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寒暄问候与中国传统礼俗

寒暄问候与中国传统礼俗

时间:2023-12-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伴随动作,在交往中还有言语礼仪,这就是寒暄、交际礼貌语等。与人初次见面寒暄时往往要请教尊姓台甫,即询问对方姓氏、表字,这里言语用词就很有讲究了。中国传统礼俗形成了称对方要用敬称,说自己要用谦称的礼貌惯例,例如称对方父亲为“令尊”,称自己父亲说“家父”,不分谦敬或者弄错了都不礼貌。称对方为仁兄,含有敬仰对方的意思。仁弟,对同辈中年龄小于自己者的敬称。令兄、令弟,分别指对方的兄弟。

寒暄问候与中国传统礼俗

按照民俗学的分类,跪拜、拱手、握手、鞠躬等在交往中属于身势情态礼仪。伴随动作,在交往中还有言语礼仪,这就是寒暄、交际礼貌语等。使用正确的言语在交往中是十分重要的,反映出一个人的修养水平和文明程度。

人们在交往的礼节动作中常常伴随有“久仰久仰”或者“幸会幸会”等等的客套话,这就是“寒暄”。古人习惯于在见面时询问对方的起居寒暖或者家人康泰与否,如同现代人见面时说“今天天气真好”、“今天有点凉”或者“您老身体好吗”之类的话,这就是“寒暄”一词的由来。“寒”的本意指冬天,“暄”的本意指夏天,用现在的话说,“寒暄”就是祝愿对方四季平安。《南史·蔡撙传》记载:“及其引进,但暄寒而已,此外无复余言。”东汉魏晋时期的书面语曾用“燥湿”表示“寒暄”的意思,如《三国志·吴书·骆统传》:“劝权以尊贤接士,勤求损益,飨赐之日,可人人别进,问其燥湿。”意思是说为吴国孙权出主意,用接待贤士的规格让他的部下单个地进来,每一个人都寒暄一番。“寒暄”的礼节在这里被孙权演变成了笼络感情的手段,不能不说是出了个高明的主意。

与人初次见面寒暄时往往要请教尊姓台甫,即询问对方姓氏、表字,这里言语用词就很有讲究了。古人除了姓名外还有字、号,《颜氏家训·风操》说:“古者,名以正体,字以表德。”“号”又叫“别号”,是名、字以外的自称。所以称呼人的字含有敬重对方道德高尚的意思,而直呼其姓名则为失礼。因为这个原因,与人初交时要问字、号而忌问名。《官场现形记》第七回刘瞻光初见魏翩仞问:“请教尊姓,台甫?”所谓尊姓台甫,台甫即尊字、大号。“台”原意为供望远、游览的高而平的建筑物,有位在高处的意思,所以用做对官吏的尊称,如抚台、藩台、学台,也引申为对人的敬称,如台端、兄台。“甫”为古代男子的美称,多附缀于表字之后,如孔子字仲尼,尊称为尼甫。中国传统礼俗形成了称对方要用敬称,说自己要用谦称的礼貌惯例,例如称对方父亲为“令尊”,称自己父亲说“家父”,不分谦敬或者弄错了都不礼貌。常见的尊称词有:

公,对男子的尊称,贵族、平民都可用。如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时说“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当斩”,又如《汉书·沟洫志》:“赵中大夫白公。”现在也还沿用,如“张公”、“李公”。古文中“公”也有指称祖父或父亲的,如《战国策·魏策一》:“张仪欲穷陈轸……其子陈应止其公之行。”应当根据上下文辨认。

子,对男子的美称,如孔子、孟子韩非子。也指老师,如北宋的程颐尊称为程子,其子弟(即学生)则称其为“子程子”。

先生,称师长、老人,或有德行的人。称呼先生的来源据汉代贾谊《新书·先醒》载:“怀王问于贾君曰:‘人之谓知道者先生,何也?’贾君对曰:‘此博号也,……非为先生也,为先醒也。……学问不倦,好道不厌,锐然独先达乎道理矣。’”现在一般通称男子为先生,妇女有时称自己的丈夫或别人的丈夫为先生。

长者,有德行受尊敬的人。如《史记·项羽本纪》:“陈婴者,故东阳令史,居县中,素信谨,称为长者。”

阁下,对人的尊称。“阁”本是中央官署,即中央高官办公的地方。因为下级对上级不能直呼其名或字、号,所以以告诉他自己是在阁下的侍从者代其称呼。《汉书·高帝纪下》称:“大王陛下”,颜师古注引应劭曰:“因卑以达尊之意也。若今称殿下、阁下、侍者、执事,皆此类也。”旧时在书信中常称“某某阁下”。现在多在外交场合使用。

足下,对同辈人的尊称。有一种说法是源自于春秋晋文公称介之推(一作介子推)。介之推随晋文公出亡十九年,在最困难的时候曾割下自己大腿的肉为晋文公充饥。晋文公返国执政,对随其流亡者一一赐官封赏,惟介子推隐居绵山坚绝不受禄任官,晋文公命令放火烧山,逼介之推出山,刘敬叔《异苑》卷十记载此事:“介之推逃禄隐迹,抱树烧死。文公拊木哀嗟,伐而制屐。每怀割股之功,俯视其屐曰:‘悲乎足下!’足下之称将起于此。”

