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亚历山大帝国兴衰与东侵:世界古代史成果

亚历山大帝国兴衰与东侵:世界古代史成果

时间:2023-08-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亚历山大东侵的历史背景 亚历山大东侵是希腊奴隶主和马其顿贵族对东方的侵略战争。在亚历山大东侵的前夕,波斯帝国内部矛盾重重,已濒临崩溃的边缘。亚历山大在逗留埃及期间,还在尼罗河三角洲的西北部建立一座新城,并以自己的名子命名为亚历山大里亚。对埃及的征服结束了亚历山大对波斯战争的第一阶段,至此,波斯帝国所属的西部地区已完全落入亚历山大之手。

亚历山大帝国兴衰与东侵:世界古代史成果

科林斯会议以后,正忙于准备东侵波斯腓力二世,于公元前336年突然被刺身亡。腓力刚满二十岁的儿子亚历山大继位(公元前336—323年)。亚历山大曾就学于希腊著名学者亚里斯多德,深受希腊文化的熏陶。他从十六岁起,就随父出征,曾参加著名的喀罗尼亚战役的部分指挥,也经常参预政务。他是一位具有卓越才能而又野心勃勃的人物。他在镇压马其顿贵族的叛乱、北方各部落和希腊反马其顿的起义之后,紧接着于公元前334年便率军东侵波斯。

亚历山大东侵的历史背景 亚历山大东侵是希腊奴隶主和马其顿贵族对东方的侵略战争。这场战争自公元前334到325年,持续将近十年之久,结果形成一个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奴隶制大帝国。

公元前4世纪后期,由亚历山大组织和领导的侵略波斯的战争,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以后的希腊,由于奴隶制的进一步发展和自由民内部分化的加剧,造成大批小生产者贫困破产,沦为“游民无产者”。这不仅瓦解了城邦的社会基础,而且使阶级斗争进一步尖锐化和复杂化。当时除奴隶反对奴隶主的激烈斗争外,还有贫民反对富人的斗争。这就使希腊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受到严重威胁,从而使城邦制度陷入危机。此外,公元前387年的安太尔西达和约,不仅使波斯重新统治了小亚西岸希腊各城邦,而且还使全希腊屈从于波斯的势力之下。同时,波斯及其庇护下的腓尼基各城市的舰队,又重新活跃于爱琴海的广大区域,希腊各邦的商业活动范围因而大大地缩小了,这也加深了希腊各邦的危机。在上述情况下,希腊各邦的大奴隶主们要求由马其顿来统治希腊,建立强大的政权,以便对内镇压奴隶和贫民的起义,对外对波斯进行战争,靠掠夺亚洲的土地、财富和奴隶来解决城邦危机。雅典亲马其顿派首领伊索克拉特的主张,集中反映了希腊各邦大奴隶主的要求。工商业奴隶主为了取得廉价原料和商品市场,则要求扩大和东方的贸易。沦为“游民无产者”的广大群众则希望充当雇佣兵以寻求出路。

至于公元前4世纪的马其顿,阶级分化虽不似希腊各邦显著,但由于村社的解体和贵族对土地的侵占,已经开始出现土地缺乏的现象,而且商品交换与奴隶制也有所发展。这就使马其顿贵族产生新的侵略野心,马其顿统治集团也企图以发动对波斯战争的方法,来转移希腊反马其顿运动的视线。

公元前4世纪波斯帝国的衰落,有利于希腊奴隶主阶级和马其顿贵族实现其侵略计划。在亚历山大东侵的前夕,波斯帝国内部矛盾重重,已濒临崩溃的边缘。无休止的争夺王位的战争和地方总督的叛变,严重地削弱了帝国的力量。在帝国西部的小亚、腓尼基和埃及等地,由于苦于波斯统治者的压迫和掠夺,经常掀起暴动,它们无时不企图摆脱波斯的统治而独立

