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百位名人独特思维巧解结

百位名人独特思维巧解结

时间:2023-12-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亚历山大独特思维巧解结亚历山大大帝,古代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帝国皇帝。亚历山大满怀信心地驱马前去解结。这是一个神奇的故事,马其顿将军亚历山大面对神秘的“哥顿神结”茫无头绪,百思不得其解,最终灵机一动,一剑斩断“哥顿神结”。亚历山大不是被习惯势力和思维束缚,而是大胆地摒弃了常规的、死板的传统规则,他采用的是独特的思维方式,用快刀斩乱麻的行动彻底解开了神结。

百位名人独特思维巧解结

亚历山大独特思维巧解结

亚历山大大帝(公元前356—323年),古代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帝国皇帝。世界古代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他足智多谋,在担任马其顿国王的短短13年中,以其雄才大略东征西讨,先是确立了在全希腊的统治地位,后又灭亡了波斯帝国。在横跨欧、亚的辽阔土地上,建立起了一个西起希腊、马其顿,东到印度河流域的以巴比伦为首都的庞大帝国,创下了前无古人的辉煌业绩,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经济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进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古希腊的佛里几亚国的国王葛第士,用非常精妙的方式,在他的一个战车的轭上打了一串结。并且葛第士预言:如果谁能解开这个结,那么这个人就可以征服亚洲,成为真正的亚细亚王。然而直到公元前334年,仍然还没有一个人能成功地打开这个“哥顿神结”。

公元前333年,马其顿的将军亚历山大率领军队进入亚洲的一个城市扎营避寒。他听说城里有一个著名的预言:谁能解开城中那复杂的“哥顿神结”,谁就会成为亚细亚王。

亚历山大满怀信心地驱马前去解结。可是,他尝试了几个星期都无法找到结的两端,但他又不甘罢休。

亚历山大思来想去,突然顿悟:“我何不自己制定一个解结的规则呢?”

于是,亚历山大利剑出鞘,他将“哥顿神结”砍成两半,结被彻底“解”开了。

后来,亚历山大果然一举占领了比希腊大50倍的波斯帝国,实现了葛第士的预言。

这是一个神奇的故事,马其顿将军亚历山大面对神秘的“哥顿神结”茫无头绪,百思不得其解,最终灵机一动,一剑斩断“哥顿神结”。亚历山大不是被习惯势力和思维束缚,而是大胆地摒弃了常规的、死板的传统规则,他采用的是独特的思维方式,用快刀斩乱麻的行动彻底解开了神结。用现在的话说,是一种不拘泥于常规的套路,“不按牌理出牌”,一种创造制胜的解法。面对难题,不要墨守成规,而要大胆创新。(www.xing528.com)

或许每个人都知道绳结可以斩断,但真正做到的却只有亚历山大一个人。

亨利·法布尔曾做过一项有趣的研究。他研究的是巡游毛虫。

这些毛虫在树上排成长长的队伍前进,有一条带头,其余跟着。法布尔把一组毛虫放在一个大花盆的边上,使它们首尾相接,排成一个圆形。这些毛虫开始动了,像一个长长的游行队伍,没有头,也没有尾。法布尔在毛虫队伍旁边摆了一些食物。如果这些毛虫要想得到食物就要解散队伍,不再一条接一条前进。法布尔预想,毛虫很快会厌倦这种毫无用处的爬行,而转向食物。可是毛虫没有这样做。出于纯粹的本能,毛虫竟沿着花盆边一直以同样的速度走了7天7夜。它们一直会走到饿死为止。

这些毛虫遵守着它们的本能、习惯、传统、先例、过去的经验、惯例,它们干活很卖力,但毫无成果。许多办事不成功者就和这些毛虫差不多,他们自以为忙碌就是成就,干活本身就是成功。

成功的尺度不是做了多少工作,套用了多少经验,而是有多少成果。没有成果的付出只是徒劳。如果在社会中做事时能够破除经验和陈规俗套的拘泥,博采众家之长,就会走进人生的一个至高境界。

“我就不信!”人们常常这样说。这话是值得鼓励和付诸实践的。因为这是一种挑战复制性意识的一种思维,这也是一种不服模式、不服规则的创新的理念。我们不能只是一味地服从老规矩,也不能只循规蹈矩地做事和做人;而是应该有自己的独立思考的习惯,应该有怀疑的态度,应该有充分的自信,应该有不服传统与规则的反叛精神,只有这样,我们才可能创造出新的奇迹。但是,只会说“我就不相信”这句话还远远不够,还要付诸行动,要像亚历山大那样,不但有始终不渝的信念,而且还要有坚忍不拔的魄力和努力。

古人云:“法无定法,万法归宗。是法非法,非法亦法。法者招数也,无法者无招也,指南针无招,无招者,无定招也。”的确,世界上的事情,原本是非常简单的,纵使百般的跋涉,千般的辛苦才到达终点,却发现原来终点也是起点。古人云:“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因妄想而生挂碍,因挂碍而生恐怖,因恐怖而生迷惑。人生中最大的风险不是来自别人或外物,而是源于自我的迷惑。超然于自我,也就超然于生活的表象。此乃最难,也最易。

不要被原本的思维禁锢,打开思路,抛却原本的模式,创造自己的打开“哥顿神结”的方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