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湖北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研究的理论依据

湖北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研究的理论依据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马克思曾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根据人性理论、需要层次理论、行为适应及行为失范理论、复杂性理论讨论分析的基本判断可以对进城农民工需要满足及其行为选择作出解释,即本研究的前提假定和基本假设具有基本理论依据。

湖北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研究的理论依据

综上所述,人的一切社会过程都是有意识选择的过程,农民工亦不例外。人的社会生活本身就是选择过程的集合,政治家治理国家,不管是采取物质形态的诸如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等,还是采取精神形态的诸如法律道德、理念、信仰等,毫无例外都是主体选择的结果。农民工进城也是选择的结果。而这一切形形色色的选择,又毫无例外的有着一个共同的逻辑起点或基础,这就是主体对需要的选择。马克思曾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把人与社会联系起来的唯一纽带,是利益。而所谓利益是指社会生活中有益于满足人的需要的事物、现象或过程,其实质是需要在社会关系网络中的现实性外显状态。换言之,利益是需要的外化或社会化的产物,先有需要后有利益,需要是利益的起点和基础。从这个意义上推而论之,需要也是整个社会过程的起点和基础,需要——利益——观念——行为应当是整个社会联系的基本逻辑。马克思也正是从这个角度做出了如下的解析:首先应当确定,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历史的第一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第二个事实是,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人的需要及其满足方式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体系,同样,人性也是非常复杂的、由多方面的内容构成的多面体。人是什么,人们的关系是什么,这种情况反映在意识中就是关于人自身、关于人的生存方式或关于人的最切近的逻辑规定的观念。根据前面的讨论,马克思、恩格斯把人的需要划分为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三大层级,三者密切联系在一起,构成了人性的实质内容。可见人性是复杂的,人的需要是复杂的,总之,不理解需要,就无法理解人性,忽视需要的复杂性,也就无法理解人性的复杂性。个人作为社会存在物,他的基于个体生存和种的繁衍的自然生理需要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已经成为了一种社会化的个人需要,同时也产生一些高于自然需要的社会性需要。他满足于社会文化的制约和规定。个人的基于身体自然的各种能力也从根本上变成了一种社会活动和社会生活的能力,一种在社会实践中得到强化、固化和整合了的能力。这种能力就是适应能力,对农民工的管理就在于不断强化这种能力。如何才能强化这种能力,必须从满足农民工的需要出发,维护他们的利益,这也是当前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包括许多内容,正如胡锦涛同志所指出的,它应该是民主政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人们利益和需要的和谐是一切社会和谐的根本、基点和焦点。需要和利益的和谐是构建整个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

这个基础工程是一个复杂系统,需要和利益的和谐构成社会的和谐,这需要对社会实施有效的管理,实现社会的整合才能达到目的。而社会的有效管理则必须解决农民工的管理难题。农民工的需要是复杂的,农民工的行为选择是复杂的,根据农民工的需要考虑农民工的管理则需要一个管理系统,显然这个系统是复杂的。西蒙在谈到复杂性的描述时指出:“系统有多复杂或多简单,关键取决于我们描述它的方式。世界上的多数复杂结构有大量的冗余成分,我们可以利用这一冗余性来简化其描述。但是,要想利用它,要想实现简化,我们必须找到正确的表现方式”;“用过程描述来替代状态描述这一思想在现代科学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在许多情况下提供了对复杂事物进行简单描述的线索”。他还认为:“在科学和工程中、研究系统之所以越来越受到欢迎,与其说是适应了处理复杂性,不如说是适应了对复杂性进行分析和综合的需要。”

黄登仕、李后强先生在《论非线性经济学》一文中指出:“由于非线性经济学研究对象的复杂性以及现代科学方法的局限性,非线性经济学必须将理论分析、实证分析与实验方法及计算机模拟相结合”。正是根据这一思想及上述讨论,本研究的对象虽是农民工的管理行为,但其问题具有复杂性。可将这一复杂问题简单化处理。综上分析,提出了本研究的三大前提假定,即:

1)进城农民工的需要可以用需要层次理论解释,农民工的需要是分层次的,低层次与高层次需要之间具有相关性,主导需要对农民工的行为选择影响最大;(www.xing528.com)

2)进城农民工产生融入城市的行为选择(行为适应)或与之相反的行为取向(行为失范)是需要满足情况的结果;

3)复杂性问题可以采用实证手段、实验方法及计算机模拟进行抽象、简化、分析得出结论。

根据人性理论、需要层次理论、行为适应及行为失范理论、复杂性理论讨论分析的基本判断可以对进城农民工需要满足及其行为选择作出解释,即本研究的前提假定和基本假设具有基本理论依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