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区县电视台主持人如何打造地域化节目

区县电视台主持人如何打造地域化节目

时间:2023-1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浅论区县电视台主持人如何把控地域化节目赵伟近些年来,电视节目主持人的普遍出现使电视节目主持人的研究蔚然成风。地域化节目主持人就是电视台根据其最多的收视人数所在地的文化背景,量身打造对象化节目中的主持人,他必须深谙当地语言与文化,成为大多数受众的“自己人”。地域化节目主持人正是充当了地域文化传播的使者,成为节目品牌的创造者和名片。

区县电视台主持人如何打造地域化节目

浅论区县电视台主持人如何把控地域化节目

赵 伟

近些年来,电视节目主持人的普遍出现使电视节目主持人的研究蔚然成风。有学者从传播学的角度分析认为,电视传媒的优势很大程度上在于其使用的传播符号,不仅有语言、文字,还有大量的非语言传播符号,如姿势、表情等。电视节目主持人不仅仅是通过口播的形式向受众传递信息,并向受众传递个人信息,如个性与风度、姿态与表情、装扮与服饰,以及表达情感的方式等等。

在传播新时代,媒体不再只是意识形态的导向工具。在双向传播互动时代,人人都享有参与权和话语权,受众需要了解生活的真实,也需要消费快乐。近年来,以“百姓视角”和“本色表达”为宗旨的电视民生新闻栏目大量涌现:江苏的《南京零距离》、湖南的《都市1时间》、山东的《拉呱》等。北京大兴电视台在民生新闻报道上也进行了积极探索,为了进一步满足受众需求,大兴电视台于2007年10月29日推出一档“民生视角、本色报道”的日播民生新闻栏目《女子别动队》,时长30分钟。《女子别动队》定位为民生新闻,则内容离不开民态,观众离不开底层。《女子别动队》用平民视角,报道百姓关心的事情,说百姓话,言百姓事。该栏目追求事件关注度、时效性和现场画面的冲击力,让热辣的现场、鲜活的细节得到了最真实的展现。而该栏目主持人对栏目风格的形成起了决定性作用,主持人的特色就是栏目的特色。可以说,民生新闻主持人就是“说书人”,让原生态的市民语言在节目中得以完全展示,使观众在收看节目时产生了一种亲切感和贴近感,使整个节目更富有亲和力。《女子别动队》主持人大量、自然地运用有地方特色的语言,表现家长里短,以拉近与观众的距离,这也是地域化栏目主持人的主持风格所在。

地域化节目主持人就是电视台根据其最多的收视人数所在地的文化背景,量身打造对象化节目中的主持人,他必须深谙当地语言与文化,成为大多数受众的“自己人”。

一、地域化节目主持人产生的必然性

大众传播已进入窄播时期,受众群体已不再是公众而是分众。再加之地方电视台与央视竞争时天然的劣势,如政策、资金、技术和人才,地方电视台只有走频道专业化道路。如浙江台主打的是文化台,湖北台主打的是公益台,不一而足。但专业化并不是神丹妙药,如果没有自身的原创性,竞争力也是无从谈起的。在市场营销中,必须确定一个USP(Unique Sales Promotion),也就是“卖点”。同样,对电视节目来说,也要有一个独一无二的卖点,才能把电视节目“卖”给受众,再将受众“卖”给广告主,从而形成节目的良性循环。套用一句俗语来说就是:越是地域的,越是全国的,也是最有竞争力的。

北京师范大学影视系主任于丹曾与新闻集团的一个副总交谈,对方说如果国内的节目是大土豆、小土豆的话,那么他们带来的将是香蕉苹果[1]从这个意义上说,国内受众的很多需求尚待开掘。所以地方电视台完全可以“靠山吃山”,以先进的节目制作理念打造出独我的节目。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方言众多。而方言既是一个地域的象征,也是当地老百姓寻求地域认同感与亲切感的渠道。

对于各省市电视台,特别是地方台的受众来说,他们不希望这些电视台“克隆”央视,他们更需要接近性。这种地域性的欣赏趣味,对语言的要求更是不言而喻。地域性节目的产生与促进是不可避免的,而操持地方语言的地域化栏目主持人正好成了特定区域文化的传播者。这是在电视主持人模式化现实中冲出的一条生机之路,也才有最大可能达到喻国明教授所说的不可替代性,从而导引出必看性。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而观念更不能离开语言而存在。[2]

二、地域化节目主持人的可行性

语言是操持者所在地文化的重要载体,而流传时间最长、使用频率最高的口头语更是具有独一无二的标志性。这就要求我们的电视工作者必须重视这个文化载体,而不是机械地理解“广播电台、电视台中普通话为基本的播音用语”这一原则,将普通话视为唯一用语。

另一方面,一个地域的常住居民最关注的、感到最亲切的还是自己生活的物质环境和文化环境。因此,原汁原味的新闻和综艺类节目会给人以“自己人”的效应,从而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实现软性题材的强效传播。地域化节目主持人正是充当了地域文化传播的使者,成为节目品牌的创造者和名片。作为中国北方方言中独具特色的四川话,在四川盆地具有蓬勃的生命力。早些年风靡全国的渝剧《傻儿师长》系列、《山城棒棒军》等充分彰显了四川、重庆一带语言的异质性与生动性。重庆电视台定期制作播出的方言类专题栏目《雾都夜话》,在当地的收视率非常高。这档节目用重庆话道出了家长里短,张扬了新风尚,展现了当地百姓原汁原味的新生活。

同样,北京电视台1998年3月5日开播的《元元说话》栏目以及后来的《第七日》栏目中,我们看出了主持人的平民化视角。他们在栏目中讲实话,说真话,说话一针见血,说出了老百姓的心里话。[3]

