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室内乐录音作品分析:揭示音乐的奥秘

室内乐录音作品分析:揭示音乐的奥秘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谓室内乐录音作品,当然就是对作曲家创作的室内乐作品经过演奏和录音之后得到的音乐录音作品。而在室内乐录音当中,DG公司的表现

室内乐录音作品分析:揭示音乐的奥秘

一、室内乐录音作品的概念和分类

室内乐(Chamber Music)是古典音乐的重要体裁。它的原意是指在房间内演奏的“家庭式”的音乐,后引申为在比较小的场所演奏的音乐。现在的“室内乐”一词通常用来指代古典音乐当中由几件乐器演奏的小型器乐曲,特别是重奏曲和小型器乐合奏曲,如小提琴钢琴二重奏鸣曲(即通常所称的小提琴奏鸣曲)、弦乐二重奏、钢琴三重奏、弦乐三重奏、钢琴四重奏、弦乐四重奏、木管四重奏、铜管五重奏,乃至器乐六重奏、八重奏等。

除了这种由几件乐器构成的室内乐,还有一种由二三十人组成的小型管弦乐队,有时也被称为“室内乐团”(Chamber Orchestra)。但实际上,这种乐队演奏的基本上是早期的交响曲、协奏曲,甚至包括浪漫派大型编制的交响作品的改编版本。因此这种乐队演奏的作品一般不会被归入室内乐的范畴

所谓室内乐录音作品,当然就是对作曲家创作的室内乐作品经过演奏和录音之后得到的音乐录音作品。这种作品通常会按照室内乐本身的类型进行划分,如二重奏录音作品、三重奏录音作品、四重奏录音作品等。当然,由于唱片制作商业上的考虑,一张包含多个音乐作品的唱片上很可能会有不同形式的室内乐录音,这时我们只能笼统地称之为“室内乐录音作品”。

二、针对室内乐录音作品音响艺术特征的“假定性真实”观念

总的来说,针对室内乐录音作品音响艺术特征的“假定性真实”观念符合古典音乐录音作品的一般特点,即追求“单一空间”,不对乐器的音色和音量变化进行过分的渲染和修饰。但是除此以外,室内乐在演出和欣赏上的一些特点,也使人们对这种录音作品的音响艺术表现产生出了一些共同的期待视野:

1.室内乐发源于欧洲贵族家庭内部的沙龙式演出,随后这种演出逐渐演变为一种可以在音乐厅演奏、供大众欣赏的音乐形式。但是,由于这种音乐所使用的乐器数量相对较少,总的音量也比较小,因此更适合几百人的小型音乐厅演出,而不太适合大型的音乐厅。因此,室内乐录音作品一般倾向于营造一种“中小型厅堂”的空间印象,房间总体体积不是很大,混响时间也不是很长。

2.室内乐的家庭演出或小型音乐厅演出性质,决定了观众距离乐队的位置普遍比较近。这就说明在室内乐录音当中,一般观众也比较期待乐器声像定位相对较近,能够带来足够的亲切感,而且声像定位比较清晰,让人有“闭上眼睛乐器即在眼前之感”;同时,较近的声像位置也会让乐器的音色比较饱满,动态范围较大且瞬态特性突出。

3.由于室内乐所使用的乐器以钢琴和单独的弦乐器、管乐器为主,除了钢琴以外,很多管弦乐器在演奏时都可能出现伴随演员身体的移动,因此室内乐录音作品中的部分乐器的声像可以产生轻微的移动,同时,乐器音量和音色在演奏中的变化也比较清晰,这也就是所谓的“细节突出”。

4.无论是乐器之间的声像大小,还是音量大小,都应表现出比较“自然”的比例关系,而不进行过分的变形和渲染。

三、室内乐录音作品分析示例

(一)德沃夏克的《“美国”弦乐四重奏》

弦乐四重奏是室内乐中最为常见的四重奏类型,其作品数量在历史上也是最为丰富的。这里,笔者将针对德沃夏克的《“美国”弦乐四重奏》的一个录音版本进行重点分析,并同时参考其他的录音版本。

1.德沃夏克(Antonin Dvorak):第12弦乐四重奏 “美国”(String Quartet No.12“ American ”)

演奏:哈根四重奏团(Hagen Quartet)

