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问题与对策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问题与对策

时间:2023-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王丽荣近年来,党的政策使农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三是重大事项决策的形式化。二是党组织设置方式相对滞后。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问题与对策

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王丽荣

近年来,党的政策使农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也不同程度地暴露和反映出了一些突出的问题。笔者在深入分析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一、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从党建工作机制来看。一是领导机制缺乏合力。一些乡镇党委和村党组织对抓党建工作认识不足,在领导力量和工作力量还不够不到位,存在口头上重视、行动上忽视的现象,还有一些党组织把党建工作停留在文件上,部署在会议上,体现在汇报上,没有真正落实在行动上,缺乏抓基层组织建设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二是落实机制比较疲软。一些基层党组织对党建工作不抓不管、不闻不问,有的抓法不科学,平时检查、督促只是发发通知、听听汇报,检查工作搞形式、走过场。三是创新机制相对滞后。一些基层党组织注重工作总结提炼,不善于认识和把握党建工作的规律,上面布置什么做什么,而不能根据上级要求,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工作载体少、办法点子少、抓手少,效果不明显。

2.从基层干部的素质能力来看。主要表现在“四不”上:一是精神状态不佳。部分乡村干部大局观念、宗旨观念不强,对上级方针政策存在理解上的片面性和执行上的摇摆性,部分乡村干部思想观念陈旧,认为“工作上没甜头、待遇上没想头、政治上没奔头”,处于被动应付。二是服务本领不强。有些乡村干部服务意识不强,没有一技之长,带头致富的本领不过硬;有些学用科技的动力不足,接受新知识、新技术能力差;个别对市场经济不熟悉,对市场情况看不清、弄不准,实践中思路不宽、办法不多。三是政策水平不高。部分乡村干部不能主动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变化,对新情况、新问题研究不多,政策水平不高,法制观念不浓,依法行政能力不强。四是工作作风不实。有些乡村干部不善于做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态度比较生硬,不能以法育人,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特别一些年轻干部缺乏工作经验,怕吃苦受累,平时不和群众沟通,与群众不熟悉,对热点、难点问题不能吃透政策,不能说服群众,解决群众困难作风漂浮,一拖再拖。

3.从村级“两委”运行来看。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合作共事氛围不浓。有些村党支部与村委会互不通气,各行其是,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对重大问题难以形成一致意见;有的村党支部与村委会关系时好时坏、磕磕碰碰、凑凑合合,个别村支书、主任相互掣肘,互不服气,互不理解,互相拆台,互相告状,互相猜忌,彼此防范,贻误工作,贻误发展。二是运行机制不顺。村级“两委”班子关系不顺、职责不清,多数村级组织运行机制不够协调,村级运行简单地套用乡镇工作模式,村党组织对一切工作大包大揽,没有很好地发挥村委会的村民自治作用,村委会片面强调村民自治,对加强党的领导认识不足,不能正确处理党的领导和村民自治的关系,严重影响了村级班子整体功能的发挥。二是工作能力不强。大多数村仍然习惯于行政命令,没有定位到积极发展农村经济、自身示范做样子、教育群众换脑子、引导农民找路子上来,一些村干部满足于现状,小富即安,小进即满,“等、靠、要”思想严重,片面强调自然条件差和实际困难多,看不到自身的优势和发展潜力,发展的主体意识不强,工作效果较差。

4.从村级组织管理机制来看。当前村级制度上主要存在三方面“形式化”现象:一是执行制度形式化。多数村建立的“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流于形式,只是写在了纸上,挂到了墙上,没有真正发挥作用。二是村务公开形式化。个别村组财务管理混乱,一些村“一事一议”收缴程序不规范、用途不明确、结果不公开,群众意见比较大。有些村村务不公开,不规范,直接影响了村民对村党组织的信任度。三是重大事项决策的形式化。一些村干部不严格执行政策,村级事务往往一人说了算,缺乏有效监督。村级事务的决定权还是以村干部为主导,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只是走走程序;有的村在决定涉及村民利益的重大事项,不注重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往往是简化决策程序,直接召开村民代表会议,甚至个别村以召开村“两委”会或者组长会代替村民代表大会,导致群众有意见、不支持。

