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农村老年人受虐后保持沉默的原因及解决策略

农村老年人受虐后保持沉默的原因及解决策略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传统文化的原因“家丑不可外扬”是中国人特别是保守的农村老年人遵循的一个至理名言,他们一般会自觉遵守这一行为准则,再加上把这样的事情公诸于众,不但会让自己一家人没有面子,而且也解决不了什么问题。

农村老年人受虐后保持沉默的原因及解决策略

二、农村老年人受虐后保持沉默的原因

(一)“血浓于水”的血缘关系

亲情是一个人一生中最难以忘怀的情感,而父子之间血浓于水的血缘亲情更是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感。再多的恩怨情仇,作为父母的都可以原谅自己的子女,“养儿一百岁,长忧九十九”是中国父母的典型写照,天下无不是的父母,父母为自己考虑的多,而知父母心,报得三春晖的子女少。

因此农村的老年人一般从血缘关系入手,对他们的子女舔犊情深,他们不管受子女多大的伤害,往往会基于亲情原谅他们,理解他们,从来没有想到举报自己的子女,更加不愿他们受到法律的制裁。他们会从自己的角度去寻找自己受虐待的原因,有的老人常常以“子不教,父之过”来责怪自己,觉得子女的施虐行为是自己当初管教不严的结果,子女的错误是自己年轻的时候错误教育导致的。另外从访谈中,笔者得出了一个特殊的现象,那就是很多受虐待的老人认为儿子的不孝、虐待自己的行为都不是他的本意,他们相信他们的本性是热爱自己的,他们之所以虐待自己,是因为媳妇的唆使导致的,把对被虐的愤怒和不安转嫁到儿媳妇的身上。

XTF01是一个苦命的老年人,她的老伴在“文化大革命”的时候被打为右派,在无休止的批斗折磨下,他经受不了残酷的吊打,在一次上厕所的时候,在厕所里上吊自杀。死的时候她唯一的儿子才十几岁,她既当妈又当爹辛辛苦苦把儿子养大,给儿子娶了媳妇,盖了房子,以为儿子会孝顺自己,能让自己好好地享享子孙福。没有想到她和自己的儿子媳妇合不来,经常吵架,她在儿子家实在无法安身,只好搬出去另过。

XTF01说:“我儿子的本性是不坏的,我把他养至成人,几十年的生活我了解他的本性,他之所以赶我出门,是因为受了儿媳妇的唆使。为什么呢,因为80年代,平反的时候,由于我的老伴死的早,政府为了照顾我,给我了一些生活补贴,每月都有一点钱,儿媳妇总是希望我把所有的钱都给他们,老年人都想留点钱好防身啊,我说我死后,我就一个儿子,钱到时候还不都是你们的,可是儿媳妇却迫不及待希望我把所有的钱都给她。为了这个事情,经常挑拨我和儿子的关系,让我的儿子夹在中间不好做人,最后儿子也被她说服了,他们两个人合伙欺负我、辱骂我,就差打我了。”

当我们问她为什么不找人评理,或者到法院告他们,XTF01继续说:“他是我养的,我希望他过得好,再说了虎毒不食子,毕竟他是我的儿子,所有的事情我只有打掉牙齿和血吞,要怪只有怪自己的命不好,儿子娶了一个蛮不讲理的媳妇回来。”

(二)传统文化的原因

“家丑不可外扬”是中国人特别是保守的农村老年人遵循的一个至理名言,他们一般会自觉遵守这一行为准则,再加上把这样的事情公诸于众,不但会让自己一家人没有面子,而且也解决不了什么问题。他们往往担心他人知道自己的子女、配偶等有虐待自己的行为,会有失情面、损害名誉,而不想报告虐待事件。而这一传统文化助长了虐待的风气