录音时间:1987年,格式:DDD立体声

CD编号:DG 419601-2封面如图3-20所示

参考声音小样:附录音轨3.24

图3-20 哈根四重奏团录制的《“美国”弦乐四重奏》唱片封面

(1)针对弦乐四重奏录音作品的“假定性真实”观念

弦乐四重奏是最典型的室内乐类型,在乐器构成上包括第一小提琴、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和大提琴。相对于交响乐团来说,弦乐四重奏乐团的规模很小,整体音量也不太大,因此更适合在中小型的音乐厅或类似的场所来演奏。我们对于弦乐四重奏录音作品的“假定性真实”观念,与其他古典音乐录音作品相似,都是将音乐厅演奏的实际效果与相关的音乐录音作品的播放效果结合在一起的产物。在这种“假定性真实”观念中,乐队的“声像”纵深定位应该比较靠近听众,乐队的体积不应太大,只需要占据左右扬声器之间70%—90%的宽度就可以了,但是每一件乐器的定位应该比较清晰。它的音乐空间构造在整体上应该是一种中小空间的感觉,混响时间不宜过长。乐器在音乐音色特征上应突出演奏中的一些细节,如弓弦摩擦的声音。在音乐音量平衡上,这种录音作品首先必须满足四件乐器的整体音量平衡,但乐队整体的动态变化不用过大,瞬态变化则适当突出,就可以了。

(2)影响该作品音响艺术特征的相关因素分析

德沃夏克是捷克历史上最著名的作曲家,也是古典音乐当中浪漫主义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他一共创作过15首弦乐四重奏,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这首标题为“美国”的第12号作品。该作品创作于1893年6月,是作者在美国纽约音乐学院担任院长时期完成的第二首作品,而在这之前完成的就是著名的《“自新大陆”交响曲》。与《“自新大陆”交响曲》一样,《“美国”弦乐四重奏》也使用了美国黑人音乐的素材,全曲旋律动人,从始至终洋溢着浪漫主义的气息。

在德沃夏克生活的年代,欧洲和美国已经出现了规模较大的专业音乐厅,弦乐四重奏或者其他室内乐作品会在这类音乐厅中上演。但是总的说来,弦乐四重奏这种形式的作品仍然不适合较大的音乐厅,而是更适合中小型的厅堂。

哈根四重奏成立于1981年,是由出生在奥地利萨尔茨堡的哈根三兄妹和第二小提琴手阿耐特·拜克(Annette Bik)组建的。在录制完本张唱片以后,德国小提琴家莱纳·施密特(Rainer Schmidt)替换了Annette Bik,新组合一直延续至今。哈根四重奏团的录音作品长期以来都是由DG公司负责录音的。这部《“美国”弦乐四重奏》的录制时间是1987年,是数字录音技术已经进入成熟时期的作品。不过,DG公司在录音当中一向追求比较厚重沉稳的录音风格。这种风格追求声部间的平衡与整体的融合度,因此非常适合交响乐的录音。而在室内乐录音当中,DG公司的表现并不统一,有时非常优秀,有时则让人比较失望。

(3)针对该作品的音响艺术审美理想

总的来说,针对该作品的音响艺术审美理想与一般的弦乐四重奏作品类似。但是鉴于该作品属于浪漫主义时期的民族乐派风格,会非常强调旋律性,因此对于音色清晰度和乐器定位准确性的要求,应该略微高一些。此外,由于是DG公司的录音,因此该作品有可能整体空间偏大,混响偏多,低频较为突出。

(4)对该作品的音响艺术特征的分析

该作品的演奏几乎是无可挑剔的,但是在音响艺术上的表现却难以令人满意。所有乐器的定位都相当模糊,令人无法判断其准确的位置;乐器整体的位置过于靠后,因此亲切感显得不足;作品的整体空间并不是非常大,但是由于直混比过小(混响量过大),使得每一件乐器都有被包在一团“棉花”当中的感觉,不但丧失了清晰度,也损失了很多细节;乐队整体的音色偏暗,低频比例偏大,使得小提琴声部的明亮度损失了很多。不过,该录音在整体动态范围的控制上还是比较到位的,而且乐队整体的宽度也比较合适。

(5)对该作品的音响艺术水准的评价

整体来说,该作品的音响艺术表现与我们的音响艺术审美理想相差较大。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录音师在后期制作中使用了较多的人工混响,使得整个音乐录音作品带有过多的人为处理痕迹。因此,这张唱片属于一个录音创意“过度”的典型,并不具备很高的音响艺术审美价值。但是如果抛开音响艺术,仅从作曲和演奏的角度来进行欣赏,这张唱片还是很有价值的。

2.德沃夏克(Antonin Dvorak):第12弦乐四重奏 “美国”(String Quartet No.12“ American ”)

