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国水资源:基本特点与治理模式研究

我国水资源:基本特点与治理模式研究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匀的特点,则是使我国北方和西北许多地区出现资源性缺水的根本原因。水资源时空上分布的不均衡性与我国人口、耕地和矿产资源分布上的差异性,构成了水资源与人口、耕地、生产力布局和生态环境需求不协调的特点。

我国水资源:基本特点与治理模式研究

一、我国水资源的基本特点

由于受所处地理位置、气候、降水、地形、地貌等自然条件以及人口、耕地与矿产资源分布的影响,我国水资源具有以下特点。

(一)总量丰富,但人均偏少

水资源总量为降水形成的地表和地下的产水总量。世界各国都将河川径流量作为动态水资源,近似地代表水资源量。20世纪80年代初,由水利电力部水文局主持,根据1956—1979年的水文气象资料,曾对全国水资源量进行了第一次评价。1956—1979年同步资料系列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全国多年平均年河川径流量为27 115亿m3。到2002年,根据当年水资源公报,全国水资源总量为28 261亿m3,比常年多2.9%;2003年全年水资源总量为26 965亿m3,2004年全年水资源总量为24 125亿m3,2005年全年水资源总量为27 430亿m3,比上年增长13.7%;2006年全年水资源总量为25 500亿m3,比上年减少9.1%;2007年全年水资源总量为24 696亿m3,比上年减少2.5%。与世界各国河川径流量比较,中国河川径流量居世界第6位,低于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和印度尼西亚,约占全球河川径流量的5.8%。平均径流深度为284mm,为世界平均值的90%,低于印度尼西亚、日本、巴西、印度、美国和加拿大,而高于俄罗斯,居第7位。因此,从世界范围看,中国水资源总量还是比较丰富的。但是中国人口众多,以占世界陆地面积的7%的土地养育着占世界22%的人口。水资源总量虽然比较丰富,但按人口和耕地面积分配,水资源数量却极为有限,因而存在水资源与人民生产、生活不能完全适应的矛盾。目前中国人口已超过13亿,平均每人年占有的水资源量仅为2 240m3,比世界平均值的1/4还低,在世界银行连续统计的153个国家中居第88位,约相当于美国每人平均占有量的1/6,俄罗斯的1/8,巴西的1/19,加拿大的1/58。水资源总量仅及中国1/5的日本,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却是中国的两倍。按人口和耕地平均拥有的水资源量还相当紧缺,因此水资源是我国十分珍贵的自然资源(表2-1~表2-3)。

表2-1 2002年中国各流域水资源量对照表

img2

表2-2 2007年各水资源一级区水资源量 单位:亿m3

img3

表2-3 2003—2007年中国水资源的变化

img4

资料来源:2002—2007年的《中国水资源公报》。

综上资料可以看出,我国水资源量是在逐步减少,降水量在减少,水资源总量也在减少,而每年的用水量却在增加,人均用水量及拥有水资源量在减少。所以,我国面临的水资源问题非常紧张,非常迫切。

(二)水资源分布极不均匀

中国水资源分布的不均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时空分布不均

在时间上,由于季风气候影响,全年60%的降水集中在每年的6~8月份,冬季仅占10%~15%或以下。(1)雨热同期是农业发展的一个有利条件,这使我国在发展灌溉农业的同时还有条件发展旱地农业。但由于降水季节过分集中,大部分地区每年汛期连续4个月的降水量占全年的60%~80%,不仅容易形成春旱夏涝,而且水资源量中大约有2/3左右是洪水径流量,形成江河的汛期洪水和非汛期枯水。而降水量的年际剧烈变化,更易造成江河的特大洪水和严重枯水,甚至发生连续大水年和连续枯水年。例如:1998年属于丰水年,全国河川径流量比正常年份多6 247亿m3,其中长江偏多3 491亿m3(多36.7%),松花江偏多693亿m3(多90.9%)。长江、嫩江出现了特大洪涝灾害。2001年干旱严重,全国大部分地区河川径流量偏少,松花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比正常年份来水偏少23%~67%,长江也偏少6.9%,仅东南、华南沿海、西南和西北内陆来水偏丰。水资源年际年内变化大与连续丰枯水段的出现,使我国经常发生旱、涝及连旱、连涝现象,对生产及人民生活极为不利,加重了水资源调节利用的困难。(www.xing528.com)

