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基金会分类及管理制度

基金会分类及管理制度

时间:2023-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7]1.半官半民型基金会和民间基金会这种分类是按照基金会与政府关系的紧密程度来区分的。我国目前的基金会大多数属于运作型基金会。根据可以在全国或一定地域范围内募捐和接受捐赠的不同,公募基金会可分为全国性公募基金会和地方性公募基金会。为此,国家有关部门对这两类基金会也制定了不同的管理制度。

基金会分类及管理制度

(二)基金会分类

基金会的分类除了按照登记管理机关的不同可以将我国基金会分为全国性基金会、地方性基金会和跨地区基金会外,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还可以把我国基金会分成以下几种类型。[7]

1.半官半民型基金会和民间基金会

这种分类是按照基金会与政府关系的紧密程度来区分的。半官半民型基金会指那些在资金上获得政府部门一定的支持,在运行和管理体制上部分地参照政府部门或事业单位管理运行的基金会。根据其创立和发展的不同情形,还可以具体分为官办民助型基金会和民办官助型基金会,前者比后者更具有官方色彩。例如,宋庆龄基金会是官办民助型基金会的典型,而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则可以算作民办官助型基金会的代表。

我国的民间基金会和发达国家的民间基金会有一些区别。因为在我国,只要涉及对基金会的管理都要与政府发生一定的关系,例如必须具有业务主管单位等。所以,我国的“民间基金会”指的主要是依靠民间捐赠建立及运行,并按照民主方式实行内部管理的基金会,这些基金会较少直接受到官方的干预。例如,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和振兴中华科学教育基金会等。

2.资助型基金会和运作型基金会(www.xing528.com)

根据从事公益事业的行动模式,我国的基金会又可以分为“资助型基金会”和“运作型基金会”。所谓“资助型基金会”,也称“捐赠型基金会”(Grant Making Foundations),它指那些公益事业主要通过向社会组织或个人提供资金来展开,即对外资助作为主要工作的基金会。资助型基金会获得捐赠后,通过特定的途径向社会上的非营利性组织或个人开展公益活动提供资金支持,并为受资助者顺利完成预定的公益目标提供指导及监督。可以这样说,这类的基金会并不直接做事,它们主要负责给钱,以资金为纽带和动力,推动其他社会力量行使公共服务职能。

所谓“运作型基金会”,是指那些接受社会捐赠,但主要不是把这些资金资助给其他组织或个人,而是通过自身的具体行动,在特定的领域直接开展公益活动的基金会。因此,这些基金会与其他非营利组织没有实质性的区别,它既接受捐赠,也直接从事公益事业。我国目前的基金会大多数属于运作型基金会。

3.公募基金会和非公募基金会

《条例》将我国基金会划分为“公募基金会”和“非公募基金会”两类。公募基金会指可以面向大众募捐的基金会。根据可以在全国或一定地域范围内募捐和接受捐赠的不同,公募基金会可分为全国性公募基金会和地方性公募基金会。非公募基金会是指特定的个人和组织为发展公益事业,用他们个人和组织的资产建立的基金会。这两大类基金会的区分标准在于资金来源的不同。为此,国家有关部门对这两类基金会也制定了不同的管理制度。一方面严格管理面向公众开展的募捐活动,维护募捐秩序,控制募捐市场上的竞争,维护社会稳定;另一方面通过放开政策,允许富裕的个人、企业设立非公募基金会,使他们能自主地实现捐赠意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