演奏:爱默生弦乐四重奏团(Emerson String Quartet)

录音时间:1986年,格式:DDD立体声

CD编号:DG 445551-2封面如图3-21所示

参考声音小样:附录音轨3.25

图3-21 爱默生四重奏团录制的《“美国”弦乐四重奏》唱片封面

爱默生四重奏团是世界著名的室内乐团之一。该乐团于1976年在纽约成立,乐团的名称来自美国著名的诗人、哲学家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

爱默生四重奏团的这张德沃夏克《“美国”弦乐四重奏》的唱片录制于1986年,与哈根四重奏团的版本录制年代非常接近,而且录音公司同为DG,但是二者在音响艺术上的表现却截然不同:在爱默生四重奏团的这个版本当中,乐器的声像定位非常清晰,整体位置较近;声音中的直混比较大,但是并不显得干涩,同时还让乐器的细节(包括瞬态特性)丰富了不少;频谱中的低频比例相比于哈根四重奏团的版本下降了不少,使得音色变得不再那么厚重,比较适合弦乐器,尤其能体现小提琴那种轻盈的感觉。该录音唯一可以明显感觉出的问题是乐团整体的声像宽度有些过大,第一小提琴和大提琴的位置已经接近于左、右扬声器了,并且略微存在“中空”现象。总之,这种音响艺术表现与我们的审美理想是比较接近的,音响艺术水准较高。

3.德沃夏克(Antonin Dvorak):第12弦乐四重奏 “美国”(String Quartet No.12“ American ”)

演奏:阿尔班·贝尔格四重奏团(Alban Berg Quartet)

录音时间:1991年,格式:DDD立体声

CD编号:EMI CDC 754215-2封面如图3-22所示(www.xing528.com)

参考声音小样:附录音轨3.26

图3-22 阿尔班·贝尔格四重奏团录制的《“美国”弦乐四重奏》唱片封面

阿尔班·贝尔格四重奏团于1970年在维也纳成立,是奥地利历史上第一个专职的弦乐四重奏演奏团体。乐团的名称来自著名的奥地利作曲家阿尔班·贝尔格。这个版本的《“美国”弦乐四重奏》录制于1991年,它与之前提到的版本最大的不同在于,这款录音作品来自阿尔班·贝尔格四重奏团在维也纳音乐厅(Konzerthaus,Vienna)的现场演出。维也纳音乐厅是世界著名的音乐殿堂之一,它建于1911—1913年年间,共有4个大小不同的音乐厅,分别是:Großer Saal(座位1840个)、Mozartsaal(座位704个)、Schubertsaal(座位336个)和Berio Saal(活动座位,最多400个)。维也纳音乐厅的外观和其中四个音乐厅的内部状态如图3-23所示。

现有的资料并没有明确说明1991年的这场音乐会是在维也纳音乐厅中的哪一个具体的音乐厅举行的。但是从这四个音乐厅的具体状况分析,Großer Saal是适合上演交响乐的大型音乐厅,而Berio Saal的氛围更适合现代音乐演出或学术讨论,因此这场弦乐四重奏的音乐会不大可能是在这两个音乐厅进行的,更有可能是在Mozartsaal或者Schubertsaal举行的。这种演出的厅堂,使得录音作品的整体空间感觉并不是非常大,但是反射声和混响声的比例已经足够,这也让音色在具备温暖感的同时不失清晰度。从声像定位来看,这张唱片最重要的特点就是乐队整体的位置相对靠后,而且第二小提琴和中提琴相对于第一小提琴和中提琴而言有明显的后退,使乐器呈现出与现场演奏非常类似的半圆形布局。乐队声像的整体宽度并不大,大约只占据了左右扬声器之间65%—70%的宽度。录音的整体音量偏低,动态也不是非常大,但是音量变化的细节十分丰富。总之,这是一款是由高水平乐队在适合的厅堂,采用了适合的录音方法所创作的音乐录音作品,也是在音响艺术上最接近大部分听众审美理想的作品,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

图3-23 维也纳音乐厅的外观和其中四个音乐厅

(左上Großer Saal,右上Mozartsaal,左下Schubertsaal,右下Berio Saal)

