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江西历史名人怀咏诗词集:蝶恋花·怀王一夔

江西历史名人怀咏诗词集:蝶恋花·怀王一夔

时间:2023-1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父辈清廉得民心:王一夔出生于小官吏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家庭环境的熏陶,对王一夔日后的成长,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倾力教育惠乡人:王一夔对教育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于此,不能否认有谢一夔等人当年对他的教导之功。王一夔始终以“儒家伦道”正言行,作为帝王之师,他能真正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常与吕原话闲云:王一夔与吕原颇有交情。

江西历史名人怀咏诗词集:蝶恋花·怀王一夔

65.蝶恋花·怀王一夔

祖上遗风廉育后,继往开来,更舞清风袖。宦海扬帆无错咎,平生坦荡悠折柳。

重教解囊施惠手,两代皇师,正道纠荒谬。慧眼洞悉识俊秀,今朝叹赞敬其酒。

大韶丹青有声名:王一夔(即谢一夔,1425—1487),字大韶,号约斋,江西新建县古源村人,是明中叶一位颇著声名的大臣、学者及卓有建树的教育家。王一夔系1460年的庚辰科状元,仕途一帆风顺,授翰林院修撰,官至工部尚书;受敕太子少保,翰林学士,先后为宪宗、孝宗授学。他曾捐俸办学,对当时教育理论有独到认识,其与父王得仁,同列《明史·第五十三》。他不仅“为文章,不为奇崛雕刻之词,而纯畅渊永,人共推服……每以伟器期之”,而且预修《英宗实录》《宋元通鉴纲目》《续资治通鉴纲目》等史书,俱能“据事直书,得史官体”。他的著作甚多,有《古源集》(即《谢文庄公集》)、《宋元通鉴纲目》《力余满》《东藩唱和诗》行世。卒后,追谥“文庄”。

父辈清廉得民心:王一夔出生于小官吏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祖上原姓谢,其祖父谢永亭,因避仇人报复,隐姓埋名,依匿外祖父王氏家中,遂从姓王。父亲王得仁,初为县府卫吏,以办事“廉能勤敏”,升至汀州府推官,有“廉惠得民心”之美誉,在去任时,汀州人为其建祠以祀。家庭环境的熏陶,对王一夔日后的成长,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明成化七年(1471)十二月,他奏请朝廷,要求复姓谢,被皇帝准允。

三千洋洋入头榜:王一夔受业于同乡著名学者、翰林侍讲尹直的门下,深得尹直垂爱。尹直曾向一夔传授《蔡氏书》,当览其所作之经义策论时,抑不住拍案称赏,并向在座的诸生们叹道:“大韶他日所就,吾不及也,吾于文字间见之矣。”渊博的学识,使他在科举中脱颖而出,不仅乡试名列前茅,且在天顺四年会试中,“以书经冠天下士”。廷对时,他上推唐虞三代之盛,下及汉唐宋沿革之详,洋洋三千余言,英宗皇帝大加赞赏,钦点为头名状元。(www.xing528.com)

倾力教育惠乡人:王一夔对教育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中国古代的学校教育发展到明代,已臻于完备:在中央设有国子监(亦称国学太学),在地方建有府州县学,以及作为基础性教育补充形式的社学、私塾。但就数量和质量而言,仍然发展不足。他任左春坊左谕德不久,归省家乡。面对家乡落后的教育,责任感油然而生。父亲未能为他留下什么田产、房屋,自己出仕时短,薪俸微薄,但他仍慷慨解囊,创办义学,“教族党、乡间之子弟”。为解决贫困学生的后顾之忧,又置义田、义仓,使更多的人能享受到学习和受教育的机会。

两代帝师见心血:他直接教授的学生不多,却有两个不同寻常的学生:明宪宗、孝宗父子。宋明时期,由儒臣为帝王讲授儒家经典,称为“经筵”,儒臣们在给帝王讲授“四书五经”的同时,阐述治国、平天下的道理。他任翰林修撰时,便担起了经筵任务,负责给宪宗讲授书经。宪宗曾一次奖赐给他银20两,钞2000贯,纶丝2表里。1478年二月,皇太子即孝宗出阁,诏简儒臣充东宫讲官,他与彭彦实等,以学行选侍讲读。明孝宗在史上是备受称赞的一位,在位有“弘治中兴”之誉。于此,不能否认有谢一夔等人当年对他的教导之功。

儒家伦道正言行:一日为师,终生师表。王一夔始终以“儒家伦道”正言行,作为帝王之师,他能真正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成化七年,朝廷以星变求言,百官多缄默不语,怕祸随言至,他则无所畏惧,上疏力陈五事:一、正宫闱以端治本;二、亲大臣以询治道;三、开言路以决壅蔽;四、慎刑狱以广好生;五、戒妄费以足财用。条条切中时弊,“多人所不敢言者,士大夫翕然称之,虽不识公者,读其疏,亦皆感叹,想见其为人”。

慧眼鉴贤识才俊:王一夔曾多次受命出任科考官,始终坚持以文取人,从不徇私舞弊。著名学者罗伦、王鳌、娄廉等,都是他在乡试中发现的,“慧眼识才秀”,同僚们“皆服其鉴”。他认为,选拔人才应德才兼备,切忌重才轻德。他在为门生娄谦出任南京国子监祭酒而作的赠语中指出:“其才之云,岂直工文词?必其蹈仁义、履忠信,而才行兼全,斯可尚也。”提出“论人才,不专于文,而必本之行”。

常与吕原话闲云:王一夔与吕原颇有交情。吕原,嘉兴人,明正统七年(1442)进士,历官翰林学士、右春坊大学士等职。吕原一生好著述,常为考证一事得不到结果,数日闷闷不乐;一旦得之,则欣喜若狂,对门人说:“进升我两阶,还不如得此可喜。”一次,他们两人对酒听箫,谢出对云:“吕先生品箫,须添一口”;吕云:“谢状元射策,何吝片言?”真是语妙绝伦,棋逢对手,难分高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