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传统礼俗:费长房导徒避祸与重阳节

中国传统礼俗:费长房导徒避祸与重阳节

时间:2023-12-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重阳节”流传历史悠久,起源众说纷纭。但较为普遍的,则都持东汉时期方士费长房导引其徒桓景登高避祸之说。此事传扬开来,于是,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日,人们就仿效费长房导引桓景避祸之法,带全家登高,野游野宴,佩带茱萸,饮菊花酒,用以免祸呈祥。“重阳信”与“赏菊”,亦是“重阳节”岁时节令礼仪活动的一部分。“赏菊”,是“重阳节”的又一重要节令礼仪。在我国各地,还将“重阳节”的社会、文化内涵加以延伸。

中国传统礼俗:费长房导徒避祸与重阳节

重阳节”,亦称“登高节”、“重九节”、“茱萸节”、“菊花节”、“老年节”等,是流行于中国各地的汉族民间传统节日,时在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日,故又被俗称为“九月九”。中国古籍《易经》中,“以阳爻为九”,九为阳数,九九相遇,则阳阳相重,称为“重阳”。这一天,人们往往携带家小,身佩盛着茱萸的囊袋,提壶携浆,登高野游,在徐徐秋风的吹拂下赏菊、放风筝,还要吃重阳糕,饮菊花酒,欢度节日。“重阳节”流传历史悠久,起源众说纷纭。有人说它始于先秦,根据是早在汉代,民间就有了佩茱萸、饮菊花酒的习俗。但较为普遍的,则都持东汉时期方士费长房导引其徒桓景登高避祸之说。

费长房是东汉时期的方士,据《后汉书·费长房传》记载:费长房曾跟随“异人”壶公深山学道,但因凡心未绝,壶公觉得他难以得道,于是就让他下山。临行之际,为他画了一张符,告诉他说:凭借它,你就可以成为地上鬼神之主。此后,他就到处为人“医疗众病、鞭笞百鬼及驱使社公”。传说汝南年年有所谓的“鬼魅”,身穿太守服饰,到府门前击鼓扰闹,郡人非常惧怕,但又无可奈何。有一天,费长房前来拜谒府君,恰巧“鬼魅”亦来捣乱,当他见到费长房时,惶遽万分不能退出,就解衣冠叩头乞求活命,费长房大声呵斥,作法正其形,原来这是一只老鳖。还有一次,东海大早三年,人们多方求雨而不得,恰好费长房经过此地,就对人们说:东海龙君有罪,三年前就被我囚禁于葛陂,现在我将它放出来,让它行雨。他于是作法,大雨立即就从天而降。人们纷纷哄传其能,视其为“仙”。还有不少人慕名而拜其门下为徒,汝南人桓景就是其中的一位。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说:他跟随费长房游学多年,悉心向老师求教,甚得老师器重。有一天,费长房突然对他说:“九月九日你家中会有灾祸降临,你得马上赶回去,让家中每个人都亲手做一只绛色的囊袋,里面盛着茱萸,系在臂上,然后,带领他们登上郊外高岭,一起饮菊花酒,这场祸事就可以避开了。”桓景听后,立即辞别老师赶回家中,照老师嘱咐的那样去做,带领全家在当日清晨就登山避祸。整整一天,他们都是在惶恐不安的心绪中度过的。到了晚间,当他们离开高岭返回家中时,呈现在他们面前的却是十分凄惨的景象,家中喂养的鸡、犬、牛、羊全都暴死。第二天,他就把这件事情告诉了老师,费长房听后说道:“他们代你家受祸了。”此事传扬开来,于是,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日,人们就仿效费长房导引桓景避祸之法,带全家登高,野游野宴,佩带茱萸,饮菊花酒,用以免祸呈祥。久而久之,就成为民间流行的习俗,再经历代沿袭,遂演变为我国汉族民间传统节日——“重阳节”的礼数了。

“重阳信”与“赏菊”,亦是“重阳节”岁时节令礼仪活动的一部分。农历九月初九前后,天气渐冷,秋风秋雨袭来,使人们越发感到寒冷的冬天的步履已日渐逼近,俗谚“一场秋雨一场凉”,就是此时气候的真实写照。人们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与细心观察,发现重阳之日天气的阴晴,与冬季天气的好坏有一些关联,清代顾禄《清嘉录》中就记载着这样的谚语:“夏至有风三伏热,重阳无雨一冬晴。”因此,人们在过“重阳节”时,常常以重阳之日的阴晴来预占今冬天气的状况,称此为“重阳信”,意为重阳带给人们的冬天气候的信息。“赏菊”,是“重阳节”的又一重要节令礼仪。秋季是菊花生长竞开的季节,而“重阳节”前后,又是菊花争相盛开的时节,旧时,乡村花农在“重阳节”前,“将乍放的畦菊”,“千盎百盂担入城市”,城中士庶人家争先竞买,或插入花瓶置放室内几案之上,或堆叠庭院厦间,号为“菊花山”,以为节日观赏之景。那些商家店铺、茶楼酒肆也摆放盆菊,广贴市招,延揽顾客观赏消费。这种习俗,在汉唐之际就已流行,至清代尤为兴盛,唐人的诗句,清人的笔记、游记小说都有许多关于重阳赏菊盛事的记载。近年来,我国各地竞相举办的大型菊展,就是这种习俗的延续与光大。(www.xing528.com)

在我国各地,还将“重阳节”的社会、文化内涵加以延伸。“九”,在中国古代,被古人们视为数字中最大的,认为它可以概括一切事物的全部,因此,将一切大到极点的事物,几乎都以“九”来相称或形容,如“九霄”,指天之最高处;“九州”,指古代整个中华大地;“九牛二虎”,形容最大的力气等等。九九相连,可谓大之又大,而“重阳登高”,自下而上,步步升高,恰与祈愿老年人年齿增加、健康长寿之义契合,因此,这一天后来又被定为“老人节”或“老年节”,用以抒发全社会对老年人幸福安康、健康长寿的祝福与尊老敬老之情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