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甘肃临洮县的文化故乡人-辛店彩陶,康宪明奋斗的故事

甘肃临洮县的文化故乡人-辛店彩陶,康宪明奋斗的故事

时间:2023-12-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文化故乡的人辛甸是甘肃临洮县的一个地方,也是中华文化最早的发祥地之一。被称为辛店文化代表的彩陶,光彩夺目,甘肃人常以此为骄傲。按国家的规定就是40元左右。那个叫康宪明的,是1975年4月出生的人。他是附近康家崖的人,一直在做工程设备出租。他是1970年8月出生的人,家里有5口人,两个老人、两个小孩,都要靠他。康美公司和他们签了合同的,牛按市场价格走,他们签了合同的就是比别人的高一点。家里有5口人,也是1个小孩。

甘肃临洮县的文化故乡人-辛店彩陶,康宪明奋斗的故事

文化故乡的人

辛甸是甘肃临洮县的一个地方,也是中华文化最早的发祥地之一。被称为辛店文化代表的彩陶,光彩夺目,甘肃人常以此为骄傲。

那天我们到达临洮的辛店时,天色尚早。在这个人类始祖最早繁衍生息的地方,我们就停下了脚步,在一家农民的梨园中,找了个地方坐下,和几个当地的农民聊起天来。

我们的周围是农业田地,瓜果飘香,蔬菜满地,苞谷长得高大结实。洮河水浇灌的这片土地。几个农民都和我们年龄相仿,也是70后的,他们年轻而富有朝气。

我们想把他们大家的情况,包括经营情况,不管是搞养殖还是搞建筑,或者从事其它什么行业的,都仔细了解一下。我们想知道他们在资金的运作上,有什么困难和问题。另外,我们其实还更想知道,他们作为农民,为什么会从事现在这个行业?他们学校毕业以后,为什么不走其他的路,而是选择了现在的生活。选择了这条路,肯定是有一定道理的。

张广真老板的胡萝卜

张广真说我们很感激农行的人

主人端上来了他们新鲜的果蔬,泡好了三泡台,我们就坐在树下,一边啖饮,一边畅谈。

张广真今年才31岁,他是2000年结的婚,现在身边有一个小孩。

他主要是在本地搞收购、贩运。他们那里的蔬菜不错。初中毕业是1997年,就开始搞蔬菜生意,起初是跟着别人搞的,先是往兰州发。那时候一年就挣个两三千块钱,生意做得小,但他一直坚持下来了。现在情况还可以,家产就有50多万,也是他家里总共的投资。张广真的地里种了点胡萝卜。他毕竟现在主要是靠生意,地也就是顺便带着种的,今年的葱一亩地估计能卖一万五。胡萝卜的平均价格一斤也在七八毛钱,他的六分地就卖了7000多块钱,一亩地就能卖一万二三。成本也不太高,主要就是自己下苦。如果要请小工,每天就要花50块钱,所以主要还是自己家里的人做。

现在外出打工的少了,今年过年的时候大家回来,都不去了,说种菜比外出的好。

他说他们这里种地的水费也不贵,是一年一收,一亩地就是40元。按国家的规定就是40元左右。他在农行贷了3万,还想多贷,往大搞一下,是通过担保的形式贷的。

他们还没有实现联保,现在的联保不太好实行,担保还是比较简便。90年代的时候,他们联保也搞了,但是不太好,失败后就再没有搞。像“五户联保”这种形式,在他们做生意的人来讲又不太现实,因为这个是固定的,死的,随机性不高。

那个叫康宪明的,是1975年4月出生的人。他是附近康家崖的人,一直在做工程设备出租。

康宪明的建筑设备出租,主要还是往外面搞,设备有钢管、木板、小型设备,他的搅绊机小的有20台,大的有6台,有钢管建材160多吨。资金还可以。主要是建材,建材是看市场价格。他的设备、建材总共有80多万。2004年下半年开始做的时候,他投了10万,后来又在农业银行贷了20万,也是别人担保贷的款。搞得时间长了,老关系就多。五户联保的这种形式,特别像康老板这样搞设备出租的,没有可行性。(www.xing528.com)

朋友最近又在鼓励他买点基金,这个东西他总觉得是有风险。他对股票这类东西的认识就是个虚拟的,总是心里不踏实,但是也想小小地尝试一下。

建筑设备出租前几年利润高,做这个行业的人基本上没有,现在做的人多了,竞争激烈了,所以利润就低了。建筑设备出租风险肯定是存在的,像今年这样建筑量比较小,受金融危机影响比较大,首当其冲的就是建筑业,收入赶不上去年了,差着30%左右。

康宪明有机会想在建筑上再做点,要找一个好的切入点。他说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就老本行先干着,还比较稳定。

康宪明的老父亲以前也搞过工程,是自己承包的工程。

他至今基本上没吃过苦,读完书就出门了,家里的地给别人承包给,20年没有种过。平时家里吃的米、面都是买的。

康宪明长得不像农民。毕竟他不是一个纯粹的农民,而只是一个有农民户口的人而已。现在主要种的都是经济作物,粮食的产量低,而且卖不上价钱。

张向前就没有康宪明的幸福。他是1970年8月出生的人,家里有5口人,两个老人、两个小孩,都要靠他。主要是搞养殖,租的场地。现在有100头牛,5到6个月出栏一次。他雇了两个人给自己的牛喂草。家里的地里种了点玉米

大家都在搞,大的有几户,超过50头的就有6户,其他都在20到30头左右。康美公司和他们签了合同的,牛按市场价格走,他们签了合同的就是比别人的高一点。2005年他就养了30头,是康美公司给他们传授的饲养方式,还有建棚的技术。人家康美公司主要还是熟食加工,这个利润比生肉高,兰州的牛排销售比较好。河西的牛是改良品种,已经20年了,河西的品种好。

他的种牛就是从张掖那边拉来的。引进品种以后自己搞繁育还行不通,养母牛的话,基本上就是赔钱的,一头牛才卖两三千块钱,但它一年就把这两三千吃掉了。

目前他还没有贷款,想着就要贷一点。

他身边的那个人叫张明龙,才是1976年的人,也是搞肉牛养殖,有100头牛。家里有5口人,也是1个小孩。康家崖没有整块的土地,不适合于农业的发展,所以他们那里经商的人多。现在他们都有“惠农卡”,大家都和农行的关系很好。他们现在的日子都还过得可以。

在他们这里,只要你诚信老实不偷懒,勤奋点,日子还是会好过的。

你看这是我随时带在身边的惠农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