东侵的经过和帝国的形成 公元前334年春,亚历山大率步兵三万、骑兵五千和战舰一百六十艘,开始东侵。马其顿军队渡过赫勒斯滂海峡进入亚洲后,在马尔马拉海南岸的格拉尼库河畔与波斯军首次交锋。战斗开始后,亚历山大亲率马其顿骑兵渡过格拉尼库河,冲入敌军阵地,波斯军全线溃退,死伤惨重,二千余人被俘。格拉尼库河战役的胜利,为马其顿军征服整个小亚创造了条件。公元前334年夏,亚历山大占领撒狄城,小亚大部分希腊城邦归顺亚历山大,只有在米利都和哈利卡纳苏城才遇到波斯军中希腊雇佣军的抵抗。此后,马其顿军队征服小亚内部地区,并在弗里吉亚古城戈尔狄翁过冬。然后,马其顿大军越过托鲁斯山,占领小亚南部滨海城市塔尔苏斯。亚历山大因病在塔尔苏斯停留一个时期以后,便率军向叙利亚北部推进。

公元前333年夏,当亚历山大率军向叙利亚北部推进的时候,波斯王大流士三世亲统大军占据了亚历山大后方的伊苏斯城(在小亚南部沿海的品那洛斯河口附近),切断了马其顿军与小亚根据地的陆上交通线。亚历山大闻讯后立即回师伊苏斯,与波斯军展开一场激战。战斗开始后,亚历山大率马其顿骑兵冲进品那洛斯河,涉水猛攻大流士三世督战的波斯军中央阵地。大流士三世见势不妙,怆惶逃走。由于主帅临阵脱逃,中央阵地动摇,全军迅速溃败。亚历山大突入大流士三世的军营,掳获大量武器、财宝,并俘虏了随军出征的大流士三世的母亲、妻子和两个女儿。

伊苏斯战役大大削弱了波斯的军事力量,为亚历山大征服叙利亚、腓基尼和埃及开辟了道路。亚历山大在拒绝大流士三世的议和要求后,继续向南推进。腓尼基大多数城市不战而降,只有推罗城进行了坚决的抵抗。马其顿军经过七个月的围攻(约公元前332年1月一8月),使用了撞城槌、攻城塔和穿城螺旋锥等当时所有的攻城武器,并付出了重大的牺牲,才攻克这座城市。推罗居民惨遭屠杀,三万妇女、儿童被卖为奴隶。

公元前332年冬,亚历山大率军南下,侵入埃及。由于苦于波斯压迫的埃及人把亚历山大当作自己的“救星”,马其顿军队没有遭到抵抗。亚历山大为了巩固在埃及的统治,表示保护和支持埃及的神庙,甚至对西瓦绦洲的阿蒙神庙进行了一次隆重的朝拜。埃及的祭司则宣布亚历山大是太阳神阿蒙之子,古代法老的合法继承人,并预言他将成为全世界的统治者。亚历山大在逗留埃及期间,还在尼罗河三角洲的西北部建立一座新城,并以自己的名子命名为亚历山大里亚。这个城市在以后许多世纪中一直是东部地中海重要的贸易和文化中心之一。

对埃及的征服结束了亚历山大对波斯战争的第一阶段,至此,波斯帝国所属的西部地区已完全落入亚历山大之手。其结果是波斯帝国与地中海的联系完全被切断,从而保证了马其顿军队与希腊·马其顿后方的联系。(www.xing528.com)

公元前331年初春,亚历山大在埃及补充了自己的军队以后,便率军向东部进军,经过巴勒斯坦、叙利亚进至两河流域,开始了夺取波斯帝国东部地区的战斗。同年10月1日,在底格里斯河左岸的高加米拉原野(在古城尼尼微附近),马其顿军与大流士三世所率优势的波斯军进行了一场最大的战斗。战斗开始后,波斯军首先发动进攻。当马其顿骑兵被波斯军左翼骑兵冲击而陷入混乱之际,大流士三世下令装备锋利刀剑的战车兵向马其顿猛扑过去,指望一举冲破马其顿方阵。可是,当波斯战车冲来时,马其顿军给它们让开一条通路,然后以预先埋伏好的马其顿弓箭手给以迎头痛击。由于主力战车兵进攻的扑空,波斯军队形顿时混乱。这时,亚历山大亲自率领强大的马其顿骑兵突击队向波斯军左翼猛冲过去,并且转而冲向大流士三世,马其顿的方阵步兵又给予骑兵的冲锋以有力的支援。在马其顿骑兵和步兵强大进攻的形势下,大流士三世受到震惊,于是又重演了伊苏斯战役临阵脱逃的丑剧。结果,波斯军全线溃败,大流士三世率残军向东逃跑。

