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共享经济的发展状况研究成果

共享经济的发展状况研究成果

时间:2023-08-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共享经济成了一种全球现象,个人越来越习惯于在日常活动中使用共享经济购物和旅行,并促进了许多地方共享经济业务模式的发展。2016年2月17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十部门联合出台《关于促进绿色消费的指导意见》,提出“支持发展共享经济,鼓励个人闲置资源有效利用,有序发展网络预约拼车、自有车辆租赁、民宿出租、旧物交换利用等”。

共享经济的发展状况研究成果

(一)共享经济的发展前景

2014年8月,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的一项研究报告指出,2025年英国五大主要领域的共享经济的经济规模将达到90亿英镑,而全球共享经济的经济规模将由2015年的150亿美元增长到2025年的3350亿美元,一些共享经济平台的市值甚至已经超过了该行业中许多历史悠久的传统公司。[89]Uber于2009年的估值为680亿美元,仅用6年的时间就超过了通用(GM)和福特(Ford)等拥有100年历史的传统公司以及传统的运输服务提供商(如赫兹和阿维斯)。2008年问世的Airbnb的价值为300亿美元,几乎和希尔顿连锁酒店、万豪酒店一样多。Airbnb在全球191个国家的超过65 000个城市运营。Lyft比Uber和Airbnb都要小,其于2012年6月开始运营后,已将服务扩展到了美国的300个城市,其中每天有100万人骑车。该公司在2017年4月的估值为75亿美元。共享经济成了一种全球现象,个人越来越习惯于在日常活动中使用共享经济购物和旅行,并促进了许多地方共享经济业务模式的发展。Uber的普及成就了法国一种长途乘车共享服务——BlaBlaCar。Uber的模仿者滴滴快车在接管了Uber在中国的业务后扩展到了五大洲。Airbnb的共享空间已促成许多国家类似共享住宿公司的发展,例如,我国类似Airbnb的共享住宿有途家、小猪短租、木鸟短租、蚂蚁短租、榛果民宿、游天下等,还有韩国的So-Car(类似于Zipcar)、Kozaza(类似于Airbnb)和D-Camp(类似于Citizen空间)等。除了住宿和汽车共享,共享经济已经遍及多个领域,包括教育金融、商品、公用事业和工作区。[90]比如,创建于2006年的猪八戒网是服务中小微企业的人才共享平台。其开创式地为人才与雇主搭建起了双边市场,通过线上线下资源整合与大数据服务,实现了人才与雇主的精准无缝对接。其在2017年的估值达到了110亿元,融资26亿元。[91]共享经济成了社会服务行业最重要的模式,在交通、旅游、住宿、教育、社区生活等服务领域全面发展(见表1-1,只是略举了国内外的一小部分共享商业模式),从车位共享到专车共享、住房共享、动物寄养共享、社区服务共享及劳动技能共享等各种共享模式层出不穷。[92]共享经济组织最多的地区是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和纽约州,但欧洲国家也涌现了不少共享经济组织,比如,比利时的Piggy Bee、法国的Blablacar、德国的Carpooling、西班牙的Swapsee、英国的Park atMyhouse,还有大洋洲的Zooka和Airtanker,以色列的Eat with和Casa versa等。[93]共享经济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致力于社区文化建设、多样性、环保生态以及可持续发展的人士的关注。现在,在所有的领域几乎都能找到共享经济模型,包括交通运输医疗保健、金融服务、食品、时装电信建筑等,[94]共享经济可谓无处不在。

表1-1 共享经济公司分类表

(二)共享经济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1.我国关于共享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

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把共享发展与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一起作为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五大理念,并且指出“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通过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习近平主席曾在不同的场合对共享发展理念进行阐述:2013年10月至2015年9月,习主席在东北、陕西、西藏、云南、广西等地调研,并多次在中央工作会议国际会议上提出并阐释了共享发展的理念及实现路径:要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和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公平配置资源,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共享发展。通过加快户籍制度改革,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重点,着力改善民生。加大对基本公共服务和扶贫济困工作的支持力度,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突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防止平均数掩盖大多数。以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成为一项民心工程,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共建共享,统筹城乡和区域文化均等化发展。加快科学扶贫和精准扶贫,办好教育、就业、医疗、社会保障等民生实事,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老区发展步伐,确保老区人民同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发展乡村教育,让每个乡村孩子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通过教育信息化,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数字差距,大力促进教育公平,让亿万孩子同在蓝天下共享优质教育、通过知识改变命运。

