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内容策划与媒体设计:不同媒体元素组合特点

内容策划与媒体设计:不同媒体元素组合特点

时间:2023-12-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不同媒体元素组合特点新兴媒体层出不穷,但任何一种新的媒体都不会取代旧的媒体,只会成为互补媒体。但是,不同媒体有其独特的传播特质。新浪等网络媒体主要是转载、收集和集合其他传统媒体和传统媒体的网站的新闻,进行分类和汇总。通过iPad获取媒体内容的特点概括如表1-1所示。

内容策划与媒体设计:不同媒体元素组合特点

(二)不同媒体元素组合特点

新兴媒体层出不穷,但任何一种新的媒体都不会取代旧的媒体,只会成为互补媒体。但是,不同媒体有其独特的传播特质。

1.新技术引发的传统媒体变革,如网络视频的出现

(1)迅捷性:传播范围更广,借助于互联网络,可以将传统电视信息24小时不间断地传播到世界各地。只要具备上网条件,任何人、在任何地点都可以阅读。

(2)交互性强:交互性是互联网络媒体最大的优势,它不同于传统媒体的信息单向传播,而是信息互动传播,可以随时得到宝贵的用户反馈信息。

(3)个体性:网络媒体是一种以个性化为指向的分众媒体,而非大众媒体。受众数量可准确统计。在互联网上可通过权威公正的访客流量,由系统精确统计。

2.网络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延续,如新浪等新闻网与传统媒体的继承

1)对新闻处理方面的异同

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对时效性的追求:传统媒体曾经以追求更高的时效性为目标,新浪等新闻网在时效性上更有优势。客观、真实、准确是新闻的基本要求,对所有媒体适用,网络媒体也不能胡编乱造,要有事实根据。

连续报道的追踪与挖掘:传统媒体往往会对一些比较重大的新闻连续追踪报道,新浪等新闻网在这方面表现的更强,因为网络媒体有一个巨大的数据库可以保存以前的新闻内容,并且可以随时提取链接,使得新闻的立体感更加丰富,并且更加连续。

新闻体裁和传达形式的多样性:传统媒体大多都是综合性的媒体,新闻内容涉及广泛,新浪等新闻网同样是综合性的门户网站,并且相对于传统媒体拥有更多的版块和内容。

新闻深度报道的提供:传统媒体这些年来逐渐往新闻的深入性发展,事件报道的深度和评论的力度都正在不断的加强。新浪等新闻网也有深入的报道和评论,但是由于工作量和顾及时效性等方面的原因,大多数的深入报道和评论都是转载传统媒体的内容,这样就使得网络媒体在新闻深度方面变成了一个传统媒体内容的大集合。

新闻内容与读者互动:传统媒体互动性非常弱,新浪等新闻网络媒体是媒体与受众、受众之间的多向性、互动性传播体。

2)在新闻传播过程中的异同

从新闻生产过程来看:传统媒体的新闻采写比较细致,因为有充足的人手、时间以及丰富的经验。新浪等网络媒体主要是转载、收集和集合其他传统媒体和传统媒体的网站的新闻,进行分类和汇总。

从新闻编辑过程来看:新浪等网络媒体编辑相对来说工作更加重,他们需要不断地从其他的信息源获得最新的新闻内容并且编辑到网页上,时刻注重第一时间的新闻,对于网络编辑来说,时效性是第一位的。

从新闻公信力确立来看:新浪等网络媒体及时性强,但在核实考证方面,以及各类受众的参与性下,使得其公信力和权威性大打折扣;一些重大的消息往往都是在网络最先出现,但是引起不了重视,一旦传统媒体介入以后,马上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可见传统媒体在公信力和权威性上还是更强一些。

3.通信技术对媒体的变革,如iPad、网络广播(www.xing528.com)

1)iPad

iPad是一种网络媒体与移动通讯媒体的结合体。分析iPad之传播特点可以发觉,iPad是一款苹果(Apple Inc)公司于2010年1月27日发表的平板电脑定位介于苹果的智能手机iPhone和笔记本电脑产品(MacBook、MacBook Pro与MacBook Air)之间,提供浏览互联网、收发电子邮件、观看电子书、播放音频或视频等功能,是一种网络媒体与移动通讯媒体的结合体。通过iPad获取媒体内容的特点概括如表1-1所示。

表1-1 iPad媒体特点

img4

(1)集合性:多媒体的内容及丰富的展现形式。与传统期刊的展现方式相比,iPad上的App应用能为用户提供更丰富的阅读体验,文字、图片、视频、动画都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展现,具有纸质载体无法达到的视觉冲击效果。与Kindle之类的电子阅读器相比,iPad凭借其优良的视觉体验、丰富的色彩、友好的界面赢得优势。如《经济学人》在iPad上的App杂志封面,除原有纸版的精美编排,在色彩饱和度、内页文字图片方面更具表现力,而且还可以加入音频、视频功能。

