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效管理工具8:自我评价

高效管理工具8:自我评价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自我评价是自我意识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主体对自己思想、愿望、行为和个性特点的判断与评价。自我评价是自我教育的重要条件。例如在精神病人中,那些自我评价低的人往往是不愉快的、沮丧的,这与医院护士对病人的评价是一致的。社会心理学家一般采用自我评价量表进行相关的研究。

高效管理工具8: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是自我意识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主体对自己思想、愿望、行为和个性特点的判断与评价。人们常把自己当作认识的主体从客体中区分出来,开始理解我与物和非我关系后,通过别人对自己和他人言行的评价逐渐学会自我评价。其一般发展规律是:评价他人的行为→评价自己的行为→评价自己的个性品质。自我评价是自我教育的重要条件。

人对自己的思想、动机、行为和个性的评价直接影响其学习和参与社会活动的积极性,也影响着与他人的交往关系。一个人倘若可以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就能正确地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集体及他人的关系,这有利于自己克服缺点、发扬优点,在工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是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重要途径之一。

俗话说,自知者明,作为企业管理者,既要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又要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经常自我反思,与员工经常沟通,才能更好地管理员工。

L.E韦尔斯和G.马威尔在1976年出版的《自我评价:概念与测量》一书中指出,人们通常根据两个主要标准进行自我评价:

①对自己的能力或效能的感受。

②对自己的德行或价值的感受。

通常情况下,这两个标准是通过反映评价、社会比较、自我归因、角色扮演和自我评价表等具体评价手段来实现的。(www.xing528.com)

(1)反映评价。反映评价的理论基础是C.H.库利的“镜像自我”和G.H.米德的符号相互作用论。反映评价强调自我概念的基本社会特性,譬如自我概念的形成反映了处于我们的环境中的他人,尤其是重要的他人的评价和知觉。反映评价过程是社会心理学中关于不端行为“标签论”的基础,也是社会心理学中自我实现过程的基础。

(2)社会比较。通常情况下所说的社会比较是指个体通过他人的比较来评价自己的德行和能力。接近的群体和接近的成员可以作为人们自我评价的参照组和参照个体,最有可能被用作这些比较的参照系,尤其是在竞赛情况下,例如运动比赛或课堂活动等更是如此。

(3)自我归因。自我归因是指依据对自己行为的直接观察而做出有关自身的推论的倾向。

(4)角色扮演。角色扮演作为自我概念形成的一个过程,在社会化研究中是最为明显的,它强调自我概念是通过几种社会角色的学习和内化(譬如年龄和性别角色家庭成员角色、职业身份)而发展起来的。在这种学习和内化的过程中,个体不断地对自己进行评价,调整自己的行为。

(5)自我评价表。M.J.罗森堡1965年设计的自我评价量表是使用较广的一个。他认为,被试者在这个量表上的得分可以预测其情绪和行为。例如在精神病人中,那些自我评价低的人往往是不愉快的、沮丧的,这与医院护士对病人的评价是一致的。社会心理学家一般采用自我评价量表进行相关的研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