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解放军胜利秘诀:新一代必读军史

解放军胜利秘诀:新一代必读军史

时间:2023-12-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文武全才的儒将,任总参谋长时间最长的叶剑英在十大元帅中列名最后的叶剑英,在中国革命几个关键时刻起过力挽狂澜折的作用。作为一个文武全才的儒将,叶剑英所到之处都显示出过人的才干。日后他的文武全才,正是从此时打下基础。红军时期的叶剑英。继刘伯承之后,叶剑英成为人民军队的第二任总参谋长。当时华国锋曾一度推叶剑英担任党的一把手,却受到婉拒。

解放军胜利秘诀:新一代必读军史

文武全才的儒将,任总参谋长时间最长的叶剑英

在十大元帅中列名最后的叶剑英,在中国革命几个关键时刻起过力挽狂澜折的作用。他在革命战争时期没有担任过某一个战略区的指挥员,却长期在统帅部运筹帷幄,在红军、八路军解放战争期间都担任过总参谋长,党内领导多以“叶参座”相称。

作为一个文武全才的儒将,叶剑英所到之处都显示出过人的才干。近代中国历史上的三个重要人物孙中山蒋介石毛泽东,都对他的军事才干非常欣赏。

叶剑英于1897年出生于广东梅县农村一个小商人之家。他5岁时入私塾,在入三堡学堂、东山中学时,除文史诗词成绩突出外,又兼习军事体育,精于剑棍。日后他的文武全才,正是从此时打下基础。

中学毕业后,叶剑英当过小学教员,依侨乡的习惯于19岁时到马来西亚谋事。因受歧视和遭资本家欺压,愤然于1917年回国考入云南讲武堂,想走从军强国之路。两年半后以全校最优异的成绩毕业,谢绝挽留返乡入粤军任参谋、炮兵教官,曾在1923年陈炯明叛变时亲自操炮向叛军开火以掩护孙中山脱险,备受这位民国大总统称赞。

红军时期的叶剑英。

黄埔军校成立时,叶剑英担任教授部副主任,后来又任副师长,北伐战争中因战功升少将师长。1927年蒋介石发动反共政变时曾拉拢他,叶剑英却抛弃每月可得上万薪饷的地位,赶到武汉向中共提出入党申请,并得到周恩来的批准。革命危急关头的这种表现,恰如同他诗中所说的“经得艰难考验时”。

1927年秋叶剑英接受党的批示返回广州,在国民党军张发奎的第四军任参谋长,暗中筹划起义。同年12月广州起义爆发,他任红军副总指挥。翌年他赴苏联入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原中山大学),系统地学习了马列主义理论。1930年秋回到上海,与刘伯承等一同翻译了苏军的条令。翌年春他进入赣南根据地,在毛泽东、朱德领导下负责参谋部,后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军委会的首任参谋部长。继刘伯承之后,叶剑英成为人民军队的第二任总参谋长。

1932年叶剑英与刘伯承对调,任红军学校校长。长征中任军委第一纵队司令员、前敌指挥部参谋长。到达陕北后,他任一方面军参谋长,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任八路军参谋长。不过他长期在国民党统治区工作,同周恩来、董必武并列为“中共外交三骑士”。1941年叶剑英从重庆回延安主管总参谋部工作,1945年在中共“七大”当选中央委员。(www.xing528.com)

解放战争之初,叶剑英仍以中共军队总参谋长的身份赴国民党统治区,任美国、国民党、共产党合组的军事三人小组的中共代表。1947年2月他返回延安,随后去晋西北任中央后方委员会书记,负责对转战陕北的毛泽东、周恩来所率的中央机关实施保障。1949年北平解放后负责领导接管北平,为中共派出的首任市长。同年秋又任中共华南分局第一书记,率干部南下,广州解放后任市长兼广东军区司令员。

叶剑英长期以八路军总参谋长的公开身份到国统区工作,除进行外交和统战工作,还曾主管秘密工作,如深入军统电台的张露萍领导小组即由他掌握。驻北平时他曾想出一些巧妙的接头办法,如外出时为甩掉跟随的特务汽车,把车开到东安市场前突然刹住,然后跳下来消失于人头攒动中。特务们只好在他的汽车旁等候,谁知叶剑英已到另外一个门口,乘上地下党准备好的汽车赶到秘密联络点。

1953年叶剑英由中南军区代司令员的位置上调到北京,主管军训等工作,后来任军事科学院首任院长。“文革”后期,老帅中间只有他因受到毛泽东的特别信任,能继续在位主持军队工作,在逆流中支撑着军队。

叶剑英晚年为国家作出的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功绩,便是1976年10月坐镇指挥,一举粉碎祸国殃民的“四人帮”。虽然华国锋作为党内的第一把手领导了抓捕,然而当时叶剑英是在位的党中央副主席资格最高、最为德高望重的人,在斗争中起了举足轻重的关键作用。

粉碎“四人帮”,新中国得以转危为安。当时华国锋曾一度推叶剑英担任党的一把手,却受到婉拒。此后,叶剑英任党中央副主席、人大委员长,不久因“身欲奋飞兮病在床”,主动提出退出领导岗位。1986年他在久病后逝世,终于89岁。

叶剑英生长于广东侨乡,闽粤的人穷困经常出海闯南洋,他本人也有过出洋的经历,然而不久还是回到苦难的祖国。为救国救民,他从容地参加共产党走向革命之路,并以特有的才华在党内军内成为智多星式的“参座”。这除了受特定时代革命风潮影响,还在于他有爱国爱民的赤子之心。

在中共党内军内的高层领导中,毛泽东很称赞叶剑英的文才,尤其说他“善七律”。他同毛泽东、陈毅一样,都是诗人兼革命家、军事家。这种人生道路,也向人们昭示出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与革命、对外开放相结合,能够培养出适合中国特色需要的杰出人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