三、地域化节目主持人的素质要求

地域化节目既然要成为省市级电视台独一无二的名片,必然要办出档次和特色,而节目主持人就不能在镜头前照本宣科,而应具备良好的综合能力。

1.丰富的阅历

美国传播学者们曾经对美国三大商业电视网(CBS、NBC、ABC)历任晚间新闻的节目主持人的年龄做了一番考察,得出结论:43岁可称为是主持人的“黄金年龄”,因为这个年龄的主持人成熟、稳重、权威,具有男性魅力,容易赢得人们的好感和信任。[4]另外,富有新闻工作经验的主持人有助于体现电台、电视台新闻的品格和特质。其实,这些都在强调主持人的社会阅历。具体到地域化节目主持人,那就是:要在当地居住较长时间,深谙民众普遍心理,如其好恶、价值取向、生活习惯、语言习惯等。

2.人文关怀的精神

针对当前节目主持人的一式化和平板化,倡导具有人文精神的主持人是大势所趋,再加之地域化节目在很大程度上打的是“文化牌”,因而这一点也将成为21世纪主持人的“新标高”之一。[5]现实处境与前景展望在召唤人文化节目及其主持人。而有人文意识的主持人应“一如既往地关注人的命运,关注人的生存情态,关注人与环境的关系”。[6]正如喻国明在谈及做学问的时候所说的,“最重要的是一种俯仰天地的境界,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一种大彻大悟的智慧。”[7]试想,以做学问的姿态去做节目,能做不好吗?

3.良好的职业素养

如果把地域化节目作为一个产品的话,那其主持人就是生产线上的工人和监工,也就是说,他们不仅负责节目的生产过程,还要参与产品的质量监督。而要做到这一点,主持人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也就是说需要专业化程度高。

现在粗制滥造的节目太多,因此主持人必须要有“精益求精”的勇气与志向。从选题的策划、实施,到播出控制及反馈,主持人都应参与。只有这样,地域化节目的质量才有保障,其可持续发展才有希望。

四、地域化节目的类型

地域化节目的类型十分多样化,如新闻节目、文艺类节目和谈话类节目等。

1.新闻类节目(www.xing528.com)

以方言来主持新闻节目自有其特色,但并不是所有新闻节目都适用于这种方式。严肃的时政类新闻就不适合用方言来进行播报,而社会新闻节目或者专题、娱乐类新闻节目及广播节目则比较适合用方言主持。现在,凤凰卫视的《媒体大拼盘》栏目主打的就是社会娱乐新闻。其中,《我来说新闻》每天都由不同省份的人以当地方言来播报新闻标题,既增强了受众的主动性,又可以通过语言这种方式来了解中华文化。

2.文艺类节目

以方言的形式来表现地域文化最为合适,正如用安徽话来做黄梅戏专题节目,用苏州话来串讲苏州评弹节目,用四川话来组织三峡风情节目等等。但这对文艺节目的内容也有一定要求,其内容应为所在地的文化活动、动态、人物等。其实对于流传于民间的一些文艺样式,我们还开掘得不够,例如陕西的秦腔、湖北的梆子戏等等,电视媒体应该给予它们传播的舞台,让更多的人来关注。

3.脱口秀

对电视节目主持人来说,声音作为他们的思想载体,其重要性超过了他们的外形。地域化节目主持人应是思想者,他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他对事件的深入思考。用方言在节目中与当地的嘉宾对话,挖掘访谈人物的内心或者对受众所关注的事情进行评论,可以带给受众一种在客厅里聊家长里短的亲切感,而且还不时有思想上的收获,是一种一举两得的方式。

五、地域化节目需要注意的问题

1.两个版本

地域化节目虽然只在当地广播,但也不排除在卫视上播出的可能,所以对制作版本有一定的要求。地方台可以在一个月里选择一期制作成普通话版本,上星播出,主持人的解说采用普通话,参与者的方言部分配上字幕。

2.语言

节目主持人在使用方言时,应避免语言的粗鄙化,要着力发掘老百姓生活中常用的、鲜活的语言。

3.节目数量与播出时间

地域化节目数量不宜过多,除对社会新闻可以考虑日播外,其他的如脱口秀节目和综艺类节目都可以周播或月播。

在时间安排上,晚间7:10左右播出最好。因为这个时间正是换台高峰期,地域化节目的接近性优势可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4.自制与引进

要制作质量上乘的地域化节目,电视台没有一个好的团体是做不到的。以主持人为主导的制作队伍应该挑起大梁,至少生产一年总播出节目量的八成左右,其余两成可以由社会制作机构或者公司来操作。另外,地方电视台可与市、区、县的文化局、文化馆等文化部门密切合作,让对方报送选题,联合制作具有浓郁地方风情特色的综艺类节目。

总之,极具地域风格的电视节目深受观众的喜爱,是地方电视台开辟自己收视空间的重要阵地,而一个个性鲜明、风趣活泼、机敏睿智、贴近百姓的主持人对地域化节目来说尤为关键。从这个角度来看,如果地域化节目能够造就一名金牌主持人,这无论是对于主持人自己,还是对于地方电视台来说,都是一份沉甸甸的荣誉。

【注释】

[1]出自于丹2002年10月23日下午在北京广播学院播音主持学院的讲座《新闻类节目的采访与主持》。

[2]《马克思恩格斯论文学艺术》,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69—72页。

[3]白谦诚、原默:《中国节目主持人20年》,《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0年第12期。

[4]任玉清:《从克郎凯特、拉瑟看中国节目主持人的方向》,《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0年第12期。

[5]喻国明:《中国媒介产业的现实发展与未来趋势》,《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

[6]吴郁:《21世纪主持人的新标高》,《传播》2001年第1期。

[7]喻国明:《关于传播研究的若干断想》,《现代传播》2002年第1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