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快乐心理学:哈佛心理学最受欢迎

快乐心理学:哈佛心理学最受欢迎

时间:2023-12-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8章[别为打翻的牛奶哭泣——快乐心理学]快乐是一种心态,也是一种能力。三大不合理的认知模式基于“ABC理论”的观点,关于负面情绪的发生源问题,心理学家们认为多是由不合理认知模式所引发的。按照艾利斯的观点来看,以一件事的成败来评价整个人,这无异于一种理智上的法西斯主义。

快乐心理学:哈佛心理学最受欢迎

第8章 [别为打翻的牛奶哭泣——快乐心理学

快乐是一种心态,也是一种能力。具备快乐能力的人,面对不快乐的环境会调适自己,摆正心态,舒缓情绪,保持微笑;不具备快乐能力的人,即便身处快乐的环境,也是郁郁寡欢,愁眉不展,心事重重,面无表情。

“ABC理论”:你为什么不快乐

ABC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创建的,该理论认为激发事件A(activating.event的第一个英文字母)只是引发情绪和行为后果C (consequence的第一个英文字母)的间接原因,而引起C的直接原因则是个体对激发事件A的认知和评价而产生的信念B(belief的第一个英文字母),即人的消极情绪和行为障碍结果(C),不是由于某一激发事件(A)直接引发的,而是由于经受这一事件的个体对它不正确的认知和评价所产生的某种信念(B)所直接引起的。

简单地说,就是我们的情绪困扰不是来自于所发生的客观事实,而是我们对这件事情所进行的解释。我们常有这样的体验,同一件事发生在不同的人身上,所带来的情绪体验往往是截然相反的。比如,两个人都遗失了100元,其中的一个人愤懑不堪,认为自己倒霉透顶,不开心的情绪持续了将近一天;另一个人则做出了无所谓的样子,用“丢财免灾”的理由安慰自己,这一意外丢钱事件几乎没有为他的情绪带来任何负面影响。

所以,决定我们情绪如何的前因并不是所发生的事情,而是我们对所发生的事情给予的解释,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位秀才第三次进京赶考,住在一个经常住的店里。考试前两天他做了三个梦,第一个梦是梦到自己在墙上种白菜;第二个梦是下雨天,他戴了斗笠还打伞;第三个梦是梦到跟心爱的表妹脱光了衣服躺在一起,但是背靠着背。

这三个梦似乎有些深意,秀才第二天就赶紧去找算命的解梦。算命的一听,连拍大腿说:“你还是回家吧。你想想,高墙上种菜不是白费劲吗?戴斗笠打雨伞不是多此一举吗?跟表妹都脱光了躺在一张床上了,却背靠背,不是没戏吗?”秀才一听,心灰意冷,回店收拾包袱准备回家。

店老板非常奇怪,问:“不是明天才考试吗,怎么你今天就回乡了?”秀才如此这般说了一番,店老板一听就乐了:“哟,我也会解梦的。我倒觉得,你这次一定要留下来。你想想,墙上种菜不是高种吗?戴斗笠打伞不是说明你这次有备无患吗?跟你表妹脱光了背靠背躺在床上,不是说明你翻身的时候就要到了吗?”秀才一听,觉得更有道理,于是精神振奋地参加考试,居然高中了。

由此可见,所有的事情都是中立的,它们没有任何祸与福的象征,如果你为某一件事情标注为负面的色彩,也就等于是为自己的情绪设定了负面的定位,从而很难快乐起来。

基于ABC理论,20世纪50年代,心理学家阿尔伯特·埃利斯在美国创立了合理情绪疗法艾利斯宣称:人的情绪不是由某一诱发性事件的本身所引起,而是由经历了这一事件的人对这一事件的解释和评价所引起的。如果你想驱除坏情绪,便要放弃那些不合理的信念。一般而言,阻挠人们遇到良好情绪的不合理信念有如下这些:

(1)人应该得到生活中所有对自己是重要的人的喜爱和赞许;

(2)有价值的人应在各方面都比别人强;

(3)任何事物都应按自己的意愿发展,否则会很糟糕;

(4)一个人应该担心随时可能发生灾祸;

(5)情绪由外界控制,自己无能为力;

(6)已经定下的事是无法改变的;

(7)一个人碰到的种种问题,总应该都有一个正确、完满的答案,如果一个人无法找到它,便是不能容忍的事;

