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孩子智力与思维能力发展的关键期-陪孩子走过小学

孩子智力与思维能力发展的关键期-陪孩子走过小学

时间:2023-12-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以小学阶段仍然是开发孩子智力和思维能力的关键时期。在现实生活中,自从孩子进入小学之后,大多数父母就把孩子的智力和思维能力抛在脑后了,他们关注的只是孩子是否“听话”以及孩子的学习成绩。脑科学家研究发现,孩子大脑的发育与身体的运动协调能力是共同发展的。在小学阶段智力和思维能力受到了禁锢,进入高年级,随着学习难度的增加,孩子的学习成绩自然会大幅下降。

孩子智力与思维能力发展的关键期-陪孩子走过小学

很多父母都会疑惑:“孩子都上小学了,还用开发智力和思维能力吗?他们的这些能力在婴幼儿时期不就已经开发完了吗?”其实,这是父母们认识上的一个误区,婴幼儿时期确实是孩子智力和思维能力发展的黄金期,但科学的研究表明,13岁之前,儿童的大脑还没有完全发育完成,特别是6~9岁,他们的大脑还处在快速发育期。13岁前,孩子正好处在小学阶段,如果父母有意识地去开发孩子的智力和思维能力,这不仅可以增强孩子的学习能力,还能使孩子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心理倾向。所以小学阶段仍然是开发孩子智力和思维能力的关键时期。

在现实生活中,自从孩子进入小学之后,大多数父母就把孩子的智力和思维能力抛在脑后了,他们关注的只是孩子是否“听话”以及孩子的学习成绩。实际上,父母的这种做法不但不能提高孩子的智力水平,反而会妨碍孩子的智力发展,削弱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

父母常常有这样的苦恼:孩子一点都不听话,都上小学了还坐不住,写作业刚写不到半小时就起来溜达。有时候,真想找条铁链子把他锁在书桌前。

这样的父母忽视了孩子的智力发展,因为提到学习,就恨不得找条铁链把孩子锁在书桌前,这样能锁住孩子的人,却锁不住孩子的心。孩子毕竟是孩子,爱玩是他们的天性,这种情况不但不利于孩子学习效率的提高,还会使他们对学习产生反感,养成消极怠工的坏毛病。最为关键的是,父母这种“锁着”孩子学习的做法还会严重影响孩子的智力发展。脑科学家研究发现,孩子大脑的发育与身体的运动协调能力是共同发展的。在刚刚进入小学阶段时,大多数孩子都很难控制自己的身体活动,如上课时坐不住、爱做小动作等,但随着思维能力的发展,他们对自己身体的控制能力也在逐渐增强。实际上,如果父母不是强迫孩子长时间坐在书桌前,或试图把孩子“锁”在书桌前,而是给予孩子适当活动身体的机会,他们“能坐住”的时间就会一点点增加。

更重要的是,这种让孩子有“动”有“静”的学习方式,不但能够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还能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开发他们的智力。所以,从长远角度来考虑,父母绝不能强迫孩子长时间坐在书桌前学习。

很多父母会有这样的不解:“为什么那些小学阶段的‘好学生’到了高年级却表现不出学习优势了呢?为什么那些在小学阶段成绩一般的孩子到了高年级却会突飞猛进呢?”答案是不科学的教育方式禁锢了那些“好学生”的智力发展。(www.xing528.com)

在家庭中,大多数父母都会这样引导小学阶段的孩子学习:“每个生字写一行,每天写十个生字!”“把这段课文抄写三遍!”“找两道同类型的数学题来做!”……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来说,这种重复的学习方法确实能够起到一定的效果,但这种学习方法却只是让孩子的身体在“做苦工”,大脑得不到丝毫锻炼。长期运用这种耗费“体力”的方式学习,孩子的大脑就会变得懒惰、迟钝、麻木。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小学阶段的孩子都喜欢新鲜感,他们讨厌这种单调重复的学习方式,长此以往,他们不但会对学习产生反感,还会觉得学习是一件“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不会主动思考,更不会主动学习任何知识,这也是孩子的智力、思维能力得不到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小学阶段智力和思维能力受到了禁锢,进入高年级,随着学习难度的增加,孩子的学习成绩自然会大幅下降。

而那些在小学阶段有些调皮的孩子,在高年级学习成绩之所以会后来者居上,是因为他们常常拒绝做那些单调而重复的作业,不服从父母的“管教”,智力反而没有受到严重的伤害。所以,对于这些年龄较小的孩子来说,引导他们学习时,父母一定要帮助他们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千万不能用这种“重复”的方式来禁锢孩子的智力发展。

在小学阶段,如果父母不注重孩子智力和思维能力的开发,孩子的这些能力就会停滞,他们之前表现出来的那些天赋也会消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