5.从党组织建设情况来看。一是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不强。少数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软弱涣散,形不成核心,个别甚至处于瘫痪半瘫痪状态,缺乏影响力和号召力;有的党组织负责人对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党组织该做什么、能做什么不够清楚,心中茫然,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差,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落实不到位,党员教育管理抓得不紧,在发展农村经济、提供公共服务等方面没有具体的措施,农村面貌难以得到改善。二是党组织设置方式相对滞后。随着农村综合改革的推进,农村普遍出现多种形式的生产联合和经营联合,涌现不少新的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一些村外出务工经商的农村党员越来越多、活动范围越来越广,不少农村流动党员还游离于组织管理之外,新经济社会组织中党的工作没有及时覆盖、党员教育管理没有及时跟进,农村党组织设置明显滞后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三是党组织运行的物质保障不够有力。农村税费改革后,村级办公经费虽然纳入了财政预算,但村级转移支付资金的标准过低,不能满足村级组织正常运转需要。绝大部分村级集体经济比较薄弱,无集体财产、无集体资源、无集体企业、无集体收入的“四无”村和“空壳”村现象比较突出。甚至一些村由于兴办公益事业、农业税尾欠等原因造成的债务较大,致使村党组织正常活动经费得不到保证。四是党员带头模范作用发挥不明显。农村党员老龄化问题比较突出,有的党员文化水平低,学习和掌握科学技术的能力较差,缺乏脱贫致富本领;一些党员年龄偏大,先锋带头作用难以发挥;一些党员虽属于先富行列,但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意识和能力相对欠缺,无法发挥其模范作用。(www.xing528.com)

二、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对策措施

1.健全责任体系,解决“有责”履事问题。进一步落实乡镇党委党建工作责任制,建立乡镇党委书记抓农村党建工作“双述双评”制度,探索建立党建工作责任追究制度,对农村基层党建工作考核不合格的乡镇、村,乡镇党委书记、村党支部书记及相关责任人要采取必要的组织处理,实行责任追究。探索建立乡村干部监督与激励并重的工作机制,科学设置乡村干部考核评价体系,把考核结果与乡镇干部选任、评优评先、工资奖励结合起来,促进乡镇干部忠诚履责、尽心尽责、勇于负责、敢于问责。

2.突出选优配强,解决“有人”管事问题。按照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要求,坚持两推一选、公推直选、组织委派等方式,注重从回乡青年、复退军人、致富能人、产业大户中选拔村干部,建立动态的村级后备干部人才库,每村都要确定3~5名年龄较轻、文化程度较高、致富能力较强的村“两委”班子后备干部,着力解决村级后续人才乏力的问题。围绕建设学习型党组织,通过电视、广播、网络、报纸杂志等媒体,突出农村基层干部专修学校教育主阵地,依托村级图书室,抓好农村党员学习教育,把村级骨干党员教育纳入全县党员培训规划,实现党员教育全覆盖。积极开展基层党员素质教育大行动,着力培养一批带头致富能力强、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强的“双强”型党员,增强基层党员致富带富能力。

3.强化激励监督,解决“有心”做事问题。按照“定岗位目标、工作有待遇、干好有前途、离任有保障”的要求,推行村党支部书记岗位目标责任制,签订目标责任书,对村党支部书记实行严格的目标管理。继续实行“基本工资+绩效工资”结构工资制度,完善以基础工资为主、绩效工资与集体经济创收奖励相配套的村干部报酬机制,逐步建立村干部报酬正常增长机制,提高村干部待遇,探索建立与农民人均纯收入相适应的村干部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和离任村干部一次性补助制度。按照省、市有关要求,探索从村干部中选拔考录乡镇公务员和乡镇事业编制人员的办法,注重在实践中推荐那些政治素质好、参政议政能力强的优秀村支部书记担任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形成长效激励机制,使农村基层干部“有心”做事、“安心”做事。

4.创新发展模式,解决“有钱”办事问题。围绕新农村建设和产业发展,打破传统党组织设置方式,采取村村联建、村企联建、升格改建,优化原有村级党组织设置等多种方式,积极推广“支部+协会”、“支部+基地”、“以强带弱”和“以企带村”等党建工作模式,探索对人口少、“空壳村”或集体经济薄弱村,实行区域相近的强村和弱村之间组建联合党组织,由强村党组织书记兼任弱村党组织书记,实现农村党组织书记跨村任职,加快弱村的转化。深入开展“百个支部结对、千名党员帮扶”活动,探索建立城乡党组织互帮互助联席会议制度,搭建城乡交流活动的平台,推进各类党组织与农村党组织结对共建。积极探索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有效形式,大力推行“支部+协会(合作社)+信用村+专业村+品牌产品”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不断增加集体收入,从而实现“村村有产业、户户有实体、人人有技能、集体有积累”的目标。

5.深化民主管理,解决“有章”理事问题。坚持用制度管人、按规章治村,进一步完善“三会一课”、党员民主生活会、村民代表议事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党员联系群众制度、民主评议村干部制度等村级管理制度,以强有力的制度建设规范村干部行为。充分发挥好村务公开、民主理财、监督小组的作用,全面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切实完善村级决策程序,加强村级“议事”监督。建立健全村委会定期或不定期地向党支部请示报告重大事项工作制度,以制度的形式把村委会纳入党组织的领导之下,以严格的程序保证村党组织对村委会领导权的落实,确保村级决策的顺利实现。

(作者系泾川县委党校教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