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马家窑文化:凉州源头,彩陶繁荣

马家窑文化:凉州源头,彩陶繁荣

时间:2023-10-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虫类纹双耳彩陶壶马家窑文化产生在遥远的史前时代,是凉州文化的源头,出现于距今57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考古认为,人口压力、农业经济与狩猎、采集经济的结合是马家窑文化从仰韶文化中分化出去的主要原因。夏鼐研究认为,应将临洮的马家窑遗址作为代表,称其为马家窑文化。武威马家窑文化遗址的发现,为马家窑文化的考古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文物遗存。其彩陶造型宽厚、纹饰繁密,是马家窑文化繁荣与兴盛的标志。

马家窑文化:凉州源头,彩陶繁荣

虫类纹双耳彩陶壶

马家窑文化产生在遥远的史前时代,是凉州文化的源头,出现于距今57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

1924年,瑞典考古学家安特生在甘肃临洮马家窑村麻峪沟口发现一处远古文化遗址,发掘了大量的上古时期代表华夏文化的彩陶器物。安特生将马家窑遗存和广河的半山遗存合称为仰韶期或仰韶文化,为了与河南、陕西的仰韶文化相区别,学界也称之为甘肃仰韶文化。1944年,夏鼐到甘肃进行考古工作,认识到所谓甘肃仰韶文化与河南仰韶文化有颇多不同。马家窑文化是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向西发展的一种地方类型。考古认为,人口压力、农业经济与狩猎、采集经济的结合是马家窑文化从仰韶文化中分化出去的主要原因。夏鼐研究认为,应将临洮的马家窑遗址作为代表,称其为马家窑文化。

20世纪50年代以来,武威发现了大量的马家窑文化遗址。如天祝县东坪镇的坪山小沟遗址、罗家湾遗址,古浪县朵家梁遗址和老城遗址,凉州区下双镇蓄水村东的瓦罐滩遗址、丰乐镇东湖村北的郭家山遗址、古城镇宏化村的五坝山遗址、金河镇王景寨村等。从出土的各种彩陶的烧制、纹饰和装饰技巧及风格来看,充分反映了早在5000年左右,居住在武威这块土地上的先民们成熟的制陶工艺和高超的技术水平,体现了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才能。

武威马家窑文化遗址的发现,为马家窑文化的考古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文物遗存。历史学家据此廓清了马家窑文化在洮河、湟水流域、石羊河流域传播发展的文化脉络。首先,马家窑文化由渭河上游向东翻越陇山进入关中平原,向南翻越西秦岭山地,经西汉水上游进入白龙江下游,又从白龙江下游经阴平道、扶文松州道南下岷江上游,由泾河上游翻越六盘山西进黄河支流清水河流域。到了晚期,马家窑文化由湟水支流大通河下游、黄河支流庄浪河谷,并翻越乌鞘岭至河西走廊东部的石羊河流域。

武威的马家窑文化是分布湟水支流大通河下游、黄河支流庄浪河谷以及乌鞘岭以北石羊河流域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以独特绚烂的文化形态向世人展示了图案精美、内涵丰富的彩陶文化,主要包括马家窑、半山、马厂三个类型。

(一)马家窑类型

武威市凉州区下双镇蓄水村东的瓦罐滩遗址、丰乐镇东湖村北的郭家山遗址、古城镇宏化村的五坝山遗址是较为典型的马家窑文化遗存。据考古发掘报告显示,这些墓葬经发掘的有10多座,墓地一般和住地相邻,墓葬排列不太规则,多数为东或东南方向。盛行土坑墓,有长方形、方形和圆形等。葬式因时期和地区不同而有变化,一般有仰身直肢、侧身屈肢和二次葬。墓葬内一般都有随葬品,主要有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和装饰品等,少数随葬粮食和猪、狗、羊等家畜。有的墓地的随葬品,男性多石斧、石锛和石凿等工具,女性多纺轮和日用陶器,反映出男女间的分工。随葬品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存在着差别,标志着原始社会逐步走向解体和中华文明曙光的来临。

