐作品录音存在明显的差异。这就导致这件录音作品在总体上偏离了我们的音响艺术审美理想,让人感觉有点怪异。但是,如果以发展的眼光来看,这件录音作品可以被认为是对巴赫作品的一种现代化演绎,无论是其演奏特征还是音响艺术特征,都带有明显的个人创作色彩。考虑到这一点,这件录音作品在总体上也有可能得到较高的评价。

(二)莫扎特《钢琴奏鸣曲K.330》

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共有18首,属于维也纳古典乐派时期钢琴独奏作品的代表作。在莫扎特生活的18世纪中后期,早期钢琴已经逐渐代替拨弦古钢琴,成为家庭和小型场所的主要演奏乐器。尽管其音域仍不够宽广,但比起拨弦古钢琴,早期钢琴已经能够通过演奏力度来控制音量,这使得乐曲的表现力大为增加。

对于莫扎特《钢琴奏鸣曲K.330》这样的古典乐派钢琴独奏作品而言,其音响艺术特征与巴赫《哥德堡变奏曲》那种巴洛克时期的钢琴独奏作品相比,产生了一定的变化。总体上,我们会认为这种作品属于一种“小型厅堂”式的音乐录音作品,它的音乐空间应该比巴洛克时期的作品略微开放,乐器的定位应稍远一点(但总体上还是比较近的),音色在亮度和丰满度上(尤其是后者)也略好,动态范围稍微有所增加,但瞬态特性却不一定更好。此外,不同的演奏和录音风格,也会导致具体作品的音响艺术特征出现较大的差别。

1.莫扎特(Mozart):钢琴奏鸣曲K.330(Piano Sonata K.330)

演奏:内田光子(Mitsuko Uchida)

发行时间:1991年,格式:DDD立体声

录音地点:伦敦,亨利·伍德大厅(Henry Wood Hall, London)

CD编号:Philips 422 719-2封面如图3-14所示

参考声音小样:附录音轨3.19

图3-14 内田光子八十年代录制的《莫扎特钢琴奏鸣曲全集》唱片封面

日本钢琴家内田光子出生于1948年,青年时曾在维也纳接受正统的欧洲音乐教育。她的演奏朴实自然而又注重理性,能够深入挖掘作品的音乐性。她演奏的贝多芬、舒曼、舒伯特、德彪西等作曲家的作品在业内广受好评,而对莫扎特作品的诠释则是她最拿手的,她也因此被称为“莫扎特专家”。

内田光子这套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在飞利浦(Philips)公司录制的《莫扎特钢琴奏鸣曲全集》获得了《企鹅激光唱片指南》“三星带花”的最高评价,它被称为:“情感细腻,技巧高超……每一个乐句、每一个细节的表达都是那么妥帖,那么恰如其分。”就音响艺术特征而言,这首奏鸣曲的录音讲究的是平实自然,无论是空间、音色还是音量,都让人非常舒服,没有一丝一毫的做作痕迹。实际上,相比于古尔德1981年录制的巴赫《哥德堡变奏曲》而言,这张唱片在整体空间上大了不少,钢琴位置也稍有后退,低频的丰满感觉增加了很多,而音量的整体变化不再那么突出,低频部分的瞬态特性却依然非常好。这种比巴赫作品的录音更有“现代感”的音响特征,是非常符合大部分听众内心对于“莫扎特式钢琴声音”的认识的。因此,它也被很多人认为是最“标准”的莫扎特录音作品,无论是其演奏方法,还是音响艺术表现,都是演奏和录音的初学者学习的典范。

如果对比同在亨利·伍德大厅录制的赫维特版《哥德堡变奏曲》,我们可以发现Philips的录音让钢琴的声像位置比Hyperion的录音稍微靠前一些,信号中的直混比更大,清晰度也更高。这种乐器声像比较靠前,声像聚焦度较好的特点,实际上是Philips公司一贯的录音风格。笔者认为,这种风格对于钢琴这样的独奏乐器录音而言比较合适,而且也符合内田光子的女性演奏家身份。但是,《企鹅激光唱片指南》对于这版录音钢琴声像位置的评价是:“录音稍微有些距离感,但完全是真实可信的。”可见,不同的听音者对于同一款录音的音响艺术效果的判断完全可以有所差异。