2014年11月,李克强总理在出席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时指出,互联网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工具。其中,“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正是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重要主题,被称作是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新引擎”。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3月5日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2015年3月,在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马化腾提交了名为《关于以“互联网+”为驱动,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建议》的议案,对经济社会的创新提出了以“互联网+”驱动创新发展。2015年6月11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于2015年7月1日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加快推进“互联网+”经济发展。2016年2月17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十部门联合出台《关于促进绿色消费的指导意见》,提出“支持发展共享经济,鼓励个人闲置资源有效利用,有序发展网络预约拼车、自有车辆租赁、民宿出租、旧物交换利用等”。2016年7月27日,交通运输部等七部门颁布《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2019年12月28日进行了修订);2017年7月3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八部委联合发布《关于促进分享经济发展的指导性意见》。2017年7月3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八部委联合出台了《关于促进分享经济发展的指导性意见》,明确界定“分享经济在现阶段主要表现为利用网络信息技术,通过互联网平台将分散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提高利用效率的新型经济形态”,并对共享经济的可持续、规范发展提出了16条指导意见。2017年8月1日,交通运输部等十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鼓励和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的指导意见》。2017年9月5日,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局务会议审议通过《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国家信息中心分享经济研究中心在经过业内权威专家、龙头平台企业、经营者等多方论证后,于2018年11月15日发布了我国共享住宿领域的首个标准性文件《共享住宿服务规范》。于2017年10月18日召开的十九大的报告在贯彻新的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部分将共享经济与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并列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领域。其里程碑意义在于首次在党的报告中直接使用了“共享经济”这一表述,更是将共享经济摆在了重要地位,表明了对共享经济的肯定和支持。我国在十九大报告、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提及发展共享经济。共享经济在我国的膨勃发展既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更离不开国家经济政策的大力支持。

2.关于《中国共享经济发展年度报告(2019)》简报

从我国共享经济的发展历程来看,其于2014年至2015年呈现出爆发态势,2016年进入黄金期,2017年进入稳定期。《中国共享经济发展年度报告(2019)》(以下简称《2019年报告》)不仅从定量的角度反映了2018年我国共享经济的市场规模和结构、就业、独角兽企业、投融资等情况,还首次对2015年至2018年间网约车、共享住宿、在线外卖、共享医疗等新业态的相关服务业的影响进行了多维度的定量分析,量化反映了共享经济新业态对我国服务业转型发展的作用。该报告在系统反映2018年共享经济整体发展特征的基础上,还对网约车、共享单车、共享汽车、共享住宿、知识技能、生活服务、共享办公、生产能力、共享物流等10个共享经济主要领域的发展态势进行了系统分析。该报告的相关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共享经济交易规模为29 420亿元,比上一年增长了41.6%。从市场结构来看,生活服务、生产能力、交通出行三个领域的共享经济交易规模位居前三,分别为15 894亿元、8236亿元和2478亿元。从发展速度来看,生产能力、共享办公、知识技能的增长最快,分别较上年增长了97.5%、87.3%和70.3%。2018年,我国共享经济参与人数约为7.6亿人,参与提供服务者人数约为7500万人,同比增长了7.1%。平台员工数为598万人,同比增长了7.5%。2018年,我国共享经济领域直接融资规模约为1490亿元,同比下降了23.2%。知识技能、交通出行和生产能力领域直接融资规模位居前列,分别为464亿元、419亿元和203亿元。2018年,我国又有11家共享企业首次进入独角兽行列。截至2018年底,全球305家独角兽企业中中国企业有83家,其中具有典型共享经济属性的中国企业有34家,占中国独角兽企业总数的41%。2015年至2018年,网约出租车客运量占出租车总客运量的比重从9.5%提高到了36.3%;共享住宿收入占住宿业客房收入的比重从2.3%提高到了6.1%;在线外卖收入占餐饮业收入的比重从1.4%提高到了10.6%。2015年至2018年,共享住宿收入年均增速约为45.7%,是传统住宿业客房收入的12.7倍;在线外卖收入年均增速约为117.5%,是传统餐饮业的12.1倍;网约车服务收入年均增速为35.3%,是巡游出租车服务的2.7倍。2015年至2018年,出行、住宿、餐饮等行业的共享新业态对整个行业增长的拉动作用分别为每年1.6%、2.1%、1.6%。2015年至2018年,网约车用户在网民中的普及率由26.3%提高到了43.2%;在线外卖用户普及率由16.5%提高到了45.4%;共享住宿用户普及率由1.5%提高到了9.9%;共享医疗用户普及率由11.1%提高到了19.9%。