(二)德沃夏克《“杜姆卡”钢琴三重奏》

钢琴三重奏是室内乐中最常见的三重奏类型,其乐队由钢琴、小提琴和大提琴三件乐器构成。通常的座位排列方法为三角形排列,即钢琴位于内侧三角形顶角的位置,而小提琴和大提琴位于外侧三角形两个底角的位置。小提琴居左,多摆放在钢琴高音区的外侧:大提琴居右,多摆放在钢琴琴箱弧线的外侧,如图3-24所示。此时,钢琴作为面状声源,能够在略微靠后的位置支撑起整个乐队的声像宽度,而作为点状声源的小提琴和大提琴则像铺衬在钢琴这一背景下的两束花朵,起到点睛的作用。因此,对于钢琴三重奏录音作品而言,三件乐器的声像大小比例、乐队整体的声像宽度、乐器之间的音色和谐度以及音量平衡感,是衡量其音响艺术表现力的关键因素。

图3-24 钢琴三重奏中的乐器布局

德沃夏克的这首《第四号钢琴三重奏》是其四首钢琴三重奏中的最后一首,作于1891年,其标题为《杜姆卡》( Dumky )。“杜姆卡”原是俄语,指带有忧伤意味的斯拉夫民间曲调,因此这首三重奏又有“悲歌三重奏”之称。不过,它虽然在整体上比较忧郁、阴沉,但在某些地方显得粗犷、激昂。该作品共有 6个乐章,虽然缺乏传统奏鸣曲作品各乐章间的逻辑性,但外表朴实却又不乏浪漫的气息,将整个作品融为一体。

这部作品作为德沃夏克的室内乐杰作,也是浪漫主义室内乐的代表性作品。因此其录音可以相对“开放”一些:整体空间可略大,乐器可略后退,单个乐器的声像也可略大。

1.德沃夏克(Antonin Dvorak):钢琴三重奏“杜姆卡”(Piano Trio No.4“Dumky”)

演奏:美艺三重奏团(Beaux Arts Trio)

录音时间:1969年,格式:ADD立体声

CD编号:Philips 454 259-2封面如图3-25所示

参考声音小样:附录音轨3.27

图3-25 美艺三重奏团录制的《德沃夏克钢琴三重奏全集》唱片封面

美艺三重奏团于1955年创立,是历史上最著名的一支钢琴三重奏乐团,其团员在53年的时间内屡次发生变化,但其水准一直位于世界最顶尖之列。乐团以精湛的技巧、天衣无缝的配合、默契的交流及对音乐作品的深入领悟著称于世,几乎是所有钢琴三重奏作品的演奏典范。

美艺三重奏团的绝大部分录音都在Philips公司完成。这张德沃夏克的《德沃夏克钢琴三重奏全集》录制于1969年,是模拟录音技术达到鼎盛时期的作品,也是一张典型的Philips风格的录音。唱片在音响艺术方面最大的特征就是乐队整体的声像位置相当近,钢琴与小提琴、大提琴之间的距离也显得比较近,且小提琴、大提琴的声像定位比较靠近两侧扬声器,使乐队宽度基本上占据了扬声器之间90%以上的宽度。由于乐器声像比较近,所以每一件乐器都显得比较大,而相对较干、较小的空间保证了直达声的比例,也使得乐团演奏中的细节表现十分到位。但是,以当今的录音创作倾向而言,这张唱片整体有些过于“干”了,尤其是小提琴,这使得其音色饱满有余,却有失圆润。总而言之,这是一张在音响艺术水准上能够基本令人满意的唱片,但如果审听者不喜欢这种略显“保守”且带有浓厚时代印记的录音风格,则可能不会感到满意。

2.德沃夏克(Antonin Dvorak):钢琴三重奏“杜姆卡”(Piano Trio No.4“Dumky”)

演奏:鲍罗丁三重奏团(Borodin Trio)

录音时间:1986年,格式:DDD立体声

CD编号:CHAN 8445封面如图3-26所示

参考声音小样:附录音轨3.28

图3-26 鲍罗丁三重奏团录制的《“杜姆卡”钢琴三重奏》唱片封面

鲍罗丁三重奏团由来自俄国的三位演奏家于1979年创立。乐团以俄国音乐史上著名的“强力五人团”成员、作曲家鲍罗丁的名字命名,它被认为是同时代最杰出的钢琴三重奏乐团之一,以在英国Chandos Records录制的一系列唱片而闻名。