2.莫扎特(Mozart):钢琴奏鸣曲K.330(Piano Sonata K.330)

演奏:弗拉基米尔·霍洛维茨(Vladimir Horowitz)

录音时间:1985年,格式:DDD立体声

录音地点:霍洛维茨位于纽约的家中

CD编号:DG 445 515-2封面如图3-15所示

参考声音小样:附录音轨3.20

图3-15 霍洛维茨1985年录制的《莫扎特钢琴作品》唱片封面

弗拉基米尔·霍洛维兹,美籍乌克兰人,上世纪最负盛名的钢琴大师之一。他曾先后师从俄罗斯和德国的钢琴家,从而集俄罗斯学派和德奥学派演奏风格于一身。他的演奏追求极端的表情与效果,能够营造出最铿锵有力的金属声响和最缥缈柔弱的梦幻般音色。他的曲目范围非常广泛,尤其以演奏肖邦、斯卡拉蒂、舒曼、李斯特、斯克里亚宾、拉赫玛尼诺夫、莫斯科夫斯基等人的作品而著称。

霍洛维兹早年的录音集中于美国无线广播公司(Rodio Corporation of America,简称RCA),战后他的录音多在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olumbia Broadcasting Systern,简称CBS)完成,晚年又与德意志留声机公司(Deutsche Grammophon-Geseuschaft,简称DG)合作,而这张唱片就是他晚年最重要的录音之一。霍洛维茨早年很少演奏莫扎特的作品,而到了晚年却又醉心于莫扎特。他演奏莫扎特作品时使用的是一种非常极端的处理,无论是强弱变化还是踏板的运用,都极富夸张之能事,大有一副老顽童的架势。业内对于他演奏的莫扎特作品的评价趋向两极:有人认为其演奏极端浪漫,无人可比;也有人认为其处理无视乐谱的标注,有炫技之嫌。

具体到这张唱片的音响艺术特征,可谓极有“特色”:钢琴的声像位置很近,体积非常大,但直混比过大使得整体空间很小,声音发干;整体的频率响应并不平直,中高频突出,中低频却又有所缺失,让某些音符的声音很亮的同时,某些音符又很闷;乐曲的动态范围很大,尤其是瞬态处理非常夸张,其音量起伏令人有些不适应。

造成这一现象的决定性原因是录音场所—霍洛维茨位于纽约的家,如图3-16所示。由于房间面积有限,使得话筒的摆放位置很近,造成了钢琴中各个音符比较零散,不能形成很好的“抱团”感觉。而录音环境声学条件上的缺陷,最终在唱片中也暴露无遗。如果说莫扎特的作品使得这个录音可以略微近一些、亮一些、干一些的话,那么最终的音响艺术效果就是太近了、太亮了、太干了,直接影响到了聆听上的舒适性。但是,这种音响上的处理对于霍洛维茨演奏上的极端效果反而起到了一定的强化作用(实际上,音响上的极端表现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演奏上的极端处理造成的),也不是完全不可接受。

同样,出于不同的聆听偏好,对于这件录音作品的音响艺术评价可能完全不同。《企鹅激光唱片指南》对此的评价是:“同以往一样,琴弦调得有些紧,于是声音位置稍稍近了一些,不过弹奏莫扎特的作品正合适。”

图3-16 霍洛维茨晚年在纽约家中的照片

3.莫扎特(Mozart):钢琴奏鸣曲K.330(Piano Sonata K.330)

演奏:盖瑞特·泽特尔巴特(Gerrit Zitterbart)