(8)对不好的人应该给予严厉的惩罚和制裁;

(9)逃避可能、挑战与责任要比正视它们容易得多;

(10)要有一个比自己强的人做后盾才行。

三大不合理的认知模式

基于“ABC理论”的观点,关于负面情绪的发生源问题,心理学家们认为多是由不合理认知模式所引发的。常见的三大不合理认知模式有:绝对化要求、以偏概全、糟糕至极。

1.绝对化要求

所谓的绝对化要求,是指人们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对某一事物怀有认为其必定会发生或不会发生的信念,它通常与“必须”.“应该”这类字眼连在一起。比如:“我必须获得成功”.“别人必须友善地对待我”.“生活应该符合‘好人有好报’的法则”等等。当产生这种信念后,人们极易陷入情绪困扰中——客观事物的发生、发展都有其特定规律,它们并不会对人的意志作出妥协。就某个具体的人来说,他不可能在每一件事情上都获得成功,他很难让所有的人都喜欢自己,同样,“好人有好报”的理论也很难在现实生活中得到求证。因此,当某些事物的发生与他们对事物的绝对化要求相悖时,他们的情绪就会变得非常负面,感到周围的一切让人难以接受,由于无法适应而使情绪变得非常糟糕。

2.以偏概全

以偏概全是另外一种不合理认知模式,艾利斯(美国临床心理学家,合理情绪行为疗法的创始人)曾说过,以偏概全是不合逻辑的,就好像以一本书的封面来判定其内容的好坏一样。

以偏概全包括两个方面的认知:

一是人们对自己的不合理的评价。当自己遭受失败后,便悲观地认为自己“一无是处”.“一钱不值”.“是废物”等。只是单纯通过自己在一件事或者几件事上的结果来评价自己,对于自己的能力和未来作出判断,这种认知方式常会导致人们产生自责自罪、自卑自弃的心理,以致情绪也变得焦虑和抑郁起来。

二是对他人的不合理评价,即别人稍有差错就认为对方品德不佳、一无是处等。当被人全盘否定后,个体便会理所当然地责备他人,甚至产生敌意和愤怒等负面情绪。按照艾利斯的观点来看,以一件事的成败来评价整个人,这无异于一种理智上的法西斯主义。他认为一个人的价值就在于他具有人性,因此他主张不要去评价整体的人,而应代之以评价人的行为、行动和表现。

3.糟糕至极

糟糕至极是这样一种想法,即个体认为一旦一件不好的事情发生了,将会带来非常可怕、非常糟糕的结果,甚至引发一场灾难。怀有糟糕至极的信念后,将导致个体陷入极端不良的恶性情绪循环中,在这之中,耻辱、自责自罪、焦虑、悲观、抑郁等情绪交替或者同时出现。

当一个人认为糟透了、糟极了的时候,对他来说往往意味着碰到的是最最坏的事情,是灭顶之灾。艾利斯指出这是一种非常不合理的信念,因为对任何一件事情来说,都有可能发生比之更好的情形,没有任何一件事情可以定义为是百分之百糟透了的。当一个人沿着糟糕至极的思路想下去,认为遇到了百分之百的糟糕的事情时,便等于将自己引向了极端的、负面的不良情绪状态之中。

糟糕至极常常伴随着绝对化要求的认知倾向,即人们所认为的“必须”和“应该”的事情背离了他们的意愿时,他们就会感到无法接受这种现实,进而走向极端,认为事情已经糟到了极点。

人生一世,一些不如意的事情常会发生,尽管我们都不希望发生这种事情,但是上帝常常与人们开个恶劣的玩笑,让人们不得已去面对一些非常事实。这时,我们最好的选择就是接受现实、与困境共处,竭尽全力地去改善乃至改变我们的处境,如果自己无能为力改变些什么,便要学会与那些无常和平共处,乐观地生活下去。

为什么你会觉得在某一天坏事不断

你往往会将某一天视为自己的“倒霉日”,比如早晨闹钟突然出了故障,结果导致自己没有按时起床,你匆匆忙忙地起床后,意外地发现今天正好下雨,你在马路上打车时,平时空闲的出租车消失殆尽,你等了10多分钟才终于打上一辆出租车。当你到达公司后,发现平时只在下午才来的老板竟然已坐在了办公室里,而且还恰巧发现了你这个迟到者。于是,你便会感觉,这一天真是糟透了,简直是“屋漏偏遭连夜雨”,所有不好的事情都让自己遇到了。

