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家教与成才:心情学作为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家教与成才:心情学作为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时间:2023-12-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再说再议“心情学”我写的几部著作中,多次议论了“心情”二字。也就是说,必须把“心情学”当作一门学问来议论,可能会研究得更加深刻一些。可否把“心情学”作为“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或者说作为“心理学”的分支学问来研究,有什么不可?研究这门学问通称为“心理学”,是研究心理规律的科学。从实践中感受到调控心情的差别,再从差别中研究心情学的效应。

家教与成才:心情学作为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再说再议“心情学”

我写的几部著作中,多次议论了“心情”二字。但总觉得就心情议论心情,说不清心情的深刻内涵。思来想去,又查阅了许多资料,应该在心情的后面再加上个“学”字。也就是说,必须把“心情学”当作一门学问来议论,可能会研究得更加深刻一些。

心理学”是大家公认的一门科学。可否把“心情学”作为“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或者说作为“心理学”的分支学问来研究,有什么不可?

心理,是指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感、性格、能力等的总称。是客观事实在头脑中的反映,也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研究这门学问通称为“心理学”,是研究心理规律的科学。

心情,是指人的情绪与心境,是一种比较微弱而持久的情感状态,往往在一段时间内,影响人的言行和情绪。古代诗人张籍诗中说:“犹疑少气力,渐觉有心情。”刘禹锡在《竹枝词》里说:“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岸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生动描绘了情景中人之心情。从这层意义上讲,研究人们的心情变化与调控,倒是一种非常大众、人人皆可受益的学问。

笔者最初的感觉是:心情好,一切事情都会好;心情坏,烦恼疾病接踵来;后来又发现,人的心情是由多种因素形成的,而且又是在不断变化的;再后来又觉得,人的心情是可以调控的。既可以由亲人和朋友间相互沟通和劝解而调整,也可以由自己换一种角度来调控。这正是我要潜心探讨与研究心情学的初衷和爱好

我家小孙女赵津,从小就是由奶奶和我带大的。我慢慢发现,她的心情和学习成绩有很大关系。平时学习很好,考试一直是班里的前三名。但到高中一年级的时候,一下掉到了后面。我仔细分析了这种情况,才发现她的心情出了问题,没有把学习放在心上。家里人越着急,免不了要说她几句,更加影响了她的心情,学习仍然没有起色。后来找到了她心情不好的主观原因与客观因素,采取了一些相应的措施,她的心情平静了,笑容也多了,学习也赶了上来。从她这些细微的心情变化,让我感悟到孩子们的学习与心情有很大关系。这就是:“心情好,学习就会好;学习好,心情会更好。”这不仅是个人感悟,而且成了孩子们学习的一条规律。正因为她的心情越来越好,才能顺利地考上了北京中央戏剧学院。这两年,她的心情仍然很好,在班里学习也是名列前茅,还在首都六所美术类大专院校竞赛时,一直闯进决赛,获得了优秀奖。(www.xing528.com)

就用这个理念,观察与分析了我熟悉的一些年轻人和老年人,同样惊喜地发现:无论是工作上或者是生活中,心情代表着一个人的性格和素质;心情左右着一个人的言行和情绪;心情也决定着办一件事的成功和失败;心情还影响着自己的身体健康。再从我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方面说,也让我逐步感悟到:自己心情不好的时候,这也不顺眼、那也看不惯,吃饭饭不香、睡觉睡不稳,越想越生气,越气越烦恼,甚至还会产生一种厌恶思想。后来返回头来一想,这又何必呢?与其自己与自己过不去,倒不如自解心宽随他去。一旦把心情调整好了,看见天也蓝了,碰见人也笑了,同样的饭菜也有味道了,同样的难题也可以迎刃而解了。这时候我又感悟到,人活在世界上,谁不会遇到些烦心事。人常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换句话说:人非圣贤,谁能没有点烦心之事?问题是看你用什么心情来对待它、分析它、化解它,这才叫本事。于是,我又总结出来老年人如何生活的几句话:康乐生活每一天,温馨享受每一月,从容安度每一年,只要天天心情好,多活10年20年……一些老年朋友听了这几句话,都觉得在理,甚至也有同感。这又是我研究心情学的一大进步。

研究心理学,大都是医生、教授和心理专家们的事。而研究心情学,却不分高官和大款,也不分少年和老年,凡是有头脑、会思考的人,都可以自当医生,自我调控。研究这门学问,既不用花钱投资,又不用打针吃药。只要能找到心情变化的一些规律,再应用自我调控的良药,就可以让好心情坚持得久一些,让坏心情转化得快一些。这里也有几条奥妙,不妨一试:

当你受到某些委屈的时候,不妨来一点“阿Q精神”,来一点自我安慰,来一点自解心宽。不管遇到什么委屈,工资照样发,有饭照样吃。只要自己不做亏心事,有点委屈算什么?人生在世,岂能尽如人意?只要保持“升降不惊,荣辱坦然”就能做心情的主人。看起来这是个笨办法,实际上是调整心情最有效的一副良药。

当别人对你不尊重的时候,不妨来一个换位思考。也就是说,你对别人尊重了没有?如果想让别人尊重自己,自己首先要尊重别人。人懂得尊重自己,因为苟且,所以有品位;人懂得尊重别人,因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人懂得尊重自然,因为不掠夺,所以有永续的智能。而尊重最基本的道德是诚实。只要有个诚诚实实的好心情,就不必计较别人尊重不尊重。

当你遇到天灾人祸的时候,免不了伤心悲痛,此乃人之常情。但有时候也得翻过来想一想,既然出了事,就应当冷静思考,面对现实。想痛哭,就哭一场;想倾诉,就诉一诉。千万不要憋在肚子里生闷气,更不可以心灰意懒钻牛角。最聪明的办法,就是要赶快调控好心情,尽快采取应对措施,让天灾减少损失,让人祸减少悲痛。到明天,太阳仍然会从东方升起,你应该干什么,就再干什么。从实践中感受到调控心情的差别,再从差别中研究心情学的效应。永远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态,时刻注重调节自己的心情,既是人生之享受,又是精神之支柱。

写于2009年7月8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