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农村经济组织体系研究成果

中国农村经济组织体系研究成果

时间:2023-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凡从事上述一项或多项经济性活动的社会组织,均可称之为经济组织。在其表现形态上,经济组织以企业为主要组织形式。

中国农村经济组织体系研究成果

2.2.1 组织、经济组织

组织是指具有共同目的的并为实现该目的而按某种方式交往且不断自觉地互相调整行动的复数的个人联合体。这一定义有两层含义,其一是组织是由相互关联的因素组成的网络,其二是组织同人的存在相关,因此在分析组织时,必须包括和人的行为相关的因素。组织一般分为三种:第一种类型是自然形成的有共同目的的组织,包括家庭和爱好者团体;第二种类型是通过暴力手段实现的征服性组织,目的是为了狭义的统治;第三种类型是以交换为基础形成的组织,经济组织即属此类。这类组织也有共同目的,但这一目的既不是自然形成的也不是被强制的,而是由参加者自愿选择的,这种选择行动的形式是以加入组织的所得与所失进行的相互“交换”。“交换”型组织的存在要求满足四个规则:①目标认同;②规范协调;③适应性;④重组[3]

诺思(Douglass C.North)在《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一书中将制度与组织区分开来,认为组织和制度一样,也提供了一个人们发生相互关系的结构。[4]诺思认为:“组织与制度不同,须把二者区分开来,制度是社会游戏的规则,是人们创造的,用以限制人们相互交流行为的框架。如果说制度是社会游戏的规则,组织就是社会玩游戏的角色。组织是为一定目标所组成用以解决一定问题的人群。”[5]按照诺思的分类,组织包括政治团体(政治派别、参议院、城市委员会、一个有规章的机构)、经济团体(企业、工会、家庭农场、合作社)、社会团体(教堂、俱乐部、运动协会)和教育团体(学院大学、职业培训中心)。[6](www.xing528.com)

从组织性质上说,组织的存在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组织的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不仅是满足其成员需要的手段,而且也是组织成员所追求的目标;另一种则是组织的存在只是实现特定目标的一种手段。在传统社会中,前一种组织占主导地位,在现代社会中,则是后一种组织占主导地位。传统社会中组织的政治性和经济性多是合一的。在现代社会中,二者的分离已是基本的形态。相对于传统组织政经合一的自足性和封闭性,现代社会中的经济组织更具开放性。经济组织作为从事经济活动的社会组织,是以经济性活动为其主要业务内容的组织,也就是上文所述“交换型”组织。经济性活动从其环节上来看,包括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从产业或行业看,包括农业、工业、商业、服务、科技等各产业部门及其中各行各业。凡从事上述一项或多项经济性活动的社会组织,均可称之为经济组织。[7]以科斯(Ronald H.Cose)为代表的制度经济学家关于经济组织的逻辑思路是:①分工和交换是人类基本的经济活动环节,在分工的条件下,交换是人们之间各种经济关系的中心环节;②生产产生生产成本交易产生交易成本。交易成本包括发现和通知交易者的费用、谈判费用、签订合同以及保证合同条件的履行而进行必要的检查的费用等,一般概括为搜寻费用、谈判费用和实施费用;③人们需要通过某种“选择”来尽可能降低交易成本,以谋求交易净收益最大化;④经济运行的实质是在一定的制度安排之下的交易行为的复合,而不同制度安排之下的交易行为及其所涉及的关系是不同的,进而交易成本的大小也是不同的。所以为了节约交易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必须选择恰当的制度安排;⑤经济组织的基本含义是“制度安排”或“行动集团”,因而,选择恰当的制度安排的实质就是选择恰当的经济组织。

按新古典经济学的说法,从横向结合方面,又可以将经济组织区分为独立垄断、多头垄断和垄断竞争等形式。从交易活动角度看,其垄断地位从强到弱可依次排列为托拉斯(横向合并)、控股公司、销售卡特尔、同业协会。从纵向结合方面,则可划分为一体化组织、中间性组织及市场组织,它们主要与交易的技术结构(如资产专用性程度和交易规模大小等)相联系。在其表现形态上,经济组织以企业为主要组织形式。按新古典理论和科斯的企业理论,企业不仅存在着价格、劳动力、资本等问题,而且还存在着价格机制交易费用等问题,例如科斯以及认同科斯企业理论的经济学家认为企业能节省市场的交易费用,它是作为价格机制的替代物出现的,企业是一种巧妙的交易方式,它可以把一些交易费用极高的活动卷入分工,同时又可避免对该类活动的直接定价和直接交易。或者说企业就是一种用以节约交易费用的交易模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