然而真的有所谓的“倒霉日”吗?或许事实并不如此。在心理学中,有一种认知偏见叫做“证实性偏见”,认为人们总是过于关注支持自己决策的信息,即人们在主观上支持某种观点的时候,往往倾向于寻找那些能够支持原来的观点的信息,而对于那些可能推翻原来的观点的信息则忽视掉了。也就是说,人们普遍偏好能够验证假设的信息,而不是那些否定假设的信息,人们总是过于关注支持自己决策的信息。比如对于上述事例,当一个人因最初发生的一两件事情而将某一天视为自己的“倒霉日”后,便会格外关注一些“不好”的事情,通过这些“不好”的事情来证明自己厄运不断。但事实上,这一天很可能还发生了一些“好”的事情,如自己撰写的方案得到了老板的认可,一个客户打电话来说明他们愿意在合约上签字。但由于“证实性偏见”的存在,这些“好”的事情都被屏蔽掉了,只剩下了那些糟糕的事情——“倒霉日”的概念由此而来。

证实偏见是普遍存在的认知偏见,比如如果一个人讨厌某一位同事,便会下意识关注这名同事负面的人格素质和行为,用以证明这位同事确实不怎么样,导致这种不喜欢的情绪逐渐升级恶化,造成人际关系对立;如果一个人赞同某个观点,便会列出很多理由来证明这个观点的正确性,对于观点不合理的一面则视而不见。(www.xing528.com)

要想摆脱恶劣的情绪,便要试着从“证伪”的角度发现事实,试着去寻找那些与自己负面态度背离的事实,这样才不会庸人自扰地认为自己是上帝的弃儿。

你能知道鱼的快乐吗

庄子惠子是好朋友,有一天他们一同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叹道:“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这些儵鱼游得多么悠闲自在,大概这就是鱼儿的快乐吧)!”惠子反问道:“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你不是鱼,你怎么知道鱼的快乐是什么)?”庄子说:“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你不是我,你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儿的快乐)?”惠子说:“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也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也是完全可以肯定的)。”庄子接着说道:“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还是让我们顺着先前的话来说。你刚才所说的‘你怎么知道鱼的快乐’的话,就是已经知道了我知道鱼儿的快乐而问我,而我则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鱼儿快乐的)。”

虽然从辩论的角度来看,与惠子相比,庄子的说辞更胜一筹。但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人们确实很难真正地知道鱼的快乐,如果一个人认为自己懂得了鱼的快乐,那不过是发生了“共识偏见”罢了。所谓的“共识偏见”,简单地说,就是人们不自觉地把自己的认识强加给别人的认知倾向。比如,A非常害怕孤独,她认为一个人过日子是一件非常恐怖的事情,因此她在23岁的时候便嫁给了一个自己不喜欢的男人,B则是一个奉行独身主义的女性,她在30岁的时候事业有成,但是却孑然一人,身边没有可以依赖的伴侣。当A遇到B后,A就会觉得B非常可怜,因为她认为“女人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然而B却会认为A的人生十分无趣——没有事业,没有爱情——就像行尸走肉一样。总之,A和B都是以自己的思维意识去认知对方的处境,从而对对方的真实心理和情绪现状作出了不正确的判断。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时常会产生共识偏见误差,我们用自己意识世界的规则去解释别人的世界,以致给对方作出了类似“像笨蛋一样”“十足的傻瓜”“毫不理性”的负面论断。比如,一个人欣赏了这样一部电影,电影里的主人公是一个投资高手,他在赚取了亿万财产之后却千金散尽,将它们全部捐给了慈善机构,自己则隐姓埋名,在一个不知名的小村落里过着简单的生活。如果一个人在欣赏这部电影的时候,正在汲汲于声名和财富,对于身居简陋房屋的生活感到痛苦不堪,很可能他便会对主人公的行为作出如下判断:脑袋一定被驴踢了!

