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周书》:引延研究-今文《周书》同义词研究

《周书》:引延研究-今文《周书》同义词研究

时间:2023-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五十节引延一、“引”用例5次,有三个义位:1.延长,用例3次,用例:惠笃叙,无有遘自(罪)疾,万年厌于乃德,殷乃引考。“引”本义为开弓,引申有“延长”义。“引”指延长,即可以指某种时间本身的延长,也可以指事物存在时间中的延长。至战国时期,“延”的词义及组合方式趋于“引”,从成语“延颈举踵、延年益寿”中可见“延”的含义和用法。

《周书》:引延研究-今文《周书》同义词研究

第五十节 引延

一、“引”用例5次,有三个义位:

1.延长,用例3次,用例:

惠笃叙,无有遘自(罪)疾,万年厌于乃德,殷乃引考。《洛诰》

王其效邦君越御事,厥命曷以?引养引恬。《梓材》

2.收引、节制,用例1次,用例:

我闻曰:“上帝引逸,有夏不适逸则,惟帝降格向于时。”《多士》

3.助长,用例1次,用例:

乃别播敷,造民大誉,弗念弗庸,瘝厥君,时乃引恶,惟朕憝。《康诰》

二、“延”用例6次,有五个义位:

1.延缓,用例1次,用例:

弗吊天降割于我家,不少延。《大诰

2.延长,用例2次,用例:(www.xing528.com)

我不敢知曰有夏服天命惟有历年,我不敢知曰不其延,惟不敬厥德乃早坠厥命。《召诰》

我不敢知曰有殷受天命惟有历年,我不敢知曰不其延,惟不敬厥德乃早坠厥命。《召诰》

3.延续,用例1次,用例:

天不可信,我道惟宁王德延,天不庸释于文王受命。《君奭》

4.引进,用例1次,用例:

逆子钊于南门之外,延于翼室,恤宅宗。《顾命》

5.延及、影响,用例1次,用例:

蚩尤惟始作乱,延及于平民,罔不寇贼鸱义奸宄夺攘矫虔。《吕刑》

“引、延”在“延长”义位上构成同义关系,两个词都表现在时间方面的一维延伸。

“引”本义为开弓,引申有“延长”义。《说文·十二下·弓部》:“引,开弓也。”段注:“凡延长之称、开导之称皆引申于此。”“引”指延长,即可以指某种时间本身的延长,也可以指事物存在时间中的延长。《诗·小雅·楚茨》:“子子孙孙,勿替引之。”毛传:“引,长也。”《易·系辞上》:“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左传·成公十三年》:“我君景公,引领西望。”

尔雅·释诂》:“延,长也。”“延”指延长,在今文《周书》中仅用于指某种时间的延长。

从组合关系看:“引”可以带指事物、时间的宾语;“延”不能带宾语。至战国时期,“延”的词义及组合方式趋于“引”,从成语“延颈举踵、延年益寿”中可见“延”的含义和用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