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获取意会知识的3种途径

获取意会知识的3种途径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9]第二种途径指的是在“规则不明确”的情况下,通过实践技能获得意会知识的情况,柯林斯称为“规则回归模型”隐喻。知识总是以普遍的科学信仰为基础的,因此,柯林斯认为,要想获得纯粹的知识,只能沉浸到它所产生的共同体中,感受共同体的文化。

获取意会知识的3种途径

3.2.3 获取意会知识的三种途径

通过对意会知识的类型的分析,柯林斯认为,是存在将意会知识转化成明确知识的可能性。接着,柯林斯从实践的角度上,以隐喻的方式给出了可以将意会知识转化成明确知识的三种途径:[28]

第一种途径指的是规则明确,但是在缺乏实践的情况下,无法获得意会知识的情况,柯林斯将它称为“运动技能”(the motor-skills metaphor)隐喻。代表的是一种传统的科学哲学获得意会知识的途径,即通过明确规则来获得意会知识的情况,结果当然是失败的。

比如,关于学骑自行车,可以举出一大堆与“骑自行车”有关的规则,如:“双脚放在踏板上”、“身子坐在车座上”、“双脚用力踩踏板”、“双手扶把”、“要选择与你身材比例相当的自行车”……还可以列举出其他一些与其自行车有关的规则,如“学自行车肯定会摔跤”、“当你一开始学的时候如果有人帮你扶车的话,你会比较容易掌握平衡”、“找一个开阔的地方练习”……

然而,有了这些规则,是否意味着就会骑自行车了?答案当然是否定的。通过这个范例,柯林斯想表明,如果有了规则而不进行亲身实践的话,再多的规则都是无用的,不过是一些“纸上谈兵”。也就是说,柯林斯用它来比喻在缺乏亲身实践的情况下理解科学的情况。[29]

第二种途径指的是在“规则不明确”的情况下,通过实践技能获得意会知识的情况,柯林斯称为“规则回归模型”(the rules-regress model)隐喻。这里,柯林斯认为有必要将“规则不明确”的情况分清楚:(www.xing528.com)

同样以“2、4、6、8后面是什么?”为例,关于此命题本身并没有指明规则,数学上也没有规定,但是为什么大多数人会给出“10、12、14、16”这个答案呢?!这种现象说明,还有一种规则是不被人注意的,但是它是确实现实存在的,那就是社会规则。

基于上述分析,柯林斯把所谓的“规则不明确”分成三种情况:(1)规则制定的不明确;(2)根本无规则可循;(3)约定俗成。通过对规则不明确问题的分类分析,柯林斯主要是用此范例代表在所谓“规则不明确”的情况下,运用实验技能解决问题的情况。[30]

第三种途径指的是在社会规则的引导下,将意会知识转化成明确的知识的情况,柯林斯称为生活形式(The forms of life approach)隐喻。代表的是在社会语境中获得意会知识的情况。

照柯林斯看来,作为社会中的人,我们都是生活在社会语境下的,社会语境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我们的“信念”产生影响。知识总是以普遍的科学信仰为基础的,因此,柯林斯认为,要想获得纯粹的知识,只能沉浸(immerse)到它所产生的共同体中,感受共同体的文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