不可否认的是,与家人和朋友相处的时候,大多数人都希望对方的意见能与自己相同,一旦听到了与自己的判断不和谐的声音,便会抱怨理解的荡然无存,从而心情也变得恶劣起来。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时便出现了“共识偏见”,其实,世界之所以美丽便在于各种事物的各有千秋,有时候,放下偏执的自我,从对方的角度看待世界,你才能看到世界的另一种美。

“事后诸葛亮”是人类的共性

人们往往会认为自己在事前就可以预测到结果,其实他们未必可以如自己想象的那样准确地作出预测,这就是后视偏见,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马后炮”。在你的周围,常会出现这样的人,他们自得地跟你炫耀自己如何料事如神:“其实我早就料到最近一段时间某某公司的股票会大涨”.“某某刚刚谈恋爱的时候,我就知道那段感情长不了”.“房价的上涨趋势全在我的预料之内”……当然,你也可能在不自觉的状况下,“事后诸葛亮”般炫耀自己的预知。

当产生后视偏见后,对人们认知世界、获取经验、拥有和谐的人际关系有非常大的负面影响:

其一,如果一个人认为很多事件的结果都在自己预料之内,他便不会从中吸取经验,比如,当一个所投资的股票出现暴跌后,如果他认为自己当初已经预知到这个结果,只是因为反应迟钝而没有出手手里的股票,他便不会仔细分析自己投资失误的真正原因;

其二,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预知能力产生崇拜,甚至认为可以提前预测出他人的行为,这样便很难获得和谐的人际关系。举个例子,一天,你的朋友很沮丧地向你倾诉,告诉你对方遭遇了裁员危机,很可能将面临失业的危险,如果你过于高看自己的预知能力,不屑对对方说:“我早就知道你们公司很难度过金融危机,当初你加入这家公司的时候,我就觉得非常不妥。”面对这种说辞,很可能的结果是,你的朋友再也不对你真心相对,因为你在炫耀自己的预知时,也无形中侮辱了对方的眼光。

当然,其实你往往没有自己所想象的那么有先见之明,这不过是一种认知偏见罢了。一个改变后视偏见的最简单易行的方式是,当一些重要的事情发生的时候,在你不知道事情结果的情况下,将你的判断写下来,并阐述你判断的缘由所在。因为你的记忆常常会欺骗你,当你在没有文本证据的情况下回忆事实时,你只会记起那些与事情的结果相符合的证据,那些不相符的证据则被你自动略过了。

为什么无辜的人总会成为“出气筒”

有一位父亲在公司受到了老板的批评,他气愤难耐地回家后,正好看到自己的孩子在沙发上跳来跳去,不由得把孩子臭骂了一顿。孩子感到非常委屈,就用身边的猫泄愤,狠狠地踢了一下猫。于是,猫逃到了街上,恰巧一辆卡车开了过来,司机赶紧避让,结果撞伤了路边的孩子。这便是心理学上著名的“踢猫效应”,形象地说明了坏情绪的互动感染,指出人的不满情绪和糟糕的心情,一般会随着社会关系链条逐级传递,由地位高的传向地位低的,由强者传向弱者,最终,无处发泄的最弱小者便成了恶劣情绪的牺牲品。

发生“踢猫效应”时,人们一般都会选择身边的亲密的人为发泄对象,因为这些人不太倾向于把恶劣情绪“转赠”于你,然而,这并不能说明,他们对你的发火无动于衷,其实,虽然他们采取了默默承受的态度,但是他们对你以及你们之间的关系却产生了失望的情绪——这种不良的人际互动自然会导致人际的疏离感、冷漠感,从而对你的心理造成潜在的伤害。

此外,“踢猫效应”也启示我们,有时候我们认为他人与我们所期望的行为相差甚远时,其实并不是因为对方的行为真的如你想象的那么让人难以接受,而是因为我们自身已经蓄积了恶劣的情绪,这种情绪无处发泄,导致我们不自觉地将其他人视为了泄愤对象。人们常会有这样的情绪体验,如果对某一天的职场生活非常满意,回到家后,便会觉得恋人非常体贴;而如果恰好某一天你被老板炒了鱿鱼,回到家后,恋人温暖的笑意也会被视为一种嘲笑,甚至悲观地认为恋人早已认为自己是个十足的笨蛋。

不可避免地,每个人都会遇到很多不如意的事情,但是客观事实是人们无法控制的一种存在,如果一个人学会了从容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即使在面对生命的无常时,他也会是强大的一方。否则,一个人便会在恶劣情绪的蛊惑下,无形中伤害了自己生命中最爱他的人。

