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守护语林》:揭示太史与太子截然不同

《守护语林》:揭示太史与太子截然不同

时间:2023-12-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太史”和“太子”,不是一码事张曼菱女士在《关于日记与灵魂的失落》一文中写道:真是“撼山易,撼史笔难”。后一句“在晋董狐笔”,董狐是晋国的太史,这没有错,但前一句“在齐太子简”,就有问题了。其实,这里错了一个字,“太子”应作“太史”。“太史”误成了“太子”,自然叫人无法理解了。

《守护语林》:揭示太史与太子截然不同

“太史”和“太子”,不是一码事

张曼菱女士在《关于日记与灵魂的失落》一文中写道:

真是“撼山易,撼史笔难”。我不由联想起自幼父亲教诲的中国文化传统的骄傲:“在齐太子简,在晋董狐笔。”中国需要无数支这样的笔。(《文学自由谈》2000年第4期131页)

上文引用的两句诗,出在文天祥的名篇《正气歌》里。两句写的都是春秋时代不畏权势、不惜牺牲、忠于职守而秉笔直书的史官。后一句“在晋董狐笔”,董狐是晋国的太史,这没有错,但前一句“在齐太子简”,就有问题了。简,指竹简。古时纸没有发明前,曾经雕刻或书写在简上。这里的“简”指的是史书。齐国的史书为什么要太子来刻写呢?不知道文天祥原诗的人肯定会无法理解。其实,这里错了一个字,“太子”应作“太史”。(www.xing528.com)

“在齐太史简”的典故出在《左传·襄公二十五年》里:齐国的大夫崔杼弑了国君庄公,另立庄公的同父异母兄弟杵臼为君,史称景公。齐国的太史当时在竹简上记下了这件事:“崔杼弑其君。”弑,古代指卑幼杀害尊长,带有强烈的贬义。这种直接揭露逆臣弑君罪行的做法,当然使崔杼大光其火。他立即被崔杼杀死,竹简也随之销毁。他的三位弟弟知道后,马上赶到宫中,先由第一位弟弟继续在竹简上写下同样的话,结果也惨遭杀害。第二位弟弟又冒命书写,仍然死于刀下。在这种情况下,崔杼可能认为不会有人再敢动笔了。谁知太史的最后一位弟弟也是个不怕死的汉子,他面对逆臣的屠刀,第四次写下了“崔杼弑其君”这五个永载史册的大字。崔杼被他的凛然正气所震慑,终于没有敢再对他下手。

由于太史和弟弟的名字都已失传,所以文天祥在诗中把他们统称为“齐太史”,与下句“晋董狐”相对成文,对“古之良史”作了热情的歌颂和赞扬。“太史”误成了“太子”,自然叫人无法理解了。

(原载2000-10,署笔名晓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