录音时间:2000年,格式:DDD立体声

CD编号:Tacet 0006-0封面如图3-17所示

参考声音小样:附录音轨3.21

图3-17 盖瑞特·泽特尔巴特2000年录制的《莫扎特钢琴奏鸣曲》唱片封面

钢琴家盖瑞特·泽特尔巴特出生于德国的哥廷根,曾在汉诺威、萨尔茨堡、弗顿堡等地跟随多位钢琴大师学习,并在瑞士、比利时、意大利和德国的多个钢琴比赛上获奖。除了钢琴以外,他还以演奏早期钢琴而闻名。

这张由德国Tacet公司录制的《莫扎特钢琴奏鸣曲》唱片是极富个性的。与内田光子的版本相比,泽特尔巴特在唱片中的演奏速度很快,而且极其流畅灵动,技巧不但不落下风,而且大有赶超之势。不过,这张唱片最为突出的还是其音响艺术表现:在音乐空间构造上,钢琴的整体声像偏大,比内田光子的版本更靠后一些,而且钢琴所处的整体空间也更大,但声像定位并不发虚;在音乐音色特征上,钢琴的音色亮丽但毫不刺耳,低频饱满扎实,富于弹性;而在音乐音量平衡上,钢琴在乐句行进间的音量变化极大,每个音符的瞬态,尤其是中高音符的瞬态表现极为突出,不但力度十足,而且让每个音符都清晰可闻。

这种让人过耳难忘的音响艺术效果自然与钢琴家的演奏分不开,但是录音方法也是造成这一效果的关键因素。Tacet是业界少有的会在唱片说明书中写明具体录音方法的公司,而对于这张唱片,该公司使用了一种少见的主话筒制式—斯特劳斯组合(Straus parcels,又称斯特劳斯包),即把一只全指向话筒和一支心形话筒上下平行放置,振膜尽量接近,形成左侧话筒组合,并用同样型号的一支全指向话筒和一支心形话筒按照相同的方式组成右侧话筒组合,左右两个话筒组合间隔20cm。这种用一对全指向话筒加一对心形话筒形成的组合,不但具有传统时间差拾音制式声音丰满、圆润、自然的特点,还叠加上了强度差拾音制式定位感好、瞬态突出的特点。具体到这张唱片的录音,Tacet公司使用的是两只纽曼KM83(Neumann KM83)全指向话筒和两只纽曼KM84(Neumann KM84)心形话筒组成斯特劳斯组合,还加入了两只邵普斯MK2S(Schoeps MK2S)全指向话筒作为环境话筒使用。

从艺术效果来看,上述音响艺术特点与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之间并不一定非常贴合,但却将演奏者灵动甚至略微夸张的演奏展现得淋漓尽致。唱片的“现代韵味”十足,具有很高的音响艺术欣赏价值。

(三)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第二号》

李斯特是典型的浪漫派作曲家,也是历史上最出色的钢琴演奏家之一。他所作的《匈牙利狂想曲》共有21首,每一首都是根据匈牙利最著名的“查尔达斯”(Csardas)舞曲风格而创作的。这首《匈牙利狂想曲第二号》是其中最为著名的一首,它由庄重徐缓、略带忧郁的“拉赛”(Lassan)部分和热情激动、快速华丽的“弗里斯卡”(Friska)两部分构成,其演奏难度很大,是钢琴家们展示自己演奏技巧的典型曲目。

在《匈牙利狂想曲》诞生的19世纪中期,现代钢琴已经出现并且形成规模,而且像李斯特这样的明星演奏家的公开演出已经非常频繁。据说,为了能够展示其演奏时的优雅手型,他的演奏会甚至会在舞台左右各摆放一张钢琴,而李斯特自己则会在演奏会的上下半场分别用这两台钢琴来演奏,以方便观众席两侧的观众都能够看到他的动作。尽管这个传言有些夸张,但至少说明在那个年代,比较大的音乐厅已经出现,而且现代钢琴相对洪亮的声音能够满足在这种音乐厅当中演奏的需求。