马家窑文化反映出凉州先民在新石器时代的制陶业水平,其彩陶继承了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的风格,比仰韶文化有进一步的发展。凉州区下双镇蓄水村东的瓦罐滩遗址、丰乐镇东湖村北的郭家山遗址、古城镇宏化村的五坝山遗址等出土的彩陶钵、舞蹈纹彩陶盆、双耳漩涡纹陶罐、彩陶提梁钵、平行网线圈点纹双耳彩陶壶、虫类纹双耳彩陶壶等器物。特别是旋涡纹双耳彩陶罐,其构思巧妙,是马家窑文化彩陶高度发达的代表作,1996年被国家文物局文物鉴定专家组定为一级文物。从这件器物的图案上,充分表达了凉州先民对自然充满诗意的哲学思考和强烈追求美的审美愿望。武威磨嘴子马家窑类型文化遗址中出土了一件舞蹈纹彩陶盆,高约14厘米,口径29.5厘米,腹径28.5厘米,底径11厘米,精美的花纹和丰富多彩的图案构成了典丽、古朴、大器、浑厚的艺术风格。这些彩陶在手制的橙黄色细泥质器内外,用黑彩施绘各种图案,线条优美流畅,图案绚丽对称,大笔粗抹,不拘繁缛,充分说明早在5000年前,凉州先民已有成熟的制陶工艺和高超的技术水平,是武威悠久历史的实物见证。

马家窑文化以彩陶器为代表,它的器型丰富多彩,图案极富于变化和绚丽多彩,是世界彩陶发展史上无与伦比的奇观,是人类远古先民创造的最灿烂的文化,是彩陶艺术发展的顶峰。它不仅是工业文明、农业文明的源头,同时它源远流长地孕育了中国文化艺术的起源与发展,它神奇辉煌的艺术魅力依然震撼着人们的心灵

(二)半山类型

半山文化是黄河上游及石羊河流域马家窑文化的晚期类型之一,因甘肃广河县半山遗址而得名。分布在武威的半山文化类型遗址有凉州区四坝镇半截墩滩遗址、丰乐镇郭家山遗址,天祝县东坪镇坪山小沟遗址、罗家湾遗址等。考古资料表明,半山时期的凉州先民过着以农业为主的定居生活,每个村落有一定的布局,房屋的形式主要有方形和圆形、地穴式和平地起造等不同的形式。农业生产使用石刀、石斧和骨镞等工具,已养家畜猪、狗。半山遗址中也挖掘出了一定数量的墓葬,有土坑墓、石棺墓和木棺墓三种。早期多仰身葬,中晚期多侧身葬和屈肢葬。葬品一般很少,少数墓有较多的随葬品,开始出现贫富分化的现象。随葬工具方面男性多随葬石斧、石锛、石凿,女性多随葬陶纺轮,反映出男耕女织的劳动分工。(www.xing528.com)

半山式陶器专属随葬品,事实上同时也广泛使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其彩陶造型宽厚、纹饰繁密,是马家窑文化繁荣与兴盛的标志。半山类型开始有了一些与马家窑类型不同的变化和发展,称为半山式陶器。在凉州区四坝镇南仓村西南的半截墩滩遗址、丰乐镇的郭家山遗址等出土的手制彩陶壶、瓮、罐、盆、盂、钵、碗等,内外有彩,黑、红两色绘抹,且常以锯齿形镶边,十分精致。

天祝县东坪镇坪山小沟遗址、罗家湾遗址典型体现了半山文化的类型特征。坪山小沟遗址出土的四大圈纹彩陶罐,高37.7厘米,口径11厘米,腹径35.4厘米,底径10厘米,泥质红陶,敞口,短颈,圆肩,球形腹,下腹内敛,腹部有对称双环形耳,施黑红彩。纹饰分三层:口沿内绘黑色波浪纹、红色带纹;颈部绘红、黑二色带纹二圈;肩部绘四大圈纹,圈内绘网格纹,其下绘黑色带纹及垂弧纹一圈。四大圈纹是马厂类型彩陶最具代表性的典型纹饰,是由马家窑、半山类型的旋纹演变而来,由四大圆圈组成,主要装饰于大型壶、罐的肩腹部。先用红彩带绘四大圆圈,内外绘黑色带圈,圆圈内填以各种各样的几何纹,常见的有网格网线纹、菱格纹、斜方格纹、三角纹、十字纹等。

罗家湾遗址位于天祝县东坪镇罗家湾村西北2公里,也是一处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遗存。面积约20万平方米,文化层厚约1.2米,暴露有泥质、夹砂红陶片。曾出土方格纹彩陶双耳罐、筒状杯、尖底瓶和红陶罐多件,并有石刀、石斧等。遗址保存较好,对研究马家窑文化的分布和文化内涵有重要价值。坪山小沟遗址和罗家湾遗址考古表明,大通河一带在4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就已进入氏族公社,母系与父系交替,但仍以母系氏族公社制度为其典型形态的社会阶段。