《2019年报告》分析认为,2018年我国共享经济依然保持高速增长。共享经济正在向生产制造领域加速渗透,产能共享呈现加速发展态势;经过前几年的高速发展,生活服务领域共享经济的发展速度有所放缓。共享经济成了新型的、弹性就业的重要源泉,也成了反映就业形势和经济走势的风向标。共享经济不仅成了人们自主择业的重要选择,同时也为社会特定群体提供了广泛的就业机会。以网约车、共享住宿、在线外卖、共享医疗、共享物流等为代表的新业态新模式成了推动服务业结构优化、快速增长和消费方式转型的新动能。制造业产能共享成了新的发展亮点。产能共享的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众创型产能共享成了大型骨干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方向,服务型产能共享日益成为生产性服务新模式,中介型产能共享开启了“无工厂”制造模式。共享经济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互促互动。共享经济发展为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应用提供了丰富的场景,人工智能技术则成了共享经济模式创新的重要支撑。共享单车市场在短时期内出现的剧烈变化及其带来的各种影响引发了社会各界对该行业甚至是整个共享经济的如潮般的争议和质疑。从发展前景来看,共享经济是一种技术、制度和组织的组合创新方式,能够大幅降低交易过程中供需双方的相互寻找、讨价还价、安全保障等成本,提升资源配置效率。2018年是共享经济监管历程中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一年。在这一年,有关部门多管齐下,综合运用行政、法律、技术等监管手段,监管之严、范围之广前所未有,规范发展成了各方的共识。共享经济发展的制度环境进一步完善,规范化、制度化和法治化的监管框架开始建立,共享平台企业的合规化水平明显提高,备受公众关注的安全保障和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平台主体责任进一步强化,平台的潜在风险得到了进一步的控制和化解,人们对共享经济新业态的信心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为共享经济长期的更快、更好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共享经济监管面临新的挑战:长效化监管机制建设任重道远,共享经济企业注册地与经营范围全国性甚至国际化之间的矛盾突出,过于严格的服务准入许可导致大量的共享服务提供者不合法、不合规等。同时,如何提高政府与平台企业之间的数据共享水平、完善应急处置机制、加强平台算法监管,推动平台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等都是亟须研究和解决的重要问题。(www.xing528.com)

《2019年报告》指出,从发展的趋势来看,未来三年共享经济整体年均增速将在30%以上。政府监管与企业合规力度加大,市场各主体行为更趋理性,各领域发展不平衡性加大。产能共享融合了制造业大国和互联网大国两大优势,通过提升资源利用效率、重构供需结构和产业组织、为中小微企业赋能,可以形成叠加效应、聚合效应和倍增效应。随着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产能共享在激发“双创”、培育新模式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的作用将更加凸显。共享经济在就业方面的“蓄水池”和“稳定器”作用将更加凸显,越来越多的劳动者将根据自己的兴趣、技能、时间和资源,以弹性就业者的身份参与到各种共享经济活动之中,成为就业领域重要的新增长点。共享经济在促消费方面的潜力也将得到充分释放。共享经济既能满足传统服务模式所压抑的消费需求,也能不断激发消费者的各种新需求。随着人们消费理念的转变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共享型服务将加速向主要生活领域渗透,并成为促消费的重要力量。共享经济将成为人工智能领域技术创新的重要场景,在出行、住宿、医疗等领域,人工智能技术将在身份核验、内容治理、辅助决策、风险防控、服务评价、网络与信息安全监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应用潜力巨大。区块链技术的应用步伐也将加快,为共享经济领域社会信任体系和信用保障体系的建立提供技术支撑。随着2018年各项整治行动和监管措施的延续以及《电子商务法》的正式实施,共享经济领域仍将延续强监管态势。共享经济领域标准化体系建设将不断加快,共享办公、众创平台、共享医疗、在线外卖等领域都有望出台行业性服务标准和规范。[95]

3.《中国共享经济发展报告(2020)》简报

2020年3月4日,国家信息中心分享经济研究中心发布《中国共享经济发展报告(2020)》(以下简称《2020年报告》),这是自2016年首次发布中国共享经济发展报告以来的第五份年度报告。该报告在全面反映2019年我国共享经济发展概况的基础上,还分析了突发新冠肺炎疫情对当前以及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共享经济发展的影响。

《2020年报告》认为,2019年是我国共享经济深度调整的一年。受到国际国内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多种因素影响,共享经济市场交易规模增速显著放缓,直接融资规模也大幅下降。2019年共享经济市场交易额为32 828亿元,比上一年增长了11.6%;直接融资额约714亿元,比上一年下降了52.1%。共享经济在稳定就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在整体就业形势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共享经济领域就业仍然保持了较快增长。平台员工数为623万人,比上年增长了4.2%;共享经济参与人数约为8亿人,其中提供服务者人数约为7800万人,同比增长了4%。共享经济在推动服务业结构优化、促进消费方式转型等方面的作用进一步显现。2019年,出租车、餐饮、住宿等领域的共享经济新业态在行业中的占比分别达到37.1%、12.4%、7.3%,比2016年分别提高了20.5%、7.8%和3.8%;网约车、外卖餐饮、共享住宿、共享医疗在网民中的普及率分别达到47.4%、51.58%、9.7%、21%,比2016年分别提高了15.1%、21.58%、4.7%和7%。

