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金融危机中心理因素的抽象描述及研究

金融危机中心理因素的抽象描述及研究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长远来看,行为金融学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就现阶段发展而言,行为金融学已经对原有理性框架中的现代金融理论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打破了传统金融学理论的一部分基本假设,从而为人们理解金融市场提供了一个新视角。本书借鉴行为金融学中对心理因素的研究方法,在考虑心理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了中国金融危机“机遇”模型。

金融危机中心理因素的抽象描述及研究

从长远来看,行为金融学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就现阶段发展而言,行为金融学已经对原有理性框架中的现代金融理论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打破了传统金融学理论的一部分基本假设,从而为人们理解金融市场提供了一个新视角。

在认知目标方面,认知心理学对行为金融学的一个重要影响是在认知目标理论的基础上产生的前景理论,此理论在行为金融学中的应用,对行为金融学的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把心理学观点运用于解释金融市场如何运转的里程碑式成果是BHS模型。基于消费的跨期CAPM经典模型是基于常绝对风险规避效用函数的,投资者或消费者分配他们的消费以最大化如下形式的效用函数:

式中,C是消费;ρ是折现因子(ρ=1/(1+r),r是折现率,所以r=10%意味着ρ=1.1);γ是风险厌恶系数,γ>0确保效用函数在预期的效用财富空间中是凹函数。这类基于消费的资产定价模型已经成为众多标准金融理论家需要遵守的一个首要原则。该模型把投资性资产价格变化的起点,设置为他们认为需要储备的未来消费情况的变动。这一框架将投资者在面对风险前景时的偏好描述为是常绝对风险规避(CARA)。在理论建模时,这种形式的说明很容易处理,并且对投资者如何评估风险也有着很强的暗示。

Barberis等(2001)对这一框架进行了拓展。考虑金融财富X的近期收益可能使投资者减少风险厌恶的程度,或者说增加风险偏好。类似地,近期的损失可能加大投资者的风险厌恶程度。这一点被纳入了基于消费的跨期CAMP模型的拓展形式中:(www.xing528.com)

在拓展模型中,第二项刻画了基于消费的效用对金融财富的近期路径的动态调整特点。财富X的变化带来的影响不仅反映了它们的相对大小,也反映了投资者当前持有风险资产在组合中所占有的比重H t,以及状态变量zt,它反映了财富参考点即隐含的投资者将当前的财富水平与之相比较的财富水平的变化。比率zt刻画了过去的收益损失对由当前损失/收益X t得到的效用的改变量的影响。

心理学中关于人们的认知方式、认知偏差和认知目标有一定的研究成果,这均被行为金融学的研究者所运用,对金融学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解释,并建立了相应的理论模型。

本书借鉴行为金融学中对心理因素的研究方法,在考虑心理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了中国金融危机“机遇”模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