(2)便捷性:获取速度快、价格低、使用方便。受发行、物流、投递等外在条件限制,传统媒体(尤其是纸质媒体)刊物出版后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到达用户手中。但是iPad通过网络可以化解这些问题,即使是国外的期刊也可在最短时间内更新获取,有利于提高新闻时效性。此外,与传统媒体相比,App的收费标准要低很多,比如国内报刊亭根本买不到的美国著名商业科技期刊《连线》,虽然每期在iPad上的定价是3.99美元,但还是比一些外文书店动辄上百元的定价便宜很多。此外,由于用户注册App Store时已经绑定信用卡,可以通过网络直接用卡付费,购买起来非常方便。

(3)异步性:在线浏览与离线阅读相结合。通过iPad阅读新闻,用户既可以通过网络连接在线浏览,享受实时更新的新闻内容,又可以将期刊下载到终端里在没有连接网络时离线阅读,两者互为补充,为用户提供使用中随环境切换的便利性。

(4)体验式:富有趣味的使用过程。无论是在PC机、笔记本电脑还是电视屏幕上,用户都必须通过鼠标、遥控、各种开关按键等设备进行操作,在纸质出版物上方式就更为有限。但是iPad上的媒体使用过程有很强趣味性,用户除可以直接用手指触摸进行操作,还可以根据个人需要将文字、图片随意放大缩小,甚至可以像使用照相机一样直接截取屏幕画面,然后进行编辑、处理甚至直接以邮件形式发送。

(5)简易性:方便携带和保存。iPad上的报纸、杂志携带和保存起来都非常方便,完全不用再占据大量的实际空间,一来可以随用随取,二来还可以存在App的书架上。这个书架有着跟真实书架一样的存储和展示功能,区别就在于它是基于数字技术的虚拟产品。最重要的是,在一定程度上,iPad与纸媒相结合,还原“纸”的形态(报纸iPad)。

(6)阅读性:还原“读”的精髓。iPad出现以前,以美国为代表,知名报刊纷纷开发报纸网络版,大部分实际是办报纸网站。报纸版面变成网页,新闻与新闻间的块状结构变成报纸网站上标题的罗列和超链接。此举的后果,严重扰乱了读者的阅读习惯,导致忠诚读者流失,报纸版面设计人员对网页设计的不适应,导致大部分报纸网站的页面设计既无易读性,也无美观感,更别奢谈凸显重要新闻的强势。

iPad版的报纸有报头、有分栏、有头条、有广告、有图片,还原了报纸应有的样子,它的宽幅显示屏给了报纸充分展示版面的可能性。

(7)信息性:还原信息价值。如今的主流大报“卖的不是信息,是观点”。iPad版报纸可以从形态上还原纸质报纸,当然也可以还原纸质报纸的内容,包括所有新闻报道、深度报道、分析报道、连载、调查报告、特刊等等。这样,读报的精髓——读观点在iPad得以还原。还原“读”的精髓,还原信息价值。人们通过付费下载并付费使用iPad程序来接收并阅读每日的报纸。iPad应用程序付费使用的重要性在于,它可能让纸媒意识到原创信息不会在被搜索引擎或门户网站肆意剽窃。报纸绕过网站,转而开发付费阅读程序才是实现信息付费的正道。

(8)轻便性:延伸了“纸”的功能。iPad综合了MP3、手机、电子书、笔记本电脑等主流终端和应用,轻薄简便,重0.68千克,厚度仅为13.4毫米,比Kindle DX只重了0.15千克,比iPhone只厚了约1毫米(数据会根据科技的发展有所调整),其重量和厚度在平板电脑产品中已堪称完美,用户携带非常方便,而且提供了综合的应用和功能,用户无需同时携带多个终端,具有很强的实用性(编读互动、发帖、评论、实时上传等)。

2)网络广播:一种网络流媒体

网络技术为广播开创新的传输方式——网络广播。网络广播应该说是一种网络流媒体,它通过在互联网站点上建立广播服务器,运行特定软件再把节目传播出去,通过在计算机上安装和运行广播接收软件连接这些站点,然后就可方便地收听广播节目,还可阅读广播信息。

走上互联网的广播扩大了传播范围,还弥补了广播与生俱来的缺陷:线性传播、稍纵即逝、无法保存、不能检索、看不到文字。网络广播融会了互联网与音频广播的优点,使广播节目能保存、有文字、可点播、随意检索与下载,并大大增加了信息量。随着广播技术的发展,网络广播将真正突出个性化服务的特色,为特定受众提供特定服务,实现和听众的交互性、互动性播出。

媒介新技术不断对新闻生产与传播流程进行革新与改造:一方面使媒体新闻资源得到更有效的整合,消融各类媒体之间的界限;另一方面媒介新技术以其敏锐性、开放性迅速壮大“社会媒体”,形成各类SNS、网络游戏等虚拟社区,让人们参与新闻生产,失去对某一媒体的忠诚度。技术变革着新闻传播模式,使新闻报道创新走进“融合新闻”(Convergence Journalism)的新阶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