为了尽量不伤害那些无辜的人,我们便要学会克制自己的愤怒情绪。关于如何克制愤怒的情绪,一个小男孩的故事非常有启示意义。

从前,有一个脾气很坏的男孩,他经常和伙伴们吵架。有一天,他的父亲给了他一袋钉子,并且告诉他,每次发脾气或者跟人吵架的时候,就在院子的篱笆上钉一颗钉子。一周以后,男孩在篱笆上共钉了36颗钉子。后面的几天他学会了控制自己的脾气,尽量避免发脾气和别人吵架,每天钉的钉子也逐渐减少了。他发现,控制自己的脾气,实际上比钉钉子容易得多。终于有一天,他一颗钉子都没有钉,他高兴地把这件事告诉了父亲。父亲并没有表扬他,而是说:“从今以后,如果你一天都没有发脾气,就可以拔掉一颗钉子。”男孩按父亲的话去做了,终于有一天,钉子全部被拔光了,他忙去告诉父亲。爸爸带他来到篱笆边上,对他说:“儿子,干得不错!但是,篱笆上的这些钉子洞,永远也不可能消失。就像你和一个人吵架,说了些难听的话,就在他心里留下一个伤口,像这个钉子洞一样。”

不要轻易伤害那些爱你的人,因为插一把刀子在一个人的身体里,即使后来拔了出来,也会留下伤口,无论你怎么弥补挽救,伤痕始终会留在那里,无声地讲述着一个关于伤害与被伤害的故事。

你是什么,你看到的便是什么

你一定有过这样的体会,当你买了一件新衣服后,如果你发现正好有人穿了与你一样的衣服时,你便会感慨怎么有这么多人买了与你一样的衣服;如果你大龄未婚,偶遇了几个同样单身的高龄人士后,你就会觉得单身未婚的人士太多了……总之,对于那些你平时不怎么关注的东西,当你关注的时候,你会在不经意间发现一下子增加了很多。这种现象就是心理学中所说的“视网膜效应”,指的是当我们自己拥有一件东西或一项特征时,我们就会比平常人更多注意到别人是否跟我们一样具备这种特征。

“视网膜效应”也可以解释为:你所看到的世界,正是你内心世界的外在反映。假如你觉得这个世界都是抱怨的人,也许说明你平时便喜欢抱怨,如果你觉得周围的人脾气都很糟糕,很可能意味着你是一个脾气不太好的人。美国的戴尔·卡耐基先生很久以前就提出一个论点,那就是每个人的特质中大约有80%是长处和优点,而20%左右是我们的缺点。当一个人只知道自己的缺点是什么,而不知道发掘自己的优点时,“视网膜效应”就会促使这个人发现他身边也有许多人拥有类似的缺点,进而使他的人际关系无法改善,生活也不会快乐。

不妨环顾一下你生活的四周,你会发现,那些常常抱怨人性本恶的人,自身便是一位品德低下、脾气很坏的人;而那些认为周围的人都十分友好的人,他们自身便是与人为善的人。由此可见,我们心里的大部分忧伤其实是我们自己制造出来的,你之所以会产生失落、悲观、空虚、无助等消极的情绪,是因为你自身便充满着负面的事物。所以关于如何改变恶性情绪的命题,最终的落脚点是你自身,如果你试着让自己变得积极起来,你所看到的便会是一个十分可爱的世界,此时,你的不良情绪也便烟消云散了。

其实你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重要

某一天,你换了一个新发型,改变了以往的穿衣风格,穿了一件以往从来没有穿过的蓝色裙子,当你走出家门以后,不论是在上班途中,还是进入公司的大门后,你都会感觉所有的人都在看着自己,都在对自己的外貌和穿着品头论足,这种现象便是心理学中所说的“焦点效应”。

“焦点效应”,也叫做社会焦点效应,指的是人们常常高估周围人对自己外表和行为的关注度。也就是说,人类往往会把自己视为一切的中心,并且直觉地高估别人对我们的注意程度。

关于焦点效应,心理学家季洛维奇曾经用实验验证过,在实验中,他让一名被试者穿了一件画有喜剧演员头像的T恤。然后以等候参加实验为借口,让这名被试者坐在其他另外五位穿普通衣服的学生中间。随后,实验者让被试者作出判断,让他估计一下那五位学生有几名注意到了他的T恤。被试者回答说大概50%以上的人。然而,事实上,当向那五位学生提问时,只有10%~20%的学生回答说注意到了被试者的穿着。