《2020年报告》认为,2020年初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共享经济的不同领域在短期内既有“冲击”也有“刺激”。受冲击最大的是共享住宿、交通出行、家政服务等线上线下融合程度较高且必须通过线下活动完成整个交易闭环的领域,平台企业的订单量和营业收入大幅减少;共享医疗、教育、外卖餐饮等领域,得益于消费活动向线上的迁移,平台用户数量和交易量猛增,出现了与大势逆行的小高峰。长期来看,共享经济发展“危”中藏“机”:抗疫期间网络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得到了进一步深化,人们的在线消费习惯得到了进一步培养,作为共享制造重要基础的产业互联网发展面临新契机,“抗疫与发展并重”的客观需要倒逼新业态领域制度创新加速。《2020年报告》指出,共享经济当前最为迫切、最具挑战性的问题是由突发疫情带来的冲击以及如何缓解平台企业空前的经营压力;地方自由裁量权过大;《电子商务法》落地实施尚缺乏细则支撑;平台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障不足等问题;可共享资源的开放力度不够。

《2020年报告》认为,2020年共享经济增速将因疫情影响而出现一定幅度的回落,预计在8%~10%之间;2021年和2022年增速将有较大回升,预计未来三年间年均复合增速将保持在10%~15%。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行业洗牌和格局调整的步伐也将加速。降本增效开源节流将成为2020年平台企业经营策略的首要选择;能否为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和更多的价值将成为企业能否赢得竞争的关键

疫情带来的冲击只是短期的,疫情一旦结束共享经济便将再现往日活力。与此同时,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加速推进、与共享经济相关的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加大,共享经济在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重点领域的发展潜力将加速释放,平台企业商业模式将更趋成熟,平台企业上市步伐有望加速。未来,共享制造将会成为“十四五”期间制造业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大型制造企业的资源开放以及共享平台对制造企业的赋能将成为共享制造未来发展的重要支撑;区块链等新技术将成为行业发展的新热点,在信息安全与监管、数据共享、产权保护等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互联网+”监管和基于信用的差异化监管将进一步加强。[96]

4.我国共享经济发展前景的展望

“报告”是国家信息中心与中国互联网协会分享经济工作委员会合作研究的共享经济年度报告,以期为政府决策、产业发展和公众参与提供参考借鉴。自2016年国家信息中心分享经济研究中心发布报告以来,更多的数据和内容都是“喜人”的,但对问题的分析一般只是轻描淡写,没有直击本质,几乎不谈及共享经济的负外部效应。虽然对新业态的经济模式需要更多的“包容审慎”,但不能只“包容”却不“审慎”,甚至放任不管。且“包容”不是“包庇”,更不是“纵容”。“报告”忽视共享经济业模式的根本问题,没有对共享经济的商业模式进行反思,未能明确共享经济的商业定位,更多地侧重于一些华而不实的数据,却很少关注这些光鲜数据背后隐藏着的行业危机。特别是我国的共享经济以“烧钱”的恶性竞争方式来占领市场的发展模式,导致沉没成本增加,这与共享经济轻资产型的商业模式背道而驰,难怪共享经济在烧了数千亿资金之后仍旧没有找到盈利模式,资本狂欢之后只剩下一地鸡毛和垄断,尚没有培育出真正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

目前,国内的共享经济虽在迅猛发展,但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从总体上来看,共享经济正在按照个人、企业、政府、城市、社会五大路径进行演进。目前已经从个人闲置资源共享阶段向企业共享和政府公共服务共享阶段演变。[97]当前,我国共享经济的发展仍然面临诸多挑战。法律法规不适应、公共数据获取难、统计监测体系亟待建立等共性问题依然存在,用户权益保护难题进一步凸显,新业态发展与传统的属地管理、城市管理以及理论研究滞后间的矛盾更加突出。农业、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有可能成为共享经济新的发展方向,但这些行业都属于国家应该重点扶持和需国家投资的公益行业。对于通过共享经济平台引入市场力量参与行业建设发展,政府一定要把握好这些新“风口”,正确界定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把握社会公共利益的底线,科学、理性地制定共享公共产品的市场化政策,“有所为,有所不为”。不能盲目“纵容”,应该“审慎”监管。共享经济作为新业态需要国家政策的鼓励和支持,但新业态也要遵守国家以及行业的规则,不能以“创新”之名监管套利,应该遵守经济规律,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在积极鼓励共享经济发展的同时,针对实践中出现的突出问题(尤其是直接影响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量身定做监管制度成了大势所趋。多方参与的协同治理体系建设将被加速推进。与此同时,共享经济与信用体系的双向促进作用将更加凸显。共享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也将为信用体系建设提供数据和技术支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