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提升幸福感的秘诀:学会知足与满足

提升幸福感的秘诀:学会知足与满足

时间:2023-12-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物欲不仅是一个人信念的动力,更是一个社会向前迈进的“燃料”。老子看看书生一副大惑不解的样子,便不厌其烦地说道:“……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止,常足矣。”人之求利,是在情理之中,求不得亦是正常的。现实中,由于金钱欲膨胀,因而贪污、受贿,从而被判刑,被罚没资产,到头来要得到的没有得到却又失去了许多,这样的例子不少,千万要引以为戒啊。

提升幸福感的秘诀:学会知足与满足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物欲不仅是一个人信念的动力,更是一个社会向前迈进的“燃料”。所以作为一个有上进心的人不能没有物欲,然而,如果欲望太强就变成了贪婪,而贪婪则足以使人毁灭。

古时有一个官场不得意的读书人来请教老子:“我读书奋斗多年,仍然谋不到一官半职,很惭愧,我该怎么办呢?”

老子笑了笑,然后慢条斯理地说道:“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痛?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书生听了,呆了半晌,两只眼睛直望着老子。

老子看看书生一副大惑不解的样子,便不厌其烦地说道:“……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止,常足矣。”

书生这次听懂了,苦涩地点了一下头,默默地走开了。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之求利,是在情理之中,求不得亦是正常的。但贪婪的膨胀往往因为有了某种机缘,如拥有了某项权力,尝到了因这种权力带来的甜头,就想无本万利,甚至不断采用非法手段来达到这些目的。

古时有一则寓言叫“齐人盗金”,说的是齐国有一个非常贪婪的人,一天他路过集市,看见摊子上待出售的黄金,拿起一块就走,被人捉住后,他说:“吾不见人,徒见金。”(www.xing528.com)

这个例子说明贪婪有时候也是专注情绪的一种方式,贪婪的人在获得他所渴望的权力、金钱和女色时,有一种发狂的快感,在这一刻他是非常专注的,仿佛他正与贪婪的对象融为一体。

“马无夜草不肥,人无横财不富”,“饿死胆小的,撑死胆大的”。这一类说法,常被引为贪婪行为的借口,许多人在被法律制裁之后都坦言这种格言是自己贪得无厌行为的初衷,所区别的只是采用的方式不同而已。只要存在暴富的可能,就会有人铤而走险。

每个人的情绪都是一个多维的系统,但是这个系统中的每一维度的决堤都可能使情绪崩溃,贪婪的情绪维度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一旦贪婪的对象成为专注的焦点,原先的多维系统就迅速崩溃了。所谓“唯利是图”、“见利忘义”,都是指情绪系统的制约机制已经失效的意思。

现实中,由于金钱欲膨胀,因而贪污、受贿,从而被判刑,被罚没资产,到头来要得到的没有得到却又失去了许多,这样的例子不少,千万要引以为戒啊。

人赤条条地来到这个世界上,不可能永久地拥有什么,当你煞费心机地所获取来的又在自己赤条条地离开了之前交给他人的时候,那会是怎样的一种心态呢!我们不妨换种想法:假使我们能对我们现有的一切感到满足,那么,我们便会洒脱得自得其乐,幸福也在其中。所以有人提出:人生是这样短暂,我们纵然身在陋巷,也应享受每一刻美好的时光。

品悟人生

作为一个有上进心的人不能没有物欲,然而,如果欲望太强就变成了贪婪,而贪婪则足以使人毁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