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陶德麟文集:李达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贡献

陶德麟文集:李达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贡献

时间:2023-12-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应该研究李达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贡献李达同志在研究、传播、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贡献,过去郭湛波、侯外庐、吕振羽等学者都有很高的评价,毛泽东同志也多次作过很高的评价。但专门论述李达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著作还很缺乏。我以为,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而低估了李达的贡献,许多很关键的问题是说不清楚的。研究李达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贡献并不缺乏资料,关键是要解放思想,打破一些流传很久的狭隘观念。

陶德麟文集:李达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贡献

应该研究李达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贡献(1)

李达同志在研究、传播、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贡献,过去郭湛波、侯外庐吕振羽等学者都有很高的评价,毛泽东同志也多次作过很高的评价。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些评价所依据的大量事实和丰富内容,似乎并没有引起中青年学者足够的理解和重视。至于他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历史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的人就更少,而且还有许多违背事实的传闻和似是而非的议论在流传(例如说李达的哲学是从苏联教科书来的,李达的哲学是脱离实际的书斋哲学,李达晚年只是毛泽东哲学的注释者,等等)。二十多年前我们武汉大学的同志编辑出版了《李达文集》四卷,为研究李达提供了比较系统的第一手材料;同时我本人和文集组的其他同志也发表了一些论述李达同志贡献的论文。在那以后,学术界出版了一些论述李达贡献的著作(例如宋镜明同志、王炯华同志的著作)。但专门论述李达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著作还很缺乏。无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这总是一个很大的缺陷。(1)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早期传播、30年代开始的唯物辩证法运动和随后几十年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深入发展中,李达是起步最早、坚持的时间最长、涉及的领域最广的一位理论家。(2)他在各个时期的代表性的哲学著作是最系统的(用侯外庐先生的话来说就是“无出其右”),对党和大批革命者的思想的影响的深刻程度也是很少有人能比的。(3)李达从1923年因与陈独秀的意见分歧离开党组织到1949年重新入党的这段时间里主要是从事文化战线的工作,但他决没有“脱离实际”,他不但在极其艰苦危险的处境下完成了大量理论研究工作,而且理论工作的内容是密切联系中国革命实际的。他在1926年和1929年的著作中对中国社会性质、中国革命性质等等的分析和论证,其深刻准确的程度是惊人的。(4)李达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而且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法理学家、历史学家、社会学家、教育家,他在诸多领域中都是开拓者(中国许多老一辈的马克思主义学者和革命家对此是熟悉的),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贡献是同其他方面的贡献融为一体的。像这样全面的理论家在中国现代思想史上是罕见的。我以为,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而低估了(更不用说抹杀了)李达的贡献,许多很关键的问题是说不清楚的。

研究李达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贡献并不缺乏资料,关键是要解放思想,打破一些流传很久的狭隘观念。例如,把“传播”和“中国化”看成截然不同的两回事,而不承认传播本身就离不开中国化,中国化也离不开传播;把中国化仅仅看成党的领袖人物的工作,而不承认它是一个有许多人以多种形式参与、由多方面的工作构成的系统工程;等等。从新的视角看问题,我们就会得出更符合实际的结论。(www.xing528.com)

【注释】

(1)本文是作者2004年3月19日在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博士生研讨会上的发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