高加米拉战役是一次决定波斯帝国命运的战役。在这次战役中,波斯的精锐部队已大部被歼,大流士三世已没有可能重新聚集军队与亚历山大再战。此后,亚历山大率军继续东进,长驱直入两河流域和波斯本土,先后占领了波斯的最大城市巴比伦、波斯首都苏撒、古都帕塞波里斯和米提旧都埃克巴坦那。亚历山大洗劫了王宫和金库,夺得大量金银财宝,并纵兵掠夺当地居民。为了追踪大流士三世,亚历山大于公元前330年冬,从埃克巴坦那挥师东进,侵入安息和大夏。当亚历山大即将赶上大流士三世时,以波斯的大夏总督比索斯为首的叛军,已把大流士三世杀死,并宣布比索斯为王。亚历山大追擒了比索斯,并以背叛君主罪名,把他处以极刑。

波斯末帝大流士三世的死亡,宣告阿黑门尼德王朝的波斯帝国的终结,作为马其顿王、希腊同盟首领的亚历山大,便成为波斯帝国的统治者。至此,亚历山大帝国开始形成。这时,亚历山大为了建立更大的霸权,继续向东进军,开始征服波斯帝国的东方各省。

公元前329年,亚历山大率军从大夏出发,渡乌浒河(今阿姆河)侵入索格底亚那(粟特)。在攻占其首府玛拉干达(今称撒马尔罕)时,亚历山大的军队遭到索格底亚那各部落的强烈抵抗。同年,当亚历山大的军队进抵波斯帝国东北部地区的斐加那盘地(今称锡尔河上游)时,在它的后方,已被征服的索格底亚那地区,爆发了斯皮塔麦涅斯领导的索格底亚那部落大起义。起义者在当地各族居民的支持下,歼灭了马其顿的驻防军和亚历山大派来的援军,然后围攻玛拉干达,一直坚持到亚历山大亲临战地才撤退。亚历山大费了很大力气才镇压了这次起义。中亚各族居民的强烈反抗使亚历山大军队无法控制广大领土,只能占领一些据点,并使亚历山大在这里滞留达三年(公元前330—327年)之久。为了与当地居民作斗争,亚历山大在中亚建立了许多要塞城市,皆命名为亚历山大里亚。在中亚期间,亚历山大军队中的部分高级将领开始反对继续东进,亚历山大镇压了持异议者。为了缓和同被征服地区居民的矛盾,亚历山大开始采取拉拢波斯和中亚贵族的政策,他娶了一个大夏贵族的女儿罗克珊为妻。

公元前327年春,亚历山大率军从中亚侵入印度,在印度河上游(五河流域)的支流希达斯佩斯河,亚历山大的军队与西部印度波鲁斯王的军队进行一场大战,结果波鲁斯王的军队被击败。相传亚历山大的军队在这次战役中获得七万俘虏、许多军备和战象。此后,亚历山大继续率军东进,直达希帕西斯河(印度河支流),企图征服印度腹地。但是,亚历山大的士兵由于疫于长期征战以及对印度热带气候的不习惯,拒绝继续前进,要求回家。在这种情况下,亚历山大被迫作出撤军的决定。公元前326年冬,亚历山大率军沿印度河南下直达印度河三角洲,然后分海路和陆路并行西归。一部分军队由海军将领涅阿尔库斯率领,取海路沿伊朗海岸直趋波斯湾;另一部分由亚历山大率领,取陆路经格德罗西亚(今称俾路支斯坦)、卡尔马尼亚和波斯本部西进。