因此,对于《匈牙利狂想曲第二号》这样典型的浪漫派钢琴独奏作品,我们可以认为其音响艺术特征应该与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以及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K.330》有所区别:在整体空间表现上,这种录音作品应该展现出一种中型或中大型的“厅堂感”,钢琴的声像位置应该进一步后退;钢琴的音色无论是浑厚感还是明亮感都应有所增强,特别是钢琴体积本身的增大应该显著增加低频的丰满度;钢琴的音量在整体上的起伏变化应该更大,而瞬态特性则主要取决于演奏家的表现。此外,浪漫派作品在给予作曲家、演奏家充分表现空间的同时,也让录音师能够比较自由地进行发挥,因此同一个作品的不同录音之间往往具有非常大的音响艺术差异。

1.李斯特(Liszt):匈牙利狂想曲第二号(Hungarian Rhapsodies No.2)

演奏:乔治·齐夫拉(Georges Cziffra)

录音时间:1972年,格式:ADD立体声

CD编号:EMI CDA-6043封面如图3-18所示

参考声音小样:附录音轨3.22

图3-18 齐夫拉1972年录制的《匈牙利狂想曲》唱片封面

齐夫拉是法籍匈牙利钢琴家,他以高超的演奏技巧而著称,尤其善于演奏李斯特的钢琴作品,有“李斯特转世”的称号。

齐夫拉于上世纪70年代初在百代唱片公司(EMI Records)录制了17首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而本张唱片是其原始录音的数字化重制版,其中就包括这首《匈牙利狂想曲第二号》。他通过略显慵懒的自由速度和热力喷张的强弱变化,将吉卜赛音乐当中的情感完全激发出来,绝对是对这一曲目的一次伟大诠释。EMI公司的录音在第一时间让我们感觉和脑海中的音响艺术审美理想所有出入:钢琴的声像位置比较近,甚至并不比同是录音棚录音的内田光子版《莫扎特奏鸣曲K.330》远多少,而且钢琴的声像并不是很宽,低音部分的厚重感似乎也有所不足。但是,在经过了短暂的适应以后,我们就会习惯这种音响艺术的处理,同时发现这种不够厚实的音色和较近的声像,让每一个音符都变得极为清晰,而录音对于钢琴大幅度的音量变化表现得非常到位,基本上达到了模拟录音的最高水平。

总之,尽管这件录音作品与我们对于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的音响艺术审美理想并不完全吻合,但是相对较早的录音年代也能让我们对这种录音风格比较认同(相对来说,录音年代越早的钢琴录音,通常声像位置越靠前,声像的聚焦度也越好)。再加上钢琴家无与伦比的演奏,这毫无疑问是一款音响艺术水准很高的录音作品。

2.李斯特(Liszt):匈牙利狂想曲第二号(Hungarian Rhapsodies No.2)

演奏:罗伯托·齐栋(Roberto Szidon)

录音时间:1972年,格式:ADD立体声

CD编号:DG 423 925-2封面如图3-19所示

参考声音小样:附录音轨3.23

图3-19 齐栋1972年录制的《匈牙利狂想曲》唱片封面

巴西钢琴家罗伯托·齐栋出生于1941年,也是一位以技巧著称的钢琴家,尤其是这套1972年在DG公司录制的《匈牙利狂想曲》,更是其代表作。与齐夫拉的录音相比,齐栋的录音在音色上更为丰满,而且钢琴的声像更宽,位置略微后退,整体空间也略大,同时动态和瞬态特性并不处于下风。因此,它更加符合我们对于这首作品的录音的音响艺术审美理想。齐栋对于这首作品的演奏虽然不及齐夫拉那般极端浪漫,但也绝对称得上激情四射。综合评价来说,这应该是一款演录俱佳的录音作品,符合70年代录音的整体美学取向。

[1] 原名为“The Penguin Guide to Recorded Classical Music”,由英国企鹅出版公司发行,每年出版一次修订版。该书由三位著名的音乐评论家对当年及已发行的主要厂牌公司的优秀古典音乐制品进行评价推荐,其评价涉及演奏、录音、性价比、历史价值等多个方面,是该领域在世界上影响力最大的工具书之一。

[2] [英]伊万·马奇,爱德华·格林菲尔德,罗伯特·莱顿. 企鹅激光唱片指南[M]. 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1999:65.

[3] 同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