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电子政务的特点及管理与实践

电子政务的特点及管理与实践

时间:2023-1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以安全支撑体系为保障政府是国家管理机构,政府部门拥有的信息具有经济、政治和军事等多方面的不同价值,同时政府机构又是行使国家行政权力的部门,电子政务系统的安全决定了政府机构的业务、权力能否正常开展和执行。

电子政务的特点及管理与实践

1.2.3 电子政务的特点

电子政务与传统政务不同的地方在于,电子政务所赖以存在和运行的环境是虚拟化、信息化和网络化的。正是由于在政务活动中广泛采用现代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才使通过电子政务所承载的行政管理特别是政务活动更有效、更精简、更公开、更透明,为企业和公众能够提供更好的服务,更利于政府与企业、公众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互动,重新构造起政府、企业、公众之间的新关系,使之比以前更协调,使企业和公众能更好地参与政府的管理。电子政务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电子政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电子政务是一个在政府业务流程优化的基础上包含计算机网络软硬件系统、政府公务人员、社会公众和企业在内的一个完整的人机结合的应用系统和社会系统集成工程,没有政府业务流程的优化,没有政府工作人员、社会公众、企业参与和互动,仅由计算机和网络软硬件组成的系统不可能形成完整的电子政务系统。它不仅与信息技术相关,还与政治经济文化等密不可分。它不仅需要在政务活动中广泛采用现代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更需要对现行政府管理职能、组织形式以及行政流程进行必要的改革和调整,需要法律、法规的保护和支持,需要公民的广泛参与和认同。未来的电子政务要实现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一站式服务”,必须将政府成千上万业务流程进行重组和信息化,打破条块分割,为公众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这将是一项难于计量的纷繁浩大的系统工程。

(2)以互联网为基础的运行环境

互联网的发展,使得广域的政府机构和众多的企业和社会公众能够通过方便、快捷、低成本的互联网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同工作,互联网从诞生开始就成为一个最佳的广域信息沟通平台。互联网本身所具有的开放性、全球性、低成本、高效率的特点成为电子政务的内在特征,并使得电子政务大大超越了作为一种政务运行平台所具有的价值,它不仅会改变政府本身的业务活动过程,促进政府业务流程的重组,而且对整个社会及其相关的运行模式都会产生积极有益的影响。

(3)能够满足新经济条件下公众和企业对政府的新要求(www.xing528.com)

新经济以知识经济网络经济为主要特征。“从企业角度来看,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纵向一体化已经被企业综合集成取代,那些持续优化和调整顾客关系,并使其在顾客关系中处于超越竞争优势的价值主导型企业集将精力集中于核心竞争力。”其他职能都通过外购或外包所实现,企业内部各业务单元成为协同竞争的内部资源,政府、渠道、供应商、合作伙伴成为企业协同竞争的外部资源,利润的最大化驱使企业和资本不断地在各行业中转移、寻求新的合作伙伴,企业不停地整合自身的供需网络以适应环境的改变。企业的信息系统必须能够适应企业在不同时期不同业务的特点,必须支持企业在最短的时间内、在合适的地点为顾客提供最优质的个性化服务。互联网的发展恰好能够满足企业的上述需求。从公众的角度看,随着信息社会和新经济的发展,信息的价值越来越被广大的社会公众所认知,公众对信息特别是政府信息的公开和增加政府透明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互联网正好成为实现公众上述需求的平台。

(4)以安全支撑体系为保障

政府是国家管理机构,政府部门拥有的信息具有经济、政治和军事等多方面的不同价值,同时政府机构又是行使国家行政权力的部门,电子政务系统的安全决定了政府机构的业务、权力能否正常开展和执行。因此安全成为电子政务最为重要的基石,电子政务的安全支撑体系不仅包括通过技术手段保证网络安全信息安全,还包括安全管理制度建设和对政府工作人员安全意识的培养和树立等内容。

(5)以政府、政府雇员、企业和社会公众为行为主体

与电子政务相关的行为主体主要有四个,即:政府机构、政府工作人员、企业和社会公众(居民)。因此,政府的业务活动也主要围绕这四个行为主体展开,即包括政府与政府之间的互动,政府与企业单位的互动以及政府与居民的互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