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能量守恒定律:爱的得失生悟法

能量守恒定律:爱的得失生悟法

时间:2023-12-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爱的得失——能量守恒定律“物质是不灭的,能量是守恒的”,这是自然界的公理。该公式表明,任何具有一定质量的物体都具有静止能量。因为相爱,我们已经交换了生命的能量,这些能量化作了晚年时点点滴滴的回忆,改变了人生的质量。真爱是过程,而不是目的。一个人生命中的“得”与“失”总是守恒的,我们在一个地方失去了,就一定会在另一个地方找回来。对爱情的聚散,不如用平常心来看: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能量守恒定律:爱的得失生悟法

爱的得失——能量守恒定律

“物质是不灭的,能量是守恒的”,这是自然界的公理。根据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定义:

要提高自己的个人魅力,增强竞争力,唯一的途径是提升自己的m值,进而提高总能量E(魅力)。

其中m0和m分别是物体的静止质量和动态质量,E是能量,v和c分别是物体的运动速度和光速。该公式表明,任何具有一定质量的物体都具有静止能量。虽然质量只有在特定的条件下才能够转化为能量,但是能量却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成另外一种形式。

当利用质能关系描述爱情时,E被定义为个人魅力指数,其与质量m是线性正比关系。人的质量(m)指人的包括外貌、职业、家庭和气质、修养、品行等因素在内的综合条件。要提高自己的个人魅力,增强竞争力,唯一的途径是提升自己的m值,进而提高总能量E(魅力)。

恋爱过程中,双方通过碰撞不断传递能量,其实是不断地将动能转换成势能,提升感情温度(E)。双方在这一过程中燃烧着自己,照亮、温暖着彼此。然而,当一段感情结束之后,人们往往感到心力交瘁、身心疲惫,有一种被掏空了、耗尽了的感觉,有的甚至于丧失了生活的勇气。此刻,大有“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感觉,但只能带着“一无所有”的悲凉感离开,感叹“为什么我的付出没有回报”。

其实不然,世间没有白谈的恋爱。因为曾经相遇、相识、相知,乃至携手走过了一段人生之路,双方从身到心都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可以是潜移默化的,可以是刻骨铭心的,也可以是追悔莫及的。从积极的一面看,为了追求自己的爱人,我们都自觉不自觉地充实、美化、修饰了自己,以提高自己在对方眼中的魅力(势能),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可爱。这是一个输出动能转化成势能的过程,我们的付出(动能)提升和完善了自我(势能)。因此,我们应该感谢那些曾经爱过我们的人和那些被自己所爱的人,因为爱的缘故,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大更宽了,我们自身也变得更成熟,更具魅力了。

因为相爱,我们已经交换了生命的能量,这些能量化作了晚年时点点滴滴的回忆,改变了人生的质量。

我们应该衷心地感谢那些没有结果的爱情经历,在无须被视为彼此的负担之前,因为相爱,我们已经交换了生命的能量,这些能量化作了晚年时点点滴滴的回忆,改变了人生的质量。如果是向上进了一步,则产生了更大的势能,使得我们的人生更加绚丽多姿;如果不得已终止了爱的脚步,我们也会因为挫折而变得更坚强、更睿智、更成熟,那么这就提升了我们的动能,使我们的未来更有激情和活力;哪怕是全部消耗的能量都成为了内耗,那也产生了热量,使得孤独寂寞中的你我得以度过一段相依相偎、彼此温暖的岁月。真爱是过程,而不是目的。一个未完成或无法完成的故事,也许是一个缺憾,但也可以光华美丽。(www.xing528.com)

一个人生命中的“得”与“失”总是守恒的,我们在一个地方失去了,就一定会在另一个地方找回来。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故事,我们身边也不乏这样的事例。

有这样一位学者,在上世纪80年代结束了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带着年幼的女儿和一颗破碎的心,告别了一段婚姻。从此,他再也没有在爱情上分心,而是立志成就一番事业,把除了睡觉之外的所有时间都投入到了他所钟爱的事业中。二十年的辛勤耕耘,使他成为了一名著名的科学家,摘取了中国科学院院士的桂冠。在他身上充分体现出了能量的守恒,能量从一种形式转变成了另外一种形式——爱情虽然失败了,但却激发了他工作上的奋进,进而成就了一番事业。

要学会去爱,更要懂得去珍惜。即便失败了,也依旧收获了回忆;即使回忆是痛苦的,但也是曾经的拥有。

萧伯纳说,人生有两件事令人遗憾:得到与得不到。

对爱情的聚散,不如用平常心来看:得之我幸,不得我命。留不得,便舍得。

对爱情的聚散,不如用平常心来看:得之我幸,不得我命。留不得,便舍得。

不要因为结束而哭泣,微笑吧,为你的曾经拥有。

——Dr.Seuss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