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传统建筑热工环境改善与历史街区保护技术研究

传统建筑热工环境改善与历史街区保护技术研究

时间:2023-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建设可持续、节约型社会的背景下,历史街区传统建筑应在保护风貌的前提下改善热工环境,提高采暖效果,节省居民的采暖费用。这种做法对于改善热工性能和保持传统风貌十分有效,应该在建筑遗产修缮和再利用中予以恢复。图5.13扬州汪氏小苑的木地板、板壁和天花板可提高保温性能图5.14苏北传统民居响堂作架空地面

传统建筑热工环境改善与历史街区保护技术研究

5.6.1 传统建筑的热工环境改善

热工环境的好坏,是关系采暖制冷能效的重要因素。在建设可持续、节约型社会的背景下,历史街区传统建筑应在保护风貌的前提下改善热工环境,提高采暖效果,节省居民的采暖费用。我国各地历史街区的居住类建筑一般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近代建筑为主的历史街区,如上海外滩、新天地、广州沙面的历史街区,这类建筑在结构体系、材料、设计和建造方式上已经接近现代建筑,建筑功能再利用和热工环境的改善相对较为简单,在全国各地已有不少成功的案例,也有许多国外的案例可资借鉴[36]。另一类是中国传统城镇民居型的历史建筑,这类建筑在我国历史街区中占绝大多数,它们在建筑材料、构造、平面布局都与当地的气候有着良好的适应性。以《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37]和近年来汤国华[38]等学者的著作为代表,我国各地传统民居的热工性能、技术措施和其生态意义都进行了研究,但对于在传统建筑再利用中热工性能的改善问题却鲜有涉及。由于全球变暖、技术发展、生活水平提高等原因,传统建筑完全被动式的保温采暖、通风防热措施已经不能完全满足现代人的需要,在空调、暖气等人工采暖和制冷方式日益普及的今天,传统建筑原有的热工性能的改善技术应是建筑遗产保护和再利用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我国各地城市传统民居的热工性能随其气候而变化,但总的来说,墙体的保温隔热性能较好,无论是南方的空斗墙、北方的土坯砖墙都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主要的薄弱环节在门窗和屋面。传统民居的窗户大多为使用窗纸的木格扇窗或棂窗,现在大多数建筑的窗纸都已改为玻璃,但总体上木门窗的气密性和保温隔热性能较差,不利于空调和暖气的节能。要提高历史建筑的热工性能,应对可更换的非传统构件的门窗进行更换,提高其气密性;对不可更换的传统门窗可在室内一侧季节性地使用气密条[39],更换普通玻璃为双层玻璃。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历史建筑的再利用中应优先恢复传统的保温隔热方法,如传统上夏季悬挂竹帘遮阳、冬季悬挂棉布帘保温挡风的做法仍然可以利用,而且可以将竹帘、布帘等传统材料替代为性能更好的反射膜等新材料,并在造型上进行适应历史街区风貌特征的设计。

img139

图5.12 淮安民居常用的双层窗

(朱占科故居窗,外层为木栅、内层为推拉木板窗扇)

传统建筑为兼顾防卫、通风、采光、保温等各种需求,常有多层窗的做法,如格栅-支摘板窗、木栅-平开板双层(图5.12)、花格-木栅-推拉板三层窗等多种形式,其中板窗层的主要作用就是夜间保温、挡风和提高私密性。这种做法对于改善热工性能和保持传统风貌十分有效,应该在建筑遗产修缮和再利用中予以恢复。(www.xing528.com)

传统民居居室的屋面做法在南方考虑通风多冷摊瓦屋面、架空双层屋面,江浙以北地区为保温隔热性能较好的苫背屋面,屋面本身的热工性能较好。但对于空调或采暖房间而言,人体活动高度以上的坡屋顶空间较大,增加了温度调节的能耗,对于这种情况,可以借鉴传统建筑中的木天花和板壁装修做法,加强建筑的保温隔热效果和舒适性。对于修缮和改造建筑,还可在木板壁、地板和天花板后设置现代保温材料层,提高建筑的热效率(图5.13)。

在传统建筑居住房间的采暖和供热方式上,值得借鉴的是我国东北朝鲜族地区和韩国民居传统的“温突”做法,即使用地面加热方式采暖。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居室内多为砖或木架空地面,主要起防潮作用。随着人们采暖需求的提高,我们可以在冬季利用密闭性较好的架空部分设置采暖低温热水管或电阻丝,进行地面采暖(图5.14)。从采暖方式上看,地面的电热辐射或暖气采暖对于传统建筑空间的改动最小且热量集中在人的活动区域,效率最高,因此应是历史街区传统建筑优先选择的采暖方式。

img140

图5.13 扬州汪氏小苑的木地板、板壁和天花板可提高保温性能

img141

图5.14 苏北传统民居响堂作架空地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