XTF05育有一子一女,儿子结婚、女儿出嫁后,和邻村的一个老汉结婚另过。她说:“以前我的两个子女还是很孝顺的,但是自从我和现在的老伴结婚后,他们再也没有来看过我,子女对我的改嫁一直不满,致使我年老后不仅得不到应有的照料,且常遭儿子或女儿的虐待。”“以前和现在的老伴身体还好,能够自己养活自己,现在我们两个人的身体都不是很好,而现在的老伴没有子女,我希望子女能够接济一下我们,可是两个子女连看都不愿来看我一眼,他们觉得我老年改嫁让他们很没有面子,我们村还是很传统的,基本上没有老年人再婚的,女性老人再婚的就更少了,而且有好几个老年人很年轻的时候就守寡,一辈子辛辛苦苦养大自己的孩子,最后也没有得到孩子的善待。我再婚只不过是想找一个人互相照顾一下,减轻孩子们的照顾压力,可是他们却不领情,总觉得我的再婚,对不起他们死去的父亲,而且让他们在村里颜面尽失。最为棘手的是,我现在的老伴没有子女,我的两个孩子说,我不改嫁,只需要赡养我一个人,现在还要赡养两个人。因此他们两个人从来没有正眼看过我现在的老伴。”(www.xing528.com)

XTF05继续说:“虽然两个孩子对我们总是冷言冷语,既不来看我们,也不接济我们,但是我从来没有恨他们,谁要我做出了让他们没有面子的事情呢,再说了我也不愿到处投诉他们的不孝,毕竟他们是自己的子女,我也不想把家丑外扬,让所有的人都没有面子。”

(三)“老来从子”的顺从和依赖心理

现代化的一个后果就是老年人的地位迅速下降,在实行家长制的传统中国,一家之主一般是老年男性,他们掌控着家庭的所有资源,子女必须听他们的话。然而在现代化的冲击下,为了方便流动,家庭的规模越来越小,老年人都被留守在农村,没有年轻人照顾。并且随着他们年龄的增大,劳动能力的丧失,国家生活保障制度的不完善,他们成了社会资源越来越少的弱势群体,他们的养老基本上主要由自己的子女来完成。因此导致很多农村的老年人在生活上或心理上依赖施虐者,特别是自己的亲人,因为他们在找不到赡养替代来源之前,与其将至亲告上法庭、拆散家庭、丧失自己仅有的依靠、自己入住养老院,在一个完全陌生而且并不一定比原来大为改善的环境生活,还不如忍受吞声,继续接受被忽视照顾或被虐待的现实。

一些老人,在抚育子女成长过程中,教育不当、管教不严,导致子女为所欲为而目无道德、法律,为自己年老之时受害埋下祸根。还有些老人,特别是无收入的或疾病缠身的老人,对子女的不道德言行迁就忍让。在家中遭歧视、虐待却坚持家丑不可外扬,不主动向有关组织、团体反映自己的境遇以寻求社会保护,即使在邻里亲朋或居委会等组织、团体派人了解时仍不愿详陈细情,在某种程度上放纵了子女的不道德行为。

HCF11说:“虽然孩子们对我不好,经常打骂我,但我毕竟是他们的妈妈,他们也经常给我一点粮食和钱,我现在的年龄越来越大,身体也一日不如一日,虽然现在实现了新农保体制,我每月有60元的退休费,但是这点钱干什么都没有用啊,我没有求助的地方,我以后的生活还需要孩子们照顾,因此对孩子们的打骂,我都是逆来顺受的,毕竟我将来的生活还是需要他们帮助的。”“你说我投诉我的孩子有什么好处,谁能够帮助我,我以后的粮食还需要子女给我提供呢,如果和儿子们的关系彻底闹僵了,以后我的生活能依靠谁啊,我还希望能够活几年呢。”

(四)施虐者的内疚痛苦感

人心都是肉做的,施虐者在虐待老人后,想着老人对自己的养育之恩,又会向老人表示悔恨,或者对老人又倍加关怀,这就会重新点燃老人的亲情与希望。过后又对老人施虐,如此反复,令老人无可奈何,只好继续忍受下去。

HCF11说:“我的大儿子和媳妇经常打骂我,但是有时候大儿子会良心发现,过来向我道歉,希望以后好好待我,可是每次他和媳妇吵架就会拿我出气,不管儿子怎么待我,我都必须认了,我以后还需要他们继续养我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