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每个会员都有惠农卡,为了这片贫瘠的土地!

每个会员都有惠农卡,为了这片贫瘠的土地!

时间:2023-12-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会长叫苏鹤林,今年60岁左右,头发没有梳理,一身的灰尘。苏鹤林的五竹洋芋协会是在1998年建立的,已经有11个年头了。他现在的会员一共有1500多户,分布在五竹镇上的有600多户,剩余的是住在其他乡镇。他现在的协会会员在原草滩还有几十户,本庙那面主要是甘肃省农科院搞,他们各有各的地盘呢。而他的会员主要是通过惠农卡贷款,现在每个会员都有惠农卡,可以直接到县农行申贷。

每个会员都有惠农卡,为了这片贫瘠的土地!

现在每个会员都有惠农卡

在黄昏的余晖中,我们到了渭源县五竹洋芋协会

这是一个小洋楼。宽敞的办公室里荣誉证书和奖品挂了一屋子,照得人眼花缭乱。会长叫苏鹤林,今年60岁左右,头发没有梳理,一身的灰尘。看看他墙上的照片,是他作为农民代表,参加中国科协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时,与中央和国家领导人的合影。这个叫苏鹤林的农民就坐在胡锦涛、温家宝等领导旁边。

苏鹤林回忆创业的艰难

我们便对他更加刮目相看。

苏鹤林的五竹洋芋协会是在1998年建立的,已经有11个年头了。他现在的会员一共有1500多户,分布在五竹镇上的有600多户,剩余的是住在其他乡镇。去年他操办举行了10周年庆典,省上的领导也来了。

1998年,他成立洋芋协会时,县上还有一个是莲峰乡的小麦协会,一个是路园乡的养鸡协会,他的这是县里的第三个协会,小麦协会这几年好像再没有发展。而他又成立了马铃薯专业合作社,专门经营实体,搞马铃薯产、购、销一条龙。他的经济实体原先有一个良种经销公司,现在成立合作社,把经销公司代替了。合作社现在的自有资金筹集到大概100多万。合作社的社长经过选举,是协会会计的儿子,叫刘永红。协会不参与合作社的经营,只给他们提供服务。

五竹洋芋协会在服务上主要是给会员引进新品种,然后繁育、推广;再一个就是给分会供种。他下面有12个分会,每一个分会按照片区来分,每个分会发展自己的会员。他们还邀请长期顾问来帮助发展。

协会成立之前他就一直搞洋芋,自己拉些洋芋种子发往酒泉。当时发的洋芋就是本地种的。他的品种主要是陇薯1号、渭薯8号。现在他的主要品种还是陇薯系列的,比如陇薯3号、5号、6号、7号。他主要看上的是3号和6号;5号、7号被慢慢淘汰了。

他现在的协会会员在原草滩还有几十户,本庙那面主要是甘肃省农科院搞,他们各有各的地盘呢。他现在洋芋品种销售的地方多,今年给古浪县就一次销售了100多万斤。

他的这个协会在规模、管理、发展上还有困难。主要是品种单一。这里人均占有土地面积少,人均耕地面积平均2亩左右。重茬洋芋太多,重茬最多有连续四、五年重的。土地面积少就倒不开茬口,重茬洋芋在产量上偏低,且易上病。下一步他准备发展些早熟品种。现在的早熟品种产量高,像陇南、天水主要种的就是早熟品种。

他说这些问题的解决办法主要是发展陇薯3号,因为陇薯3号适应性强,产量稳定,但缺点就是芽眼较深,不好看!明年他打算发展陇薯6号,它的形状好看。LK99他也在发展,和陇薯7号差不多,芽眼浅,表皮平滑,长形的,陇薯7号他曾经也发展了两年,因为个头小,就再没有发展。(www.xing528.com)

说起他到北京参加中国科协组织的第一次代表大会,他的脸上就有了笑容。他是甘肃代表团成员,一共是21个人,那次省上的带队领导是李重庵,定西去的就是市科协主席和他两人。国家领导人和大家在一起照了个相,省委书记也来过。他显然已经是这里的名人了。

我们看到了他办公室里的社会团体法人登记表,上面的注册资金是120万元。办公室里有书法家留下的四条屏书法。其中两句是:

长贯东西丝绸路,密耕南北米粮川。

洮水三冬银珠滚,黄河万里金浪翻。

诗的音韵一般,但气势很大。

苏鹤林说这是他最喜欢的几句话,就一直挂在那里。

可见这个叫苏鹤林的农民志气也不小。

洋芋种植也需要合理倒茬

说起他的事业发展,他就说起了农行的好处。协会在2000年通过协调,县农行给他发放扶贫贷款20万,利率才是2.4%。以后每年都有贷款,只要协会需要款项,需要多少就贷多少,一年最多可以贷到100万,目前他的贷款就是70万,今年还打算贷70或80万,以合作社的名义贷。

原来他一直是以个人的名义贷,用协会的房产证和土地使用证做抵押担保。而他的会员主要是通过惠农卡贷款,现在每个会员都有惠农卡,可以直接到县农行申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