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社会公正观研究:公共利益作为分配公正的重要原则

社会公正观研究:公共利益作为分配公正的重要原则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调查资料证明了这个看法,在把财富差距归因为“自身作为”、却坚持国家应利用税收缩小差距的19个案例中,有14个人明显持有一种对“公共利益”的考虑。我们有足够的信心认为,公共利益也是受访者的衡量分配公正的原则,大家认可一个公正的分配必须考虑公共或团体利益。

社会公正观研究:公共利益作为分配公正的重要原则

辅助原则:公共利益

在前面的讨论中,我们确立并证明了“自身作为”是受访者分配公正观的一个主要原则。然而问题并没有就此结束,因为调查中还大量存在一种单纯用“自身作为”原则无法解释的现象。比如,有19名受访者虽然认为,导致财富分化的主要因素是个人的能力和勤劳,但还是坚持运用税收缩小差距的公正性。04—0009号就把财富差距归因为合理的:

富人胆大有技术,穷人发挥不行,富人能把自己的水平发挥出来。……合理啊,都是个人的原因啊。在社会上属于正常的。

但同时承认了拉平的合理性:

(拉平差距公正)比如个人挣钱多了,你就要交个人所得税。对整个国家来说,你挣的钱比较多,就应该多交,不管挣的谁的钱,增加税收这是对的……国家需要建设啊,收入多的就拿得多。

这是不是平均主义原则在发生影响?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在本次调查中,大部分受访者表现出反对平均主义的倾向。(7)甚至有20个受访者明确提出反对,这其中不乏认为收入差距应该拉平者,比如:

02—0013:

通过收税的办法来调节经济,缩小不同收入的阶层差距,是公正的。国家应该更进一步加大税收的执法力度,强化税收的管理,不断缩小贫富差距,特别是对高收入者,加强税收的重要监控。至于靠税收去拉平收入,我觉得不可能也不应该。人们的收入差距往往太大,靠税收手段来拉平不大可能。另一方面,拉平不就是平均主义了?大锅饭,这样当然也不应该。

怎样解释这个矛盾?我们发现,不少受访者在坚持“自身作为”的公正性同时,往往认为,这样做有利于社会效率的提高,这是一种近似于功利主义(8)的表述,包含着对公共利益(9)的关注。调查资料证明了这个看法,在把财富差距归因为“自身作为”、却坚持国家应利用税收缩小差距的19个案例中,有14个人明显持有一种对“公共利益”的考虑。比如04—0001号受访者,他虽然认为导致贫富差距的原因是公正的:

现在是市场经济,富人能够变富主要有两点,第一是能抓住机遇,其次是比较勤奋吧;(穷人变穷是因为)他们或者没有抓住机遇或者是比较懒惰,主要是太懒,……这不能怨别人的。这不是因为社会而是因为个人自己。

但仍然坚持用税收缩小差距:

(这)是比较公平的,挣得多的多交一些,少的少交,或者给补贴,这就缩小了社会贫富差距啊,对社会是好的。好像是中等收入占大多数时社会最稳定。当然避免不了有贫富差距的。

事实上,这种逻辑在整个调查中都可以看到,受访者坚持社会发展、国家稳定、企业效益提高、团体或集体受益的重要性。

12—0006:(www.xing528.com)

(大致拉平财富差距)公正,因为个人应该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富人多交点税当做国家储备金,更有利于社会的整体发展。

04—0003:

(差距)没有是不可能的,差距越小越好。因为大了就可能有社会动荡,这让每个人都没有什么好处了。

在被访者的谈话中,与“公共利益”原则有关的关键词出现的频次如表12:

表12

img32

①这些受访者认为生产者的积极性是重要的,实际上是对生产效率的考虑,显然,这是保证公众利益的一个重要方面。

②受访者的语言中或者没有出现和公共利益有关的关键词,或者没有把这些词明显地和分配公正联系起来。

③指没有这几个受访者的任何访谈资料。

需要提及的是,这种对公共利益的考虑和平均主义是不同的, 04—0006号受访者的观点很好地说明了这点:

(通过收税将不同收入的差距大致拉平)要看是增加国家的税收还是为了让每个人收入更高一些。我觉得为了国家的话就比较合理。

我们有足够的信心认为,公共利益也是受访者的衡量分配公正的原则,大家认可一个公正的分配必须考虑公共或团体利益。

如果“自身作为”和“公共利益”是多数被访者认同的公正原则,那么为何他们对同一事情的公正感不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