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中国历史大事详解

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中国历史大事详解

时间:2023-1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到1966年8月,“文化大革命”已发动2个多月,为了清除阻力,加快“文化大革命”的进程,8月1日至12日,毛泽东亲自在北京主持召开了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1966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后,毛泽东仍在外地考察。7月24日,中共中央发出了召开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的通知。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于8月1日至12日召开。中共中央八届十一中全会由毛泽东主持,出席会议的中央委员74人,候补中央委员67人。

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中国历史大事详解

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

到1966年8月,“文化大革命”已发动2个多月,为了清除阻力,加快“文化大革命”的进程,8月1日至12日,毛泽东亲自在北京主持召开了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

1966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后,毛泽东仍在外地考察。北京大学第一张大字报出现后在京主持中央工作的领导人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由此形成的“文化大革命”局面,使毛泽东非常失望,感到文化大革命遇到了阻力,认为“文化大革命”被压下去了,并认为这种阻力主要来自中共中央。因而决定回京,亲自领导“文化大革命”。

7月18日,毛泽东回到北京。在听取中央文化革命小组成员的汇报和刘少奇主持的文化大革命汇报会,以及看了北京文化大革命的书面材料后,为了全面发动“文化大革命”,使它更加合法化,毛泽东决定召开一次全会。7月24日,中共中央发出了召开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的通知。7月27日即开了为期4天的预备会。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于8月1日至12日召开。

中共中央八届十一中全会由毛泽东主持,出席会议的中央委员74人,候补中央委员67人。各中央局和各省、市、自治区党委的负责人,中央文化革命小组全体成员、中央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和北京高等院校“革命师生”代表共47人列席了会议。

在8月1日的开幕式上,邓小平、刘少奇、陈伯达先后讲话和报告。邓小平介绍了会议议程:“这次会议主要的工作是:一、通过《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二、讨论和批准十中全会以来中央在国内、国际问题上的重大措施。三、会议要搞公报,最后要通过公报……四、就是法律手续的问题。”“中央政治局曾经决定撤销彭、罗、陆、杨中央书记处和政府的职务,决定补充陶铸同志为中央书记处常务书记,叶剑英同志为中央书记处书记,按法律手续要在这一次全会上决定。”刘少奇的报告主要讲了两个问题,一是八届十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关于国内外问题的重大决策和部署,二是就派工作组的问题作了说明,承担了责任,说“这一段我在北京文化革命中有错误,特别是工作组问题上出了问题,责任主要由我负”。陈伯达的讲话则主要提出了两个观点:一是工作组做了坏事,二是官做大了不要脱离群众。(www.xing528.com)

同日,全会印发了毛泽东8月1日写给清华大学附属中学红卫兵的复信,信中说:“我向你们表示热烈的支持。同时我对北京大学附属中学红旗战斗小组说明对反动派造反有理的大字报和由彭小蒙同志于7月25日在北京大学全体师生员工大会上,代表她们红旗战斗小组所作的很好的革命演说,表示热烈的支持。……不论在北京,在全国,在文化大革命运动中,凡是同你们采取同样革命态度的人们,我们一律给予热烈的支持。”

8月1日、2日,进行会议讨论。在涉及工作组问题时,许多会议代表坦诚地谈到对撤工作组“想不通”。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改变会议原定4日开全体会议讨论通过《中国共产党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5日结束会议的安排,于4日下午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毛泽东在会上发表了十分激烈的讲话并指责说:“派工作组是站在资产阶级方面反对无产阶级,是镇压!是恐怖!这个恐怖来自中央。”他公然说:“牛鬼蛇神,在座的就有。”这个会议表明,在中央常委会}义上,已经完全不能平等地讨论问题,毛泽东的“左”倾错误的个人领导实际上已取代了党中央的集体领导。8月7日,会议印发了毛泽东于8月5日在《北京日报》边空上写的《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并附印聂元梓等7人大字报,以及林彪在1966年5月18日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让与会者讨论。毛泽东的大字报虽然没有直接点名,但从内容看,毛泽东明显地把矛头指向了刘少奇,并涉及到邓小平。这样,会议立即转入集中揭发、批判刘少奇、邓小平的轨道上来。

8月8日,全会通过了《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共十六条,简称《十六条》。这是继《五一六通知》后,关于“文化大革命”的又一个充满“左”倾错误的纲领性文件。《十六条》规定:“我们的目的是斗垮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批判资产阶级的反动学术‘权威’,批判资产阶级和一切剥削阶级的意识形态”;这次运动的重点是整党内那些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发现和壮大左派队伍,坚决依靠左派”;“让群众在运动中自己教育自己”,“自己解放自己”;“要充分运用大字报、大辩论这些形式,进行大鸣大放”;“要敢字当头”、“不怕出乱子”,“革命不能那样雅致、那样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十六条》虽然也规定这次运动要在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下进行,要求各级党委“坚持正确领导”,“严格分别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要用文斗,不用武斗”,“抓革命,促生产”以及保护科技人员等,但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些规定根本无法贯彻执行。

这次中央全会根据毛泽东的提议,改组了中央领导机构。8月12日,全会选举了新的中央政治局常委。政治局常委由原来的7人扩大为11人,增加陶铸、陈伯达、康生李富春。林彪名列第2位,陶铸提升为第4位。他是由5月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决定从中南局第一书记调任中央书记处常务书记兼中宣部部长的,但是他在进入政治局常委后不久被排斥(后来被迫害致死),李富春不久后也被排斥。刘少奇在政治局常委的名次排列由原来的第2位降到第8位。全会没有重新选举中央副主席,但以后只有林彪被称为中央副主席,其他原来的副主席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都不再提及他们的这个职务。唯一的副主席林彪成为毛泽东实际的新接班人。

党中央领导层发生如此突然而重大的人事变动,使许多与会者极为震惊。这次中央全会通过的文件尤其是《十六条》等规定,在党内完成了发动“文化大革命”的法定程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