公元前324年初,海陆两路军队会师于巴比伦尼亚的奥皮斯城,亚历山大回到巴比伦城,并以巴比伦城作为帝国的首都。亚历山大东侵的结果,使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空前庞大的奴隶制帝国一 亚历山大帝国最后形成。帝国疆域西起希腊、马其顿,东到印度河流域,南临埃及(尼罗河第一瀑布),北达中亚的药杀水。

亚历山大的远征和庞大帝国的形成具有深远的影响。这次远征是对东方各族人民的野蛮侵略,给东方各国人民带来严重灾难。马其顿军队所到之处,许多城市被洗劫一空,一些城市被摧毁,无数居民被屠杀,成千上万的居民被卖为奴隶。但它在客观上也促进了希腊与东方之间的经济联系和文化交流。在经济方面,亚历山大在征服地区建立数十个新城市(亚历山大里亚),它们既是统治当地居民的军事据点,又是希腊人经济活动中心。许多随远征军迁居到东方的希腊奴隶主,在城市里开设手工作坊,经营商业和贩卖奴隶。大量希腊贫民因服务于军队而致富,变成奴隶主,以商人、军队的身份留居东方。这一方面扩大了希腊与东方的经济联系,另一方面也使公元前4世纪希腊的危机得到一定程度的克服,并且使奴隶制社会在其高级发展阶段上重复其过程。这就是说,被剥削的地域更加扩大而被剥削的奴隶也增多了。在文化方面,由于亚历山大在东侵中随军带了许多学者,他们搜集了许多有关地理学植物学动物学的资料和标本,从而扩大了古代知识的范围,丰富了科学研究资料,开扩了思想境界,并且使东西方文化相互补充。这些都促进了这个地区以后一段时期科学和艺术的繁荣。

亚历山大帝国的分裂 亚历山大对他的庞大帝国的统治,沿袭了波斯的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当他在高加米拉战役击败大流士三世以后,就开始采用波斯帝国的服饰和专制帝国的朝仪。他保留了波斯的宗教信仰。帝国的中央政权完全操在国王和马其顿贵族手里。在地方设立了行省,任命总督和军事长官分别治理。但和波斯不同的是,他从行省总督手中分出了财权,设置了由他直接控制的财务官。为了缓和同被征服地区居民的矛盾,亚历山大把一些归顺的东方贵族任命为地方统治者,许多行省总督就是从波斯贵族中任命的。但行省的军事长官则都由马其顿人或希腊人担任。他还鼓动军队将士和波斯贵族妇女通婚。为此,他于公元前324年在苏撒举办一次马其顿将士与波斯贵族妇女结婚的“婚礼大庆典”。在这个婚礼庆典上,除亚历山大与大流士三世的女儿斯塔提拉结婚外,有上万的马其顿将士与波斯贵族妇女结婚。尽管亚历山大想出各种各样的措施来统治他的庞大帝国,但由于它是靠武力征服而迅速建立起来的各个部落、部族的混合物,没有统一的经济基础,而且内部又很少联系,所以它的解体是不可避免的。正如斯大林在提到居鲁士帝国和亚历山大帝国的特征时指出:它们“⋯⋯不曾有自己的经济基础,而是暂时的不巩固的军事行政的联合。⋯⋯这些帝国是一些各有各的生活方式、各有各的语言的部落和部族的集合体。”[3]

公元前323年6月,亚历山大正忙于征服西部地中海时,突然患恶性疟疾而死。此后,他的马其顿部将争做帝国继承人,各据一方,互相混战。直到公元前301年的伊普索斯(在小亚)之役,才结束他们之间混战的激烈时期。此后,在亚历山大帝国版图内,基本上分裂为三个较大的独立王国:安提柯王朝统治下的马其顿王国,托勒密王朝统治下的埃及王国和塞琉古王朝统治下的叙利亚王国(亦称塞琉古王国,我国史书称之为“条支”)。这些王国在公元前2世纪中期至1世纪后期,先后都为罗马所征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