仁兄,对同辈友人的敬称。“仁”是儒家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具有仁德的人是十分高尚受人尊敬的。《论语·述而》记载孔子说:“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意思是孔子不敢接受说自己仁德高尚。称对方为仁兄,含有敬仰对方的意思。按照中国的传统,称“仁兄”不一定对方比自己年龄大,年长者也可以“仁兄”称呼年幼的同辈人,以表示敬重对方。同样称对方为“兄”,也不一定对方年龄大于自己。

贤兄,与称“仁兄”含义相同。《颜氏家训·风操》:“凡与人言,称彼祖父母、世父母、父母及长姑,皆加尊字;自叔父母以下,则加贤字。”

仁弟,对同辈中年龄小于自己者的敬称。亦可称“贤弟”。但是长辈对于小辈,师长对于学生也可称“仁弟”,以表示对小辈,对学生的爱意和敬重。

对于对方亲属的尊称,通行的习惯是加“令”字,古文中“令”有善、美的含义。如《周书·萧瓛传》:“幼有令誉。”所以用“令”为敬辞,如:

令尊,对方的父亲。也可尊称“尊公”、“尊大人”。

令堂,对方的母亲。“堂”即“北堂”,古代士大夫家的主妇常居住在北堂,《仪礼·士昏礼》有:“妇洗在北堂。”因此用“堂”作母亲的代称。

令兄、令弟,分别指对方的兄弟。

令郎,对方的儿子,原为“令郎君”。语出古乐府《孔雀东南飞》:“直说太守家,有此令郎君。”亦敬称“令嗣”,语出宋代王禹偁《五哀诗》:“鲤庭有令嗣,凤阁登仙署。”也敬称“令子”,语出唐代诗人李商隐《五言述德上杜仆射》诗:“过庭多令子,乞墅有名甥。”(www.xing528.com)

令爱,亦称“令媛”,对方的女儿。

令正,对方的嫡妻。古代以嫡妻为正室,所以如此称呼。

令坦,对方的女婿。典出晋书法家王羲之闻人觅婿,坦腹东床的故事。南朝宋时的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记述:“郗太傅在京口,遣门生与王丞相书求女婿。丞相语郗信:‘君往东厢,任意选之。’门生归,白郗曰:‘王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婿,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东床上,坦腹卧,如不闻。’郗公云:‘正此好!’访之,乃是逸少,因嫁女与焉。”后人称人婿为“令坦”、“东床”,源于此。

说自己要用谦辞,常用的谦辞有:

晚生,旧时文人对前辈谦称自己。邵伯温《邵氏见闻录》卷八记贾黯谒范仲淹,曰:“某晚生,偶得科第,愿受教。”晋代有自称其子为“晚生”的,应根据上下文辨析,如《晋书·琅邪悼王焕传》:“今晚生蒙弱。”这里“晚生”是晋元帝自称其子焕。

小可,宋元时期民间自称的谦辞。其他年代很少见。

小生,对自己的谦称。如《水浒传》第十五回:吴用道:“小生来这里走一遭,千难万难。”

小子,子弟晚辈在父兄尊长面前的自谦辞。《汉书·司马迁传》:“迁俯首流涕曰:‘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不敢阙。’”

不肖,男子自谦辞。“不肖”的原意是不像自己的父亲那样贤能,《说文·肉部》:“肖,骨肉相似也,……不似其先,故曰不肖也。”所以一般在自己的父母都不在世后,对人谦称自己“不肖”。

不才,没有才能,借以对自己的谦称。

卑人,卑末,卑职,都是自谦辞。“卑人”指自己地位低下。“卑末”指自己职位低微。“卑职”,下级官吏对上级官吏的自谦。

愚,自谦辞,如愚意,愚见,诸葛亮出师表》:“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

仆,亦称“奴仆”,下级对上级,年幼对年长者的自谦辞,如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仆非敢如是也。”

奴,古代妇女的自谦辞。如《宋史·陆秀夫传》:“杨太妃垂帘,与群臣语,犹自称奴。”通常称“奴家”。男子也可自谦“奴”,明、清时下级官吏对上级常自称“奴才”。

现在的日常口语中以上的敬称和谦称已经不像旧时代那么通行,但是在社交公文中和书面语中,不少敬称和谦称仍旧屡有所见,保持着传统的礼俗习惯。

交往中代替言语的还有“投刺”。“刺”即“名刺”,也叫“名帖”。清代赵翼《陔余丛考》卷三十说:“古人通名,本用削木书字,汉时谓之谒,汉末谓之刺,汉以后则虽用纸,而仍相沿曰刺。”“后世以纸书,谓之名帖。”古代官场中拜谒或到贵族人家拜谒,必须先投刺于门,等待门人通报获准后才能进入。或者也可以投刺名帖表示问候。现今初次见面互递名片可以认为是来源于“名帖”,当然“名片”的作用和“名帖”已经不完全相同了,作为免去“请教尊姓台甫”的寒暄,“名片”确实起了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