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综合管沟实例剖析:历史街区交通和市政工程技术研究

综合管沟实例剖析:历史街区交通和市政工程技术研究

时间:2023-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7.23绍兴红旗路历史街区双层综合管沟标准断面资料来源:袁媛.我国旧城居住区更新中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上海:同济大学,2002:463)绍兴八字桥历史街区绍兴八字桥历史街区弄堂狭窄,建筑重叠紧挨。

综合管沟实例剖析:历史街区交通和市政工程技术研究

7.3.5 综合管沟实例剖析

1)苏州周庄历史文化名镇

苏州周庄古镇保护规划中的市政设施规划,在国内历史街区中较早规划并实施了管线综合管沟[38]。按照规划,古镇采用半置式综合管沟和直埋管线相结合的方式,将给水管燃气管共同敷设在雨水沟渠内作为综合管沟;其他电力线、电话电缆(有线电视)、污水管直接埋地敷设(图7.21)。此外,与综合管沟相配合,规划还对历史街区内市政管线的入户问题进行了研究(图7.22)。

img189

图7.21 周庄古镇综合管沟规划方案

img190

图7.22 周庄古镇市政管线入户方案

资料来源:阮仪三.护城踪录——阮仪三作品集[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1:77

规划区内无机动车辆行驶,路面荷载较小,因此结合路面铺砌,直接采用传统的青石板作为综合管沟的盖板,路面中间低两边高,雨水通过石板之间缝隙汇入中间的综合管沟(相当于盖板雨水沟),和传统街巷设置地下砖砌雨水方沟的做法一脉相承,泄洪排水能力良好(图7.22)。

但在最终规划实施时,却对综合管沟的组合方式和断面尺寸进行了调整。原因是:①规划的共同沟断面尺寸较大(高900~1350cm,宽1000~1400mm),只适合于镇区部分主要道路下。古镇区内部60%的道路只有1m宽,最狭处只有600mm,且道路两侧建筑物多为明清时期、民国初年的民居,结构和基础都已经老化。后来的实施过程中采用的综合管沟高度700~800mm、宽度500~800mm,道路开挖才不至于对建筑物的地基产生太大的不良影响,综合管沟才能够放入镇区内的绝大部分道路下。②规划综合管沟的组合方式是燃气、给水和雨水共沟,电话、电力和污水管线直埋,电话和电力线利用共同沟自然屏蔽,实施中是电力、电话和有线电视线共沟,给水管线和污水支管直埋,污水主干管放入河道内。由于三线地埋工程率先开始,把电力、电话和有线电视线组合在沟内,且未考虑到其他管线的敷设。③周庄决定建设集中式污水处理厂,导致污水主干管管径增大,地下空间更加紧张,污水主干管不能如规划那样放入道路下,致使管线共同沟组合方式改变[39]

在本案例中,由于历史街区市政工程的相关部门之间的工作缺乏统一规划以及政府决策的变化,使得保护规划中设计巧妙的综合管沟没有得到实施,最终的实施方案实际为功能单一的缆线管沟。

2)绍兴红旗路历史街区

绍兴市红旗路历史街区改造时采用了双层综合管沟的形式:上层是照明、电信和有线,下层是电力线,给水、污水管和雨水沟单独敷设,其标准断面见图7.23所示。这是一种较为典型的缆线式综合管沟,构造简单经济,对于一般历史街区的“三线下地”工程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值得一提的是,为解决沿线入户支管横穿,管沟的基本尺寸为1.0m左右,规划要求每5段设一断口,断口宽度为20cm,作为支管横穿出口。这种形式无需单设出线井,对于道路空间特别不足的历史街区十分具有推广价值[40]

img191

图7.23 绍兴红旗路历史街区双层综合管沟标准断面

资料来源:袁媛.我国旧城居住区更新中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上海:同济大学,2002:46(www.xing528.com)

3)绍兴八字桥历史街区

绍兴八字桥历史街区弄堂狭窄,建筑重叠紧挨。为不破坏历史街区的传统民居的小尺度空间韵味,市政管线埋地采用综合管沟做法,将电力、广电、电信、路灯、雨水进行立体综合布置,沟内每间隔1.5m预埋双层的镀锌搁铁,可以分别架设强弱电套管。综合管沟的底层为雨水槽,中间为电力,最上层为广电、电信及路灯管线。在保证雨水通量及管线有足够的安装空间的前提下,管沟的宽度及沟内各层高度可根据管线实际数量进行适当调整。

综合管沟沿线设置出线窨井,位置根据两侧建筑群对电力、电信、有线、路灯等管线的使用需要确定,但出线井数量有严格控制,在出线井较少的区域,每隔一定长度设置检查井,保证了建成后沟内的穿线安装与检修使用。

八字桥综合管沟的底板与盖板采用预制混凝土板,墙体砖砌,一方面可以加快施工进度,减少对居民生活的干扰,同时也节省了造价,最终综合管沟的每米综合造价在1800元左右,具有良好的经济性[41]

4)深圳大鹏所城历史文化名村

深圳大鹏所城是我国罕见的迄今保存完好的明清海防卫所,先后被公布为第五批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和首批全国历史文化名村。大鹏所城保护规划市政设计的最初方案中,充分保护并利用历史上的明沟系统排除雨水,同时利用所城街道的自然坡度,在最窄不足3m的巷道中精心设计了全置式的综合管沟,沟内设雨污合流槽,收纳各院落内的污水和少量雨水,电力和电信分上下两侧敷设满足0.5m的规范间距,另敷设了消防和生活给水管各一条,综合管沟断面仅1.8m×1.55m(图7.24)。保护规划中还建议综合管沟采用1.2m长的预制管块,根据两侧入户管线的位置在管块间预留20cm缝隙后浇,具有很好的灵活性。

在后来的深化设计过程中,由于地方政府强制要求雨污分流,加上提前施工的环境整治施工中填没了历史上的路面明沟系统,所以市政规划修改为敷设综合管沟和直埋相结合的管线综合方案[42]。综合管沟外径1.1m,内置入雨水、污水分流的管渠和通信线缆,沟外左侧直埋电力管块,右侧直埋给水管(图7.25)。

img192

图7.24 深圳大鹏所城综合管沟方案一

资料来源:深圳市市政工程设计院万成豪工程师提供

img193

图7.25 深圳大鹏所城综合管沟方案二

资料来源:深圳市市政工程设计院.大鹏古城保护与改造一期工程(市政工程)方案文本[Z].2005

但这一方案仍然没有能够实施,最后的实施方案又增加了天然气管道,所有管线全部直埋。因为大鹏所城靠近全国最大的进口天然气源,地方政府希望达到100%普及管道天然气的目标。虽然有关专家经过反复论证,认为所城内不具备铺设管道燃气的条件,宜在近期使用瓶装液化气,远期实现以电代气。但在一期市政工程的实施过程中,仍然为了敷设燃气管道而临时修改设计。从现场施工的结果看,虽然管线已经下地,但管线间距严重不足,且缺乏相应的适应性安全措施,其管线系统的稳定性堪忧。所幸地方政府在走过这段弯路后,能够积极面对问题,将可能在二期工程中一并进行改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