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感动聆听北京四中老校长的歌声

感动聆听北京四中老校长的歌声

时间:2023-12-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再闻老校长的歌声冯军2007年10月1日,共和国58岁生日,北京四中百年庆典也正在母校新落成的大礼堂举行。就在这一时刻,我又见到了北京四中的老校长刘铁岭,又听到了他那高亢、令人神往的歌声。此时的老校长已是“北京四中校友合唱团”的创始人和首批成员。

感动聆听北京四中老校长的歌声

再闻老校长的歌声

冯 军

2007年10月1日,共和国58岁生日,北京四中百年庆典也正在母校新落成的大礼堂举行。

就在这一时刻,我又见到了北京四中的老校长刘铁岭,又听到了他那高亢、令人神往的歌声。“祖国啊,我慈祥的母亲……”“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此时的老校长已是“北京四中校友合唱团”的创始人和首批成员。尽管岁月的年轮已刻上脸颊,染白华发,但74岁的老校长音质高亢,精神不衰,歌声不改,举手投足间洋溢着四中人昂扬进取的气质。这歌声,这场景,把我带到了45年前的四中老校园,带到了36年前的陕北周河畔……

1963年元旦夜,四中举行迎新年联欢会。当校领导走进初一(3)班教室祝贺新年时,不知哪位同学高喊了一句:“请刘校长唱《大公鸡》!”大家热烈鼓掌,刘校长显然被这热烈的气氛感染,也为鼓舞我们这些初一新生,大大方方走上讲台,挺胸昂首地高唱起来:“大红公鸡毛腿腿,乌黑黑的草鸡满院飞,雄鸡一叫就上山,打柴开荒加油干!哎嗨咿呦嘿,发展生产为抗战!”歌声高亢悠扬,震撼着一颗颗少年的心;歌声飘出教室,在岁末的校园中萦绕。在我们的国家刚刚经历了三年经济困难,听到如此振奋人心的歌,真叫人精神焕发,憧憬无限。也许这支歌首次勾起了我对革命老区的向往,“文革”中我便到了延安插队。

1971年初夏暮色苍茫的一个傍晚,在我插队的陕北志丹县周河畔,又神奇地响起那久远、难忘的歌:“大红公鸡毛腿腿,乌黑黑的草鸡满院飞……哎嗨咿呦嘿,发展生产为抗战!”当时我刚收工下山,晚霞里映着奔流的水光,一个高大的身躯随着歌声走来,近了,真是老校长——《大公鸡》的演唱者!当我与老校长的手紧握在一起时,竟疑虑这是不是梦境——四中的师生竟然在这苍茫的大西北相会。交谈中得知老校长是作为北京支延干部来到志丹县永宁乡已工作近两年了,今天要赶往县城报到开会。奇迹!从老校长的驻地永宁乡崾子川到县城,要走近80里的山路、水路,蹚过30多道河,老校长硬是迈开双脚,从早上6点走到晚上7点。我挽留他在我们庄住一宿,但老校长执意要走,为让我放心,他竟幽默地吟出一句《沙家浜》的戏词:“同志们,前面就是沙——家——浜——”便整好肩上的背包,赤脚踏着河畔沙石前行了,歌声伴着身影消失在暮霭间……

45年,36年,弹指一挥间。我和老校长经历了人生的苦难、磨砺,终于与共和国一起迎来了我们民族重新奋发崛起,“光明在前”的时代!(www.xing528.com)

今天,秋风飒爽,金菊飘香的北京四中校园内,共和国58岁生日,母校百年华诞之际,再次响起老校长那洪钟似的、震撼心扉的歌声:“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分割……无论走到哪里,总是我心中的歌。”动情的歌唱,感染得台下的新任校长刘长铭与我们全场校友忘情地与台上一起歌唱。同一首歌,同一精神境界把四中人融为一体了!

掌声中,老校长走下台,我祝贺他演出成功时,得知了他晚年坚持歌唱的由来。1999年6月27日“北京四中校友合唱团”成立,老校长就成为创始人和第一批成员,坚持八年,每周两次训练,持之以恒。这期间聘请了57届校友,国家一级指挥雷克庸做艺术指导,在母校、校友重大活动中激情演出,并参加北京市“京华之声”合唱节,荣获三届金奖;2004年在广州“永远的辉煌”歌咏大赛中荣获“金质奖”;2005年赴厦门参加“全国合唱节”荣获“银质奖”;还曾远赴香港、澳门演出,为港澳同胞送去祖国的心声。

谈到一路走来,歌声不断的体会,老校长真诚地说:正如一位哲人所讲,感人的歌给人的意义是深远的!人生无论是逆境还是在顺境中,唱感人的歌可以寄托追求,振奋精神,激励人勇往直前,启迪后人。现在我们退下来了,老同志聚在一起引吭高歌更可以交流生活,抒发情怀,抗御衰老,有利身心健康,愈活愈年轻!“振兴中华,尚我四中精神”任重道远,我们愿与青年人一路同行!

说话间,老校长丹田运气充沛,声富乐感。我蓦地想起老校长唱过的一首歌“革命人永远是年轻”。这正是他和四中人的写照啊!

*刘铁岭是1970年6月赴志丹插队的北京干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