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重要研究成果:人民主权原则的重要性

重要研究成果:人民主权原则的重要性

时间:2023-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民主权原则解决了国家权力的来源及有限性问题,集中地表达了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受制于人民并服务于人民的政治理念,全新地界定了人民与国家的基本关系,确立了人民在宪政国家中的本体地位。两相比较,社会主义国家宪法中体现的人民主权原则具有真实性。

重要研究成果:人民主权原则的重要性

一、人民主权原则

人民主权原则又称主权在民原则,是指人民掌握国家权力。我国现行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表明:人民主权原则是我国宪法基本原则的逻辑起点。它首先表现为国家制度:既表现为国体,即权力的归属;也表现为政体,即如何运用权力。权力归属和运用都是为了保障人民的利益,并使人民的利益与日俱增。人民主权原则解决了国家权力的来源及有限性问题,集中地表达了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受制于人民并服务于人民的政治理念,全新地界定了人民与国家的基本关系,确立了人民在宪政国家中的本体地位。因此,宪法原则在以人民主权原则为逻辑起点的基础上,确立了一个原则体系。

社会主义国家宪法所确认的人民主权原则与资本主义国家所确认的人民主权原则有着根本差别:第一,两者的理论基础和阶级内容不同。资本主义国家宪法的理论基础是社会契约论。在资本主义学者看来,资本主义国家的人民主权是“公意”的表现,而公意是超阶级的,因而人民主权即社会全体成员的主权,也是超阶级的。而社会主义国家宪法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人民主权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它是具有阶级性的。两相比较,社会主义国家宪法中体现的人民主权原则具有真实性。第二,两者的实现形式也有差异。人民主权应由人民直接行使才是最理想、最完善的形式。从理论上说,代议机关的议员、人民代表都应接受选民或选举团体的监督并可被选民或选举团体撤换。但是,资本主义国家的宪法一般不规定议员受选民或选举团体的监督或撤换。社会主义国家的宪法通常都有这方面的规定。从这一点来说,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人民主权的形式比资本主义国家的更为完备、更加优越。(www.xing528.com)

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社会主义中国一贯坚持人民主权原则,十分重视人民民主的重要性,创设并完善了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制度以确保人民权力的实现。我国历代领导集体都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认真坚持政治协商制度等角度深刻阐释过我国的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在于始终牢记人民的利益,实现人民民主,保障和发展人权,建设法治的社会主义宪政国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