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巴金前期小说创作的青春赞歌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巴金前期小说创作的青春赞歌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巴金前期小说创作非常丰富,一共写了12部中、长篇小说和60多部短篇小说。《灭亡》面世后大受欢迎,畅销20多版。1931年之后数年间,巴金进入了创作高峰期。不同的是,《爱情三部曲》更生动真实地展现了一群知识青年的各种思想性格。前期巴金还创作了另一类以描写封建家庭腐败与衰落为题材的家族小说,并且越来越把创作着力点转到这方面。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巴金前期小说创作的青春赞歌

巴金前期小说创作非常丰富,一共写了12部中、长篇小说和60多部短篇小说。题材也比较广泛,有写工人、农民、城市贫民悲苦生活与抗争的(如中篇《砂丁》、《雪》和短篇集《光明集》与《将军集》中的一些作品),但更多更集中的是那些描写青年反抗者、革命者的作品。前期又大体上分为两类:一类是正面描写青年、革命者所从事的社会斗争的,如长篇《灭亡》、《新生》和《爱情三部曲》等;另一类是揭示封建旧家庭残害青年的罪恶及其走向崩溃的命运的,以《激流三部曲》中的《家》为其代表。

处女作《灭亡》是1928年在法国写成的。当时巴金对国内革命屡遭摧残甚感失望与悲愤,正拼命翻译克鲁泡特金的著作,以寻求精神支柱,《灭亡》就是立志献身的年轻的无政府主义者的心灵表白。这部长篇小说写一群青年为反抗军阀专制统治而进行的种种社会革命活动,时代背景比较模糊,所着力表现和赞颂的主要人物是从俄国民粹派英雄衍化而来的。巴金以一种充满浪漫激情甚至有点浮夸的笔调来写他的青年革命者,不加节制地将自己的观念、情感和心理体验灌注到这些人物身上。在《灭亡》中,巴金赞美而又惋惜殉道者杜大心,这位主人公得了严重的肺结核病,却忍住极大的痛苦为反抗专制制度而拼命工作,他对自己个人的前途失去了希望,对黑暗压迫下的人类前途也感到绝望,然而他还是要尽力奋斗。虽然他也被人爱过,但那种绝望、虚无而又要拼死抗争的心态最终使他丧失了爱情,甘愿消耗生命以殉事业,求取良心的安宁。杜大心富于正义感和献身精神,又狂热而脆弱,加上错误理论的引导,在狂想、盲目、幼稚的斗争中无谓地牺牲了自己。作品实际上是把杜大心作为一个悲剧英雄来处理的,作品感人至深的并不是宣扬了什么主义,而是那种绝望而又抗争的献身精神,其中某些甜软而又抒情的恋爱情节与悲愤、压抑、暴烈的场景互相穿插,形成一种狂躁的气氛。“五四”以来的新文学大都充溢着伤感情调,很少英雄至上的气象,巴金的《灭亡》终于让读者有了自己的英雄,尽管是一个在暗夜里绝望呼叫的英雄。《灭亡》面世后大受欢迎,畅销20多版。

1931年之后数年间,巴金进入了创作高峰期。他把写作当成一种宣泄痛苦的方式,以求从信仰失落的困境中超拔出来。《爱情三部曲》便是其中的主要产品。这个三部曲由《雾》、《雨》、《电》三部中篇合成。和《灭亡》、《新生》一样,写了革命、恋爱,写了当时小资产阶级青年的反抗、追求和苦闷,可以说是《灭亡》、《新生》主题的延续。不同的是,《爱情三部曲》更生动真实地展现了一群知识青年的各种思想性格。如近似雾一样的性格的“多余人”周如水,势利堕落的洋派青年张小川,不满现实却又找不到出路的病态人物吴仁民,等等。与上面几种人物对照,巴金全力塑造一个“近乎健全的女性”李佩珠,她纯洁、美丽、坚强,又有比较冷静的头脑,不主张激进主义的盲动和轻易牺牲,认为“痛快地交出生命,那是英雄的事业,我们似乎更需要平凡的人”。在《电》里,作者用了与往昔不同的明快的调子和诗意笔触,多方面展示李佩珠的优秀品质。作者在这个人物身上倾注了理想和爱,试图把她塑造成一个健康成熟的女革命家,以升华人生境界。而这个人物仍然是以法、俄某些女革命党人为模特儿的。巴金在《爱情三部曲》中写到了各种不同类型的青年,使当时的青年读者从中读出他们同一代人的种种心境,思考不同的生活道路。(www.xing528.com)

20年代末30年代初,文坛上“革命文学”刚刚勃兴,正经历着一个不成熟的阶段,许多作品都脱不了“革命+恋爱”的幼稚的公式。受这种时尚的影响,巴金的这类题材也多以革命和恋爱为题材,但相比之下,巴金不像一般作者那样满足于凭某种概念构思披着革命外衣的浪漫故事,而比较注重展示二三十年代青年复杂变幻的思想情绪,充满了渴望变革的亢奋焦灼的激情;虽然所构思的故事不那么实在,有模仿外国革命党人传奇的痕迹,但其如火一般的艺术情境很容易为当时的进步青年引为同调,给他们激励的力量。

前期巴金还创作了另一类以描写封建家庭腐败与衰落为题材的家族小说,并且越来越把创作着力点转到这方面。1931年写的《激流三部曲》之一的《家》,是这方面最有代表性的作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