焦点效应常会导致人们过度关注自我,过分在意自己在公众场合的表现,为一些自以为是的小尴尬而懊悔郁闷,比如,你会为参加同学聚会时不慎把饮料撒在身上而懊恼不已,你会因为在一个Party上摔了一跤而感到万分尴尬,你也会因为在员工会议上回答不出老板的问题而恨恨不已。其实这种负面的心理不过是庸人自扰罢了,因为事实上很多人都没有留意到你所认为的窘态。

很多时候,都是我们对自己过分关注,并以此联想到别人也会如此关注自己。其实,这不过是“焦点效应”在作怪罢了,总觉得自己是人们视线的焦点,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受着监控,这样就会让人产生社交恐惧。社交恐惧者总是“感到”在人群中大家都在关注自己。不自觉地高估自己的社交失误和公众心理疏忽的明显度。比如,一个人不小心触动了图书馆的警铃,或者自己是宴会上唯一一个没有为主人准备礼物的客人,他可能会非常苦恼。但是研究发现,个体所受的折磨别人不太可能会注意到,还可能很快会忘记。

如果你不是演艺明星,或者某个位高权重的人物,通常来说,其实你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重要,在人群中,你所受到的关注也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多。因此,你根本没有必要为自己在公共场合的失当之举而耿耿于怀,或者因为害怕他人评价而不敢尝试某件事情,因为不论你的表现是好还是坏,他人遗忘的速度总是快于你的想象,甚至转身以后,他们便不再记得你曾经做过什么。

哭不一定比笑差

随着我们渐渐地长大,形形色色的压力也接踵而来,升学压力、就业压力、业绩压力、社交压力、家庭压力……当面对这些压力的时候,有一种理论是:挺住,打死也不能哭!否则便说明你在向这个世界示弱,是一种弱者的表现。然而心理学证明,当一个人遭遇极大痛苦的时候,哭不一定比笑差,适当地释放反而有助于缓解不良的情绪。

英国诗人丁尼生在一首诗中记述了一件事:一位战士战死,有人将他的尸首带到他妻子面前。妻子见后发呆,强制告诉自己不能哭。丁尼生说:“她必须哭,否则她将会死去。”但始终没有办法使她哭。后来一位聪明的奶娘将她的小孩带到她的眼前,看着失去父爱的孩子,妻子情不自禁哭了出来。她对孩子说:“我亲爱的孩子,我将会为你好好活着。”通过一场痛哭,妻子强压的高度心理紧张得到了缓解,使其能够坦然地面对失去至爱的伤痛。

因哭泣而产生心情舒畅、避免不幸后果的现象,在心理学中有一个专有名词,称为“哭泣效应”。那么,为什么哭泣会产生积极的效应呢?原因有如下两方面:

其一,通过流泪能排泄出有害于人体健康的化学物质。在通常情况下,哭泣会扰乱人的生理功能,使呼吸失去规律,造成不规律心跳。有的人哭泣后会出现睡不好觉、吃不下饭的情况。不过,当人在遭遇到严重的精神创伤时,毫无顾忌地大哭一场,反而有利于人摆脱不良情绪。1957年,美国化学家布鲁纳西首先发现,动感情的眼泪与因洋葱刺激而流的眼泪,其化学成分是不同的。美国生物学家弗雷也认为,一个人在悲痛时流出的眼泪与因伤风感冒或风沙入眼流的眼泪,所含的化学成分是不同的。他们认为,人在悲伤时流出的眼泪是有益于健康的。也就是说,人在悲伤时的哭泣等同于一个排毒的过程。

其二,哭泣有助于缓解人极度紧张的状态。大量研究证明,一个人如果处于极度紧张的状态,就会分泌出去甲肾上腺素类的荷尔蒙,这种荷尔蒙适量分泌对人体有益,但此时已大量分泌,远远超过限度,因此血压就上升,血流就不畅,从而引发高血压,同时还会产生大量的活性氧,并生成过氧化脂质这种老化物质,从而大大提高患病率,因此,有人称“精神状态紧张是万恶之源”。关于对抗精神紧张的法宝,哭泣无疑是非常有效的一个。

因此,当你遭遇痛苦的时候,与其把自己封闭在家中独自消沉,不如与一个值得信赖的朋友见一下面,趴在他的肩膀上痛痛快快地哭一场。当哭泣终结的时候,你会发现,那些悲伤抑郁的情绪已经不翼而飞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