此外,古浪县朵家梁遗址出土四大圈纹彩陶罐,口径10.6厘米,底径9.9厘米,高33.9厘米,施褐、黑两色彩绘。口沿内饰一圈带纹,颈部饰网格纹,肩部绘圈纹间夹拆线纹和点线纹;腹部用宽带纹间夹四大圆圈纹,圈纹内各用8条黑线、4小褐块将圆分为9部分,间饰网格纹,耳下绘垂幛纹,呈现出典型的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

(三)马厂类型

马厂类型是因为最早发现于青海民和县马厂塬而得名,在距今4350年至4050年之间。

半山类型结束后,马家窑文化进入马厂类型,分两支继续发展。一支以青海乐都县柳湾为代表,主要分布于兰州以西及青海地区,此支后发展为齐家文化;另一支沿河西走廊向西北发展,以甘肃永昌县鸳鸯池遗存为代表,逐渐演变为四坝文化,向西进入新疆中部,最后在新疆绝迹。从考古发掘来看,马厂类型分布范围与半山类型大致相同,只是发展到了河西走廊的西端玉门一带,主要在甘肃和青海两省境内。

分布在武威的马厂类型的遗址有凉州区金河镇王景寨遗址、古城镇上河村东南的塔儿湾遗址、长城镇红水村东南的头墩营遗址和北湾台遗址;古浪县裴家营镇的老城遗址和营盘梁遗址、高家滩遗址,定宁镇的水口子遗址,古浪镇暖泉村的西台遗址和土坝遗址,永丰滩的白板滩遗址;天祝县东坪镇的小沟遗址、罗家湾村的罗家湾遗址等。武威境内马厂文化的发现与调查表明,当时迁徙到武威的先民过着分散的游牧生活,人死后单个安葬,随葬器物的多少说明了贫富的差异。后来随着生产的发展,男性在生产中逐渐占主导地位,农业生产的发展和父权制的产生形成聚落址并逐步趋向定居。

1980年,考古专家对古浪县裴家营高家滩遗址试掘20平方米,出土石刀、敲砸器、石斧、骨刀柄、骨锥、骨笄、骨饰、骨璧、彩陶杯、盆、罐、钵、夹砂素面陶罐等。其中出土一件夹砂粗红陶大陶瓮,高95厘米,口径20厘米,腹径85厘米,底径23厘米,出土于居住遗址,是盛谷物用的生活用具。古浪县土门朵家梁遗址出土有谷米等,证明当时农业已很发达。

马厂类型文化早期陶器组合以彩陶双耳罐、小粗陶双耳罐为主。双耳彩陶壶体形矮胖,短颈侈口,长颈彩陶壶多直口,流行黑红两彩和锯齿纹,某些因素和半山陶器颇相类似。马厂中期彩陶双耳罐数量减少,彩陶壶由肥变瘦,颈部逐渐加长,腹微内收。在底色上以黑色线条表现图案,其画法粗犷、豪放、大胆、雄浑,类似于写意画。有专家称,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马厂彩陶的绘画是中国写意画的源头。

2005年7月,考古专家在凉州区新华镇缠山村磨嘴子发现了一处距今约4000年的仰韶文化马厂期新石器时代遗址,范围较广,面积达上万平方米,考古人员对其中1000多平方米的遗址挖掘后发现,遗址内遗存物较多,层面内涵丰富,有早期人类居住遗址、废弃的灰坑、烧器物使用过的窑址和新石器马厂期大量墓葬。其中人类居住遗址分为两种类型:一种为圆形袋状土坑,直径1.8米,深1.2米;另一种为长方形土坑,形状奇特,有门道,门道中有主洞,坑内有储藏洞,灰坑呈圆形平底,较大的灰坑直径长达2米,深1.8米左右,坑内多为生活垃圾、草木灰,地上还夹杂着大量珍贵的彩陶碎片。窑址呈长方形,均利用自然黄土层挖成,距地表0.3—0.5米,窑内存有彩陶片、泥制红陶片等。墓葬基本为单人土坑葬和少量的婴儿瓮棺葬。这次遗址发掘是武威历史上较大的一次,共发掘马家窑文化马厂期墓葬76座、灰坑43座、居住遗址8座、窑址6座,出土的器物有彩陶罐、陶球、纺轮、石斧、石棒、石刀、骨珠等。另外,还有一件珍贵的彩陶壶,上面绘制着人类最原始的图案和线条,闪耀着史前人类的文化光芒。

武威马家窑文化是新石器时期华夏文明晨曦中最绚丽的一道霞光,折射出凉州先民在远古时代所达到的文化成就。马家窑文化,不仅包含着史前时期众多神秘的社会信息、文化信息,同时也创造了中国画最早的形式,开启了人类文明的新一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