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元代绘画、建筑和雕塑成就

元代绘画、建筑和雕塑成就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根据元末夏文彦《图绘宝鉴》一书的统计,元代知名画家将近二百人。元朝的多数统治者,都对绘画采取保护和提倡的态度。大都画坛人才辈出,和统治者的提倡,有很大的关系。绘画之外,建筑和雕塑也有很大的成就。阿尼哥不仅是一个建筑师,而且是一个雕塑名手。居庸关过街塔基座内部的大理石浮雕四天王等像,神态生动,线条细致,是我国雕塑史上的杰作。

元代绘画、建筑和雕塑成就

三、绘画、建筑雕塑

元代是我国绘画史上一个兴旺发达的时期。根据元末夏文彦《图绘宝鉴》一书的统计,元代知名画家将近二百人。其中有较高成就的,约有四五十人。在这四五十人中,有一部分是大都人,如高克恭、李衎、李士行、何澄等;还有不少人曾经在大都生活和创作,时间较长的有赵孟、商琦、王振鹏(王朋梅)、刘融(刘伯熙)、张彦辅、李肖岩、陈芝田等,时间较短的有柯九思、赵雍、朱德润、唐棣、王冕、方从义等。因为这些画家的活动,大都的画坛呈现出繁荣的局面。

元朝的多数统治者,都对绘画采取保护和提倡的态度。后期的几个皇帝(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元文宗图帖睦尔、元顺帝妥懽贴睦尔等)在这方面特别热心。影响所及,一些高级贵族如鲁国大长公主之流,也附庸风雅,俨然以艺术保护人自居。不少画家因为作品博取统治者的赏识,就得到一官半职,或者得到破格提拔。大都画坛人才辈出,和统治者的提倡,有很大的关系。

大都画坛的一个特点是几乎各种科目上都有在全国首屈一指的名家,如山水画方面有赵孟、高克恭、商琦等,鞍马画有赵孟、张彦辅等,界画有何澄、王振鹏等,竹木画有李衎、李士行、王冕等,人物肖像画有李肖岩、陈芝田等。他们的作品,代表了元代我国绘画的水平。

大都画坛的另一个特点是壁画的盛行。上自宫廷,下至贵族、官僚府第和寺观,都是这样。名画家如商琦、李衎、唐棣、张彦辅等,都从事壁画创作。壁画的内容,以山水、竹木为主。例如,李衎、唐棣、商琦都曾为宫廷嘉禧殿作壁画,张彦辅曾“奉敕写钦天殿壁”[23]。李衎、商琦还奉统治者之命,共同为寺观画壁,“一时京都传盛事”[24]。可惜,这些壁画作品,今天都不可复见了。[25](www.xing528.com)

在上述这些画家中,有的就以大都景色为题材进行创作,如王振鹏的界画《大都池馆图样》。[26]刘融曾奉诏写畿县,“偏图形胜到岩壑,直干交柯每盈卷”[27]。但是,这些作品都没有流传下来。传世的元代作品《卢沟伐木图》(中国历史博物馆藏),描绘了大都西南卢沟桥一带景色,可惜作者已不可考了。

14世纪前期,高丽名作家、诗人李齐贤几次来到大都,与中国一些诗人、画家结下了亲密友谊。后来他曾在一首诗中写道:“昔与姑苏朱德润,每观屏障燕市东。”[28]接着,诗中对一些画家作了评价。可以看出,大都画坛是很活跃的,经常互相观摩,进行讨论。李齐贤参加了这些活动,更是中朝两国文化交流史中的佳话。

绘画之外,建筑和雕塑也有很大的成就。整个大都城,就是一个完整的艺术品。由尼波罗匠师阿尼哥主持兴建的大圣寿万安寺的白塔,以及由无名工匠修建的居庸关过街塔等,别具风格,为大都增添了光彩。阿尼哥不仅是一个建筑师,而且是一个雕塑名手。他传入了“西天梵相”[29],对我国的佛教艺术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大都宝坻人刘元,是另一个塑像名家。他原来是个道士,从青州把道录(下级道官——引者)学艺,后来又跟阿尼哥学“西天梵相”,综合汉族传统工艺和尼波罗工艺之长,号称“绝艺”。凡是大都及上都著名寺庙“有塑土范金抟换为佛者,一出正奉(刘元官品正奉大夫——引者)之手,天下无与比者”。元朝统治者甚至下令,“非有旨不许擅为人造它神像”[30]。这种规定,反映出当时对刘元技艺的重视,但也阻碍他的技艺的进一步发挥。令人可惜的是,这样一位杰出艺术家的作品,竟然没有一件流传下来。居庸关过街塔基座内部的大理石浮雕四天王等像,神态生动,线条细致,是我国雕塑史上的杰作。

白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