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江西名人曾巩:散文大师、藏书家

江西名人曾巩:散文大师、藏书家

时间:2023-1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少时善于为文,受到欧阳修的重视,世人称之为“南丰先生”。散文卓然成一家:曾巩的散文创作,成就非常高。应用文章辟新路:曾巩作为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有《元丰类稿》和《隆平集》等文集传世。他好藏书,珍藏古籍达20000多册;收集篆刻500卷,名为《金石录》。在江西南昌市,有以他的字号命名的“子固路”,以表达家乡人民对他的深切怀念。

江西名人曾巩:散文大师、藏书家

25.七律·怀曾巩

子固童时好习文,清新率朴气韵深。

师从永叔文藏锐,友结安石诗蕴魂。

务政廉明亲百姓,为官正派对君臣。

司马韩愈风骨在,剑笔刚直向天伸。

南丰先生文不华:曾巩(1019—1083),字子固,江西南丰县人,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少时善于为文,受到欧阳修的重视,世人称之为“南丰先生”。宋嘉祐二年(1057),39岁考取进士后,被任命为太平州司法参军,踏上了仕途。翌年,奉召回京,编校史馆书籍,迁馆阁校勘、集贤校理,越州通判。熙宁二年(1069),先后在齐、襄、洪、福、明、亳等州任知州,颇有政声。元丰三年(1080),徙知沧州,路过京师,神宗召见时,他提出节约为理财之要,颇得神宗赏识,留三班院供事。元丰四年,神宗以其精于史学,委任史馆修撰。元丰五年,拜中书舍人。次年卒于江宁府,理宗时追谥“文定”。他是诗人和散文家,七绝近于王安石的风格;散文平易朴实,简洁流利,追司马迁、韩愈文风。有《元丰类稿》《续元丰类稿》《外集》等著作传世。

散文卓然成一家:曾巩的散文创作,成就非常高。他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积极参加者。他师承司马迁、韩愈和欧阳修,主张“文以明道”,把欧阳修的“事信、言文”观点推广到史传文学和碑铭文字上。《宋史》本传说他:“立言于欧阳修、王安石间,纡徐而不烦,简奥而不晦,卓然自成一家。”他的议论性散文,剖析微言,阐明疑义,卓然自立,分析辩难,不露锋芒,真是运剑老到、炉火纯青。如《唐论》,可与欧阳修的《朋党论》相媲美。王安石曾赞叹说:“曾子文章世稀有,水之江汉星之斗。”苏轼对他也是倍加赞赏,写诗说:“醉翁门下士,杂从难为贤。曾子独超轶,孤芳陋群妍。”

应用文章辟新路:曾巩作为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有《元丰类稿》和《隆平集》等文集传世。从传世文集来看,其兴趣主要在于史传、策论一类的应用文,风格迥异,别开天地。他在《辞中书舍人状》中,论述应用文的历史发展时,以大量详尽的史料,细致准确的分析,断定应用文起源于尧舜时代。他对有关应用文的理论所进行的研究和总结,对现代应用文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www.xing528.com)

行诗妙趣难见瑕:曾巩也擅长写诗,有400余首传世。其诗或雄浑瑰伟,或委婉超逸,无不含义深刻,妙趣横生。《迫租》描绘了“今岁九夏旱,赤日万里灼”“计虽卖强壮,势不旭弱”的惨状,发出“暴吏体宜除,浮费义可削”的呼声,与王安石《兼并》诗,有异曲同工之妙。其诗作,格调超逸,字句清新,但有些也存在宋诗言文言理的通病,又为其文名所掩,故不甚为人们所注意。

不借东风谋官位:曾巩是在嘉祐二年(1057),欧阳修知贡举时考中进士的。在此之前,他不但认识当时位高权重的欧阳修前辈,结交了王安石,并还同当代其他几个重要的人物,如杜衍、范仲淹等,都有书信来往,建立了君子之交的友谊。不过,他从不利用这种关系,来为自己为官求仕拉关系、走捷径;他所写书信,不同于寻常的“干谒”,不是请求荐引。

他在《上杜相公书》中说:“今也过阁下之门,又当阁下释衮冕而归,非干名蹈利者所趋走之日,故敢道其所以然,而并书杂文一编,以为进拜之资。蒙赐之一览焉,则其愿得矣。”此信写于杜衍、范仲淹等被黜离职之后。于此时写信并投献文章,正好说明他的为人和政治态度,政治上同杜衍、范仲淹一致,绝不趋炎附势。但对有真才实学的贤士仁人,他却极力为他们广为举荐,如向欧阳修竭力举荐王安石等。

编校史书开艳花:他整理古籍、编校史书,也很有成就。《战国策》《说苑》《列女传》《李太白集》和《陈书》等,都曾经过他的校勘。《战国策》和《说苑》两书,正是由于他的访求采录,才免于散失。他每校一书,必撰序文,借以“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他好藏书,珍藏古籍达20000多册;收集篆刻500卷,名为《金石录》。他还培养了一批名儒,陈师道、王无咎、曾肇和曾布等,均受业于他。

书岩墨池当年月:读书岩位于江西南丰县琴城南门、盱水河畔的半山腰处,曾巩幼年,时常到此背咏诗书,有时带着干粮,早起暮归,可谓披霞戴月,十分勤奋用功。读书岩深丈许,高八尺,宽丈余,天然石室,内有石桌、石凳和小洞,岩前有一块石台,宽阔平坦,石台之上建有亭阁。石壁上镌刻着朱熹手书的“书岩”二字;池边上的石碑上,刻着朱熹“墨池”两字的手迹。读书岩前,景色秀丽、壮观,树掩亭台,红绿相间,盱水西来,倒影如画,美不胜收。

还博今人由衷夸:为纪念这位著名的诗文大家,1983年值曾巩逝世900周年之际,由南丰县政府出资,在读书岩旁,兴建“曾巩纪念馆”;大书法家舒同书写的“读书岩”金饰横匾,悬挂于正中。在江西南昌市,有以他的字号命名的“子固路”,以表达家乡人民对他的深切怀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