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民党一大历史瞬间,毛泽东出席

国民党一大历史瞬间,毛泽东出席

时间:2023-1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国共合作之前,国民党是一个老党、大党;共产党是一个新党、小党。1924年1月20日,在孙中山的主持下,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毛泽东以湖南地方组织代表的身份出席了这次具有历史意义的会议。1月28日,讨论《中国国民党章程》时,广州代表方瑞麟提出不能党中有党,要求写上国民党员不能加入其他政党的条文。他的意图是保护当时在国民党内占少数的右派的地位,得到一些人的支持。

国民党一大历史瞬间,毛泽东出席

1923年8月中旬,毛泽东从广州回到长沙,积极配合第一次国共合作,开展湖南国民党组织的组建工作。

9月28日,身在长沙的毛泽东给在上海的时任国民党总务部正、副部长的彭素民(国民党左派)、林伯渠(共产党员)写了一封亲笔信,信中说:

关于本党在湘发展,虽在军事时代,仍应努力进行。昨与夏希同志商议,分三步办法:第一步组织长沙支部;第二步组织常德、衡州及其他可能的支分部;第三步再组织湖南总支部。关于长沙支部,现决定即日租定房子成立筹备机关(秘密的),多邀信仰三民主义及有活动能力的人入党,然后开成立会,推出候补支部长,呈请本部委任。

原来同在9月,中共中央迁回上海,委派毛泽东回湖南贯彻落实“三大”决议,指导中共湘区委帮助国民党筹备湖南地方组织。为了方便开展工作,林伯渠给了毛泽东一个国民党筹备员的名号,这就是上述信中所说的“在沪时请本部委我以筹备员名义”。

国共合作之前,国民党是一个老党、大党;共产党是一个新党、小党。但在当时的湖南,情况恰恰相反:在湖南的国民党员只有一个人,湖南国民党组织还没有建立起来,更没有开展什么像样的活动。

在毛泽东等人的努力下,10月初,国民党长沙支部成立,随后,宁乡、安源等地分部和湖南总支部也相继成立,这为大革命时期湖南国民党组织的发展奠定了基础。(www.xing528.com)

1924年1月20日,在孙中山的主持下,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毛泽东以湖南地方组织代表的身份出席了这次具有历史意义的会议

1月28日,讨论《中国国民党章程》时,广州代表方瑞麟提出不能党中有党,要求写上国民党员不能加入其他政党的条文。这个提案显然是针对共产党员跨党、反对孙中山容共的政策。李大钊率先驳斥方的谬论,诚恳地解释了共产党的做法。廖仲恺等人也表示支持。在大会气氛有利于国共合作的情况下,毛泽东趁机发言:“本席主张停止讨论,即付表决。”结果方瑞麟的提案被轻易否决。

29日,大会在是否通过“比例选举制为大会政纲之一”的议案时,发生了激烈争论。所谓比例选举制,乃西方国家选举制度之一。它根据各政党在全国所得选票在选票总数中的比例,来分配其议员席位的名额。提案人黄季陆发言说:“比例选举制,可以打破现在选举的流弊,因为现在选举制总是以多数压服少数,而比例选举制则各能如其势力以发展,毫无冲突之处。”他的意图是保护当时在国民党内占少数的右派的地位,得到一些人的支持。毛泽东发言反驳说:“现时比例选举制系少数党所运动出来的结果。本党为革命党,凡利于革命的可采用,有害于革命的即应摒弃。比例制有害于革命党,因少数人当选即有力量可以破坏革命事业,是予少数派以机会也。本席根本反对本案,以为不能讨论,不能表决。”多数代表同意毛泽东的意见,大会没有通过这个提案。

毛泽东在会上的表现,受到孙中山和一些国民党人士的赏识和注意。30日上午,选举中央执行委员和候补委员时,孙中山亲自拟了一个候选人名单,交付大会表决,其中就有毛泽东。他被选为中央候补执行委员。结果在此次会议上当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和候补委员的41人中,有共产党员李大钊、谭平山、于树德、毛泽东、瞿秋白、林伯渠等10人,约占总数的1/4。从此,国共合作进入新阶段,国民革命风起云涌,31岁的毛泽东也走向更广阔的政治舞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