这张鲍罗丁三重奏团录制的《“杜姆卡”钢琴三重奏》的音响艺术表现与美艺三重奏团的版本有着非常明显的差别:整体空间大了许多,乐队的整体声像也显著后退。相对更大的混响比例让每一件乐器都变得更加“润泽”,而数字录音的特性也让唱片的明亮度和频响宽度明显提升。以《企鹅激光唱片指南》的评价来形容就是:乐队的演奏具有“不断变化的情绪和自然灵活的处理”,且“录音平衡自然,有如临现场之感”。不过,Chandos公司的录音风格却带来了一个小问题,那就是瞬态响应略微差了一点,让弦乐器显得有点“发软”,而且所有乐器的定位也比较“飘忽”,聚焦度不算很好。总而言之,这是一张能够让人眼前一亮的具有“现代”音响艺术风格的三重奏唱片,表现了英式录音公司对室内乐录音风格的理解。

(三)肖斯塔科维奇《第二号钢琴三重奏》

苏联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是20世纪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以15首交响曲著称于世(在贝多芬之后,还很少有作曲家创作的交响曲数量能够超过这一数字),而且在其他音乐体裁的创作方面也成就极高。其室内乐作品追求对色彩线条的组织,能够将富于20世纪特征的新型音乐语汇与传统的创作思维相结合,而《第二号钢琴三重奏》就是其中的代表作。

肖斯塔科维奇(Dmitry Shostakovich):第二号钢琴三重奏(Piano Trio No.2)

演奏:玛尔塔·阿格里奇(Martha Argerich),钢琴

   吉顿·克莱默(Gidon Kremer),小提琴

   米沙·麦斯基(Misha Maisky),大提琴

录音时间:1998年,格式:DDD立体声

CD编号:DG 459 326-2封面如图3-27所示

参考声音小样:附录音轨3.29

图3-27 阿格里奇、克莱默和麦斯基合作录制的肖斯塔科维奇《第二号钢琴三重奏》唱片封面

这部录音作品的演奏家均为当代同领域当中的顶级人物。玛尔塔·阿格里奇是阿根廷历史上最著名的钢琴家之一,也是当代最著名的女钢琴家之一,曾在1965年第七届肖邦钢琴大赛中获得第一名。她因为演奏风格浪漫豪放,技巧过人且力度十足,被乐评人称为“钢琴界的女大祭司”。吉顿·克莱默出生于拉脱维亚的里加,曾师从苏联著名的小提琴家大卫·奥依斯特拉赫,获得过伊丽莎白女王、帕格尼尼、柴可夫斯基等多项国际比赛的大奖。而同样生于拉脱维亚的米沙·麦斯基则是世界上唯一一位师从20世纪两位大提琴巨匠皮亚蒂戈尔斯基和罗斯特罗波维奇的大提琴演奏家,也是近二三十年来大提琴领域最炙手可热的演奏家之一。

这三位演奏家都是德国DG公司的签约艺人,而这张唱片则是1998年5月为纪念阿格里奇和克莱默的共同经纪人逝世而举行的一张悼念音乐会的现场录音。DG公司很难得地将这三位当代独奏领域的大腕组织在一起,形成一个三重奏组,而曲目的选择也别具匠心,分别是肖斯塔科维奇和柴可夫斯基的三重奏作品—这两部作品都是作曲家为纪念亡友而创作的。

音乐会的举办地是东京。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二号钢琴三重奏》从大提琴超高音域的独奏开始,随后小提琴以低六度、钢琴以低十三度的音域进行模仿,形成了一首悲凉的挽歌。应该说,无论是演奏质量还是曲目选择,这场音乐会的作品都属于难得的佳作。但是,唱片在音响艺术的处理上却值得商榷。

首先,这张唱片给人的直观感觉就是这场演出是在一个很大的音乐厅内进行的。音乐厅的混响时间很长,让乐器的清晰度有所下降。其次,也是更为致命的问题,乐队的声像位置太远了,整体声像也偏窄,完全像是在一楼的后排观众席甚至二楼观众席听音的感觉。同时,每件乐器的定位非常模糊,体积感也不准确,甚至我们在大提琴发出第一个音符的时候,都不能准确分辨它是偏左还是偏右。最后,钢琴音色过于厚重,虽然能够让人感觉到阿格里奇的演奏力量,但却影响了整体音色上的平衡。

以上这些处理方式,固然有保留现场演出效果的优点,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受。但是,种种音响上的缺陷,却破坏了这张唱片在音响艺术方面的魅力,进而影响了整张唱片的艺术水准。其实,即使是现场古典音乐演出的同期录音作品,我们也完全可以通过录音手段实现更为优质的音响艺术效果,而没有必要一定从现场的观众席视角来确定扬声器回放出来的音响效果。而这张唱片,尽管是世界顶级录音公司的制作,但是在这种取舍上却不够理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