在地区上,北方水资源贫乏,南方水资源较丰富,南北相差悬殊。长江及其以南地区的流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36.5%,却拥有占全国80.9%的水资源总量,西北内陆地区及额尔齐斯河流域面积占全国的63.5%,拥有的水资源量仅占全国的4.6%。按面积平均,北方的水资源量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如海滦河区仅为全国平均值的1/2;黄河区还不到全国平均值的1/3。据水利部水资源调查评价估算,我国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水资源量,最多的是西藏、四川、云南和广西等省区,每年拥有的水资源量均在1 800亿m3以上,宁夏、天津上海、北京、山西、河北、甘肃等省市区,每年拥有的水资源量均在280亿m3以下,宁夏最低,年水资源量仅10亿m3

中国水资源年际变化大,年内分配不均,是我国半干旱、半湿润地区甚至南方多水地区经常发生季节性缺水的原因。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匀的特点,则是使我国北方和西北许多地区出现资源性缺水的根本原因。水资源的上述特点,导致我国国土的大部分地区都出现水资源紧缺问题,并成为制约21世纪中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水资源时空上分布的不均衡性与我国人口、耕地和矿产资源分布上的差异性,构成了水资源与人口、耕地、生产力布局和生态环境需求不协调的特点。详见表2-4。

2.水资源与人口耕地分布不相协调

根据标准(2),我国北方片人均水资源量仅941m3,总体上面临缺水的局面。其中,海河为292m3、淮河为487m3,均低于500m3,为严重缺水地区。也就是说,黄淮海三流域片占全国34.7%的人口人均水资源量均低于1 000m3。中国目前有16个省(区、市)人均水资源量(不包括过境水)低于严重缺水线,有6个省、区(分别是宁夏、河北、山东、河南、山西、江苏)人均水资源量低于500 m3

表2-4 1999年我国水资源分布与人口、耕地、产值统计表

img5

数据来源:汪党献,王浩,马静.中国区域发展的水资源支撑能力[J].水利学报,2000,11(23)。

注:东部包括辽、京、津、冀、鲁、苏、浙、沪、闽、粤、琼、桂;中部包括黑、吉、蒙、晋、豫、皖、鄂、赣;西部包括陕、宁、甘、青、新、云、贵、川、渝、藏;北方片包括松辽河、海河、淮河、黄河和内陆河流域;其他为南方片。

中国人口和耕地大部分分布在北方,分别占全国的65%和59%,但其水资源总量占全国却不到20%。南方地区耕地亩均水资源量为3 271m3,而北方地区只有421m3,前者是后者的7.8倍。在全国耕地亩均水资源量不足500m3的11个省(区、市)中,北方地区占了10个。耕地亩均水资源占有量超过2 000m3的11个省、区中,北方地区仅有青海省。此外,约有2亿亩(1亩=666.67m2)可耕后备荒地,又主要集中在水资源量相对不足的北方地区。

3.水资源与生产力布局不相协调

2007年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的GDP之比为55∶19∶17∶9,而水资源的构成为24∶22∶48∶6。(3)从区域分布情况看,北方片GDP占全国的45%,而水资源只占到19%;黄淮海地区GDP和工业总产值约占全国的1/3,而水资源仅占8%;西南诸河流域片水资源占全国的22.7%,但GDP和工业总产值均仅为全国的0.7%。由此可见,中国水资源与生产力布局不相协调。

4.水资源时空分布与生态环境需求不相协调

中国国土辽阔,降水和蒸发在不同地域变化较大,生态环境空间特征差异明显,单位面积水资源产水量严重不平衡。全国单位面积产水量平均为29.3万m3,但15个省级行政区低于平均值,且都在干旱、半干旱的北方地区。这些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对水资源的需求较大,而这些地区水资源又相对不足。此外,中国降雨集中在夏秋季节,易形成洪水灾害,而枯水期和枯水年又易形成干旱灾害。这种水资源时空分布易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