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农民运动:教识字、珠算到毛泽东历史瞬间

农民运动:教识字、珠算到毛泽东历史瞬间

时间:2023-1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据张国焘回忆,毛泽东在中共三大上提出过“农民运动”问题,是“这个农家子弟对于中共极大的贡献”。但毛泽东的农民运动可以说是从教识字、珠算开始的。农民运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在当时颇具影响。在此期间,毛泽东写出《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一文,明确指出“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发表后,很快引起各方面的注意。国民党中央农民部在9月21日出版的《农民运动》第八期全文转载。

农民运动:教识字、珠算到毛泽东历史瞬间

在1924年2月,国民党成立农民部。这为热衷于统一战线毛泽东提供了一条重要通道,也为毛泽东后来开展农民运动提供了机遇。

彭湃被任命为国民党新设的农民部部长。在他的指导下,1924年7月广州成立了农民运动讲习所。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第一个以政治反叛为目的训练农民的学校。彭湃是先驱者,但毛泽东是彭湃所寻求同事中第一个可共事的人。1924年8月,受彭湃的邀请,毛泽东在农民运动讲习所讲了一次课。他的激情打动了学员,讲习所更是影响了他。

回到上海后,毛泽东的工作不是很顺利。毛泽东在广州与彭湃的合作使他意识到去开展农民运动或许是最好的选择。

张国焘回忆,毛泽东在中共三大上提出过“农民运动”问题,是“这个农家子弟对于中共极大的贡献”。张国焘说:毛泽东向大会指出,“湖南工人数量很少,国民党员和共产党员更少,可是满山遍野都是农民。因而他得出结论:任何革命,农民问题都是最重要的。他还进一步举例说中国历代的造反和革命,基本上都是以农民暴动为主力。中国国民党在广东有基础,无非是有些农民组成的军队,如果中共也注重农民运动,把农民发动起来,也不难形成像广东这类的局面”。

不过,当时三大的主要议题不在于此,中共中央注意的焦点,是如何推进国共合作

有趣的是,国民党首先成立农民部并开办农民运动讲习所,开展农民运动,后来却是中国共产党把握了农民,以及农民运动对革命的重要性。

1925年2月6日,毛泽东和杨开慧带着毛岸英、毛岸青回到韶山冲。他的农民运动思想在这里得到了第一次付诸实践的机会。但毛泽东的农民运动可以说是从教识字、珠算开始的。

毛泽东听说自己的同学钟志申在1918年曾发动过抗缴“烟灶捐”的斗争,赶走了当地恶霸成胥生的团丁,毛泽东很是兴奋。他后来回忆:“以前我没有充分认识到农民中间的阶级斗争的程度”,这次回韶山后,才体会到“湖南农民变得非常富有战斗性”。于是,我“发动了一个把农村组织起来的运动”。他做的第一件事情,是对农民进行思想启蒙教育。在长沙,他有过办工人夜校的经验。他通过杨开慧、李耿侯等,利用原来的祠堂、族校,在韶山、银田寺一带创办夜校。除教识字、教珠算外,还讲三民主义,讲国内外大事。毛泽东常去夜校查看,提出夜校讲课一定要通俗易懂,使农民容易接受,如讲打倒帝国主义就说“打倒洋财东”,这样农民一听就懂。

毛泽东还以毛福轩等为骨干秘密组织农民协会,发展会员。夜校的学员大多成了农协骨干,夜校场所一般也是秘密农协的会址。不久,这种秘密农协发展到二十多个。在这个基础上,毛泽东亲自发展了韶山第一批中共党员。中共韶山支部成立,毛福轩任支部书记。(www.xing528.com)

这是毛泽东在农村中创建的第一个党的基层组织。中共韶山支部的这些最早成员都先后为革命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在延安的时候,毛泽东谈起1933年被国民党当局杀害的毛福轩说:“一个农民出身的同志,学习和工作都那样努力,一直到担任党的省委委员的工作,是很不容易的。”

毛泽东在韶山从事农民运动的时间虽不长,却很有章法,在偏僻的山村搞起了各种组织。农民运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在当时颇具影响。

韶山农运为湘区党委领导农运积累了经验,也为毛泽东系统研究中国农村的阶级斗争,更加深刻地认识农民在反封建斗争中的作用。

毛泽东在韶山开展的革命活动,可以说是搞得有声有色。农民拥护,土豪劣绅却恨之入骨,很快就惊动了省城。

湖南军阀省长赵恒惕,一心想抓革命党,当他得到土豪成胥生的密告,说毛泽东在韶山一带组织“过激党”,煽动农民造反,立即秘密派人来韶山抓捕毛泽东。好在这个消息被县议员、开明绅士郭麓宾截获,他立即写了一封信交人赶快送到韶山,毛泽东才得以脱险。

在此期间,毛泽东写出《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一文,明确指出“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毛泽东还在文章中指出:在经济落后的半殖民地进行革命,“最大的对象是乡村宗法封建阶级(地主阶级)”,他们是国内统治阶级、国外帝国主义唯一坚实的基础。不动摇这个基础,就不能动摇这个基础的上层建筑

根据这一分析,毛泽东认为若无农民从乡村中奋起打倒地主阶级的特权,军阀和帝国主义的势力就不会从根本上倒塌。如果只说要打倒军阀而不要打倒农村的封建阶级,那就是本末倒置。由此,他进一步阐明:“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不起来参加并拥护国民革命,国民革命不会成功;农民运动不赶速的做起来,农民问题不会解决;农民问题不在现在的革命运动中得到相当的解决,农民不会拥护这个革命。”他批评一些同志只重视做城市工作,而忽视农民运动的倾向,号召要有大批的同志立刻下决心,去做组织农民的浩大的工作。

毛泽东或许并不是我党最早从事农民运动的人,但他对这个问题认识的深度已走在前列。《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发表后,很快引起各方面的注意。国民党中央农民部在9月21日出版的《农民运动》第八期全文转载。在中共中央工作的瞿秋白还要求中央宣传部根据毛泽东的见解,宣传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