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孩子自主选择课外书,激励好习惯

孩子自主选择课外书,激励好习惯

时间:2023-12-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培养孩子自己选择课外书的能力无选择地读书,是时间和精力上的浪费,是治学的大敌。孩子小时,完全由家长代替他选择图书。在孩子渐渐长大的过程中,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向引导和规范孩子,让孩子学会自己选择课外书。孩子的学习能力、阅读能力达到什么水平,应选择与之相适应的书籍。如果选择阅读的书内容过于深了,或者过于浅了,进入大脑的信息与已有的知识结构就不相适应,当然也就不能引起大脑的积极反应。

孩子自主选择课外书,激励好习惯

培养孩子自己选择课外书的能力

无选择地读书,是时间和精力上的浪费,是治学的大敌。人类数千年的文明历史,积累了如高山大海一般浩博的书籍,任何人都不可能将它们一一读遍。那么我们如何登书山、入书海去寻珍探宝,有选择地阅读呢?孩子小时,完全由家长代替他选择图书。在孩子渐渐长大的过程中,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向引导和规范孩子,让孩子学会自己选择课外书。

1.选择最有价值的书读

书籍卷帙浩繁,在内容质量上也是各不相同的。其中有精品,也有劣作,有反映最新研究成果的,也有几百年前的“新技术”。因此,对所读的书要进行审慎挑选,分清良莠,选择最有价值的引导孩子积极向上的书阅读。

2.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读

在书籍的宝库中,优秀的作品是十分丰富的,但里面也还有一个选择的问题,不能拿到一本就读一本。关于这个问题,这里有一个好主张,即:循序渐进。中国当代数学家华罗庚教授也说过,读书“好比爬梯子,要一步一步地来,您要想快些,一脚跨四五步,非掉下来不可”。

孩子的学习能力、阅读能力达到什么水平,应选择与之相适应的书籍。如果选择阅读的书内容过于深了,或者过于浅了,进入大脑的信息与已有的知识结构就不相适应,当然也就不能引起大脑的积极反应。因此,我们必须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按照循序渐进的规律来进行阅读。

3.结合课堂教学,有计划地阅读(www.xing528.com)

要使读书的内容与大脑已有的知识结构相适应,结合课堂学习选择书籍有计划地读,是一个有效的方法,对知识网络拓宽和加深非常有帮助。

4.确定方向,有系统地阅读

一位教育家指出:一个学生到了中学阶段,就应当有一门特别喜爱的学科,有一样入迷的课外活动。也就是说,应当有正确的爱好和志向,这样,就可以根据孩子的爱好,确定方向,有系统地阅读。

5.选择爱好,确定读书的重点

孩子有了一定的爱好,就可以根据这一爱好认准目标,从而确定读书范围,进行重点阅读。

读书应当有重点,但也不能只盯在一处。处在人类知识以几何级数增长的时期,各种知识互相渗透、纵横交错,围绕重点阅读的同时,还应扩展阅读的范围。确定方向,有重点地读书,可以树立起知识的骨架,由此及彼,扩展开去读书,可以添上知识的血肉。这两者结合起来,就可以构成一个完整的立体化的知识网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