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西部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状况:研究成果

西部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状况:研究成果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产值结构为“二、三、一”型,就业结构呈“一、三、二”型。可见,1997年至2005年,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变化比较一致。第三产业劳动力比重与同期第三产业GDP结构比重的上升趋势也极相似,但上升的幅度不及第一产业下降的幅度。为了分析西部地区就业结构滞后于产业结构的程度,本文引入了结构偏离度的指标。当结构偏离度为零时,两者结构处于均衡状态。到2005年末西部地区第三产业的结构偏离度为0.30,有趋于合理的迹象。

西部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状况:研究成果

一、西部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状况

1.西部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静态分析

2005年西部地区三次产业比重为:17.69:42.79:39.52,就业比重为:54.42:15.12:30.46。产值结构为“二、三、一”型,就业结构呈“一、三、二”型。第一产业产值最低,但吸纳劳动力最多,第二产业产值最高而吸纳劳动力最少。这表明西部是传统农业与现代工业并存的二元经济结构,且第三产业提供的就业总量偏低。根据经济理论的划分,就业人口在三次产业的结构水平上,可分为三种类型。第一是传统型,第一、二、三产业就业人口比重分别为50%以上、25%左右、25%以下;第二是发展型,第一、二、三产业就业人口比重分别为16%~49%、26%~40%左右、26%~49%左右;第三是现代型,第一、二、三产业就业人口比重分别为15以下、35%左右、50%以上。可见,西部地区劳动力就业结构基本属于传统型。

2.西部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动态分析

(1)西部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演变

1997年以来,西部地区(见表4-1,采用重庆直辖以后12省区数据)第一产业GDP结构比重急剧下降,由1997年的26.66%降至2005年的17.69%,降幅近9个百分点,1997~2005年一直低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第二产业GDP结构比重徘徊在41%~42%,2005年与1997年相比,升幅只有1.6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GDP结构比重上升比较明显,由1997年的32.27%升至2005年的39.52%,升幅约7个百分点。从就业结构看,1997年以来,西部第一产业劳动力就业比重呈下降趋势,由1997年的62.57%降至2005年的54.42%,降幅约8个百分点,但就业比重一直远远高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第二产业就业比重稳中有所上升,由1997年的14.78%升至2005年的15.12%,升幅只有0.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上升比较明显,由1997年的22.68%升至2005年的30.46%,升幅接近8个百分点。可见,1997年至2005年,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变化比较一致。结合我国产业发展历程,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演变大致如此:第一产业劳动力比重与同期第三产业GDP结构比重的下降趋势相似,下降都接近10个百分点;随着西部地区第二、第三产业发展加快,第一产业排挤出来的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小部分被第二产业吸收,由于国有企业改制,第二产业排挤出来的富余劳动力也有小部分进入第三产业,但流入第二产业的劳动力比流出多,总体表现为第二产业劳动力比重增速缓慢。第三产业劳动力比重与同期第三产业GDP结构比重的上升趋势也极相似,但上升的幅度不及第一产业下降的幅度。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化趋势可以从图4-1和图4-2中更加直观地看出来。

表4-1 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变化

img86

注:本节数据均来自《中国统计年鉴》和西部省区(市)统计年鉴。

img87

图4-1 西部地区三次产业在GDP中比重变化

img88(www.xing528.com)

图4-2 西部地区三次产业劳动力比重的变化

(2)西部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不对称分析

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整体上向着良好的方向发展,既第一产业产值比重缓慢下降,第二产业产值比重稳中略有上升,第三产业产值比重持续上升。与此同时,西部地区的就业结构明显滞后于产业结构的变动,特别是第一产业的就业结构严重滞后。为了分析西部地区就业结构滞后于产业结构的程度,本文引入了结构偏离度的指标。结构偏离度反映的是劳动力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的一种不对称状态,结构偏离度=(GDP的产业构成百分比/就业的产业构成百分比)-1,由定义可看出,结构偏离度的绝对值越小,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发展越平衡,结构偏离度为正,表明三次产业中产业产值份额大于就业份额,反之亦然。当结构偏离度为零时,两者结构处于均衡状态。

根据结构偏离度的计算方法,计算出西部地区1997~2005年这9年间每年三次产业的结构偏离度(见表4-2)。从第一产业来看,1997年以来西部第一产业结构偏离度的绝对值由0.57上升到2005年的0.67,上升幅度虽然不高,但2004年有一次降落,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额为0.1个百分点。由于耕地的减少,农业收入增长缓慢,大量农民离开了土地,开始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转移。如果将第一产业的剩余劳动力全部解放出来,那么,未来西部地区的就业压力无疑是巨大的。

表4-2 西部地区三次产业的结构偏离度

img89

从第二产业看,1997年以来西部第二产业的结构偏离度呈现波浪变动的趋势,结构偏离度由1997年的1.78上升到2000年的2.18,2001年第二产业的结构偏离度下降至2.14,2002年上升到最高2.27,2003年又下降至2.02,2004年上升到2.06,2005年又下降至1.83的水平。由此可见,1998年至2004年西部工业企业整体上绩效不佳,直接造成第二产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难以提高。期间,主要由于国有企业减员增效政策、劳动密集程度逐步降低,产业扩张的同时就业吸纳能力却有所萎缩,第二产业面临严峻的失业问题,使得从第一产业分离出来的劳动力很难进入第二产业。从第三产业看,1997年到2005年,西部地区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度经历了由1997年到1999年的上升阶段和2002年到2005年的下降阶段,2000年和2001年出现一些波动。到2005年末西部地区第三产业的结构偏离度为0.30,有趋于合理的迹象。第三产业就业人数的比重逐年上升,这主要是因为第三产业劳动力进入壁垒较低,技术含量较低,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不高,而且第三产业相对于第二产业拥有更加灵活的用人机制。

(3)西部地区产出结构与就业结构的相关性

通过SPSS对表4-1的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可得出西部地区第一产业的产出结构(X1)与就业结构(Y1)的相关系数R=0.904,不相关假设成立的概率为0.001,因此第一产业的产出与就业线性相关性明显。回归分析方程为:Y1=38.690+0.967X1,常数项和X1的显著性水平分别为0.000和0.001,说明X1和Y1之间有十分显著的线性关系,即回归方程显著。西部地区的第一产业产出每降低1%,就业就相应的减少0.97%,三次产业中农业产值比重下降的越快,农业就业人口的转移与流失就越快。

同样方法的分析显示,第二产业的产出结构(X2)与就业结构(Y2)的不存在相关性,这表明西部第二产业产出与就业不是线性关系。这也反映了第二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有限。第三产业产出结构(X3)与就业结构(Y3)的相关系数为0.746,不相关假设成立的概率为0.021,表明第三产业产出与就业之间有比较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Y3=-1.062+0.748X3,X3的显著性水平0.021,说明X3,Y3之间回归方程比较显著。该方程表明:西部地区的第三产业产出每增加1%,就业将相应增加0.75个百分点,说